这个美食节目有毒,豆瓣评分9.4,中国美食占了八分之三

这个足以惊掉(外地)人下巴的发现出自《街头美食斗士》,又名《街头大胃王》,是韩国著名美食家白钟元携手tvN推出的一档美食综艺。

今年4月23日开播,豆瓣评分9.4。

没错,又双叒叕是韩国出品。

《街头大胃王》这个节目呢,每期都会去一个城市探索好吃的街头小吃,目前已播完8期,分别是成都、香港、曼谷、东京、夏威夷、泰国、福冈,以及哈尔滨。

中国美食一次性就占了3/8,也是很给面子了。

不知道是不是以成都开局的原因,节目一播出就吸引了很多国内吃货的关注,几乎每一期都会流出令人窒息的深夜报社GIF图,到了最后有烤冷面出现的这期,终于又小爆了一回。

1小时13分钟的节目下来,小编对哈尔滨美食最大的印象就是——当地人也太爱粉丝和豆腐了吧(一个猜测,希望能跟当地读者确认一哈子)!

扇贝生蚝上搁粉丝这种全国通用的操作就不说了,在哈市,烤茄子上也要同款【粉丝】↓↓

酸菜砂锅(或者叫猪又炖粉条?)里不能少了它↓↓

春饼里卷的炒合菜也能见着它↓↓

可能是因为东北地区盛产大豆,【豆腐】也是哈尔滨美食的灵魂配菜。

炖汤要放那种一块一块的普通豆腐↓↓

红油干豆腐(之后还有炸干豆腐)是超级下饭的小菜↓↓

甚至还能把豆腐捣碎了做成包子馅儿↓↓

节目里,我们还有幸见证了哈尔滨饭圈两大流量的同框——得莫利炖鱼,除了鱼,配菜就是豆腐和粉丝↓↓

emmmmm……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哈尔滨人民忠贞不渝的饮食观,反正小编是服气得不行。

除了开头说的用一根根面做成的烤冷面,这期节目还做了一些其他美食的科普,向外地观众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比如享誉全国的锅包肉(俗称“锅包又”),谁能想到在炒之前还要炸上三遍呢?

或许就是因为有了这道工序,做出来的锅包又那叫一个外酥里嫩有嚼劲,嚼起来脆脆的,用手掰开却又能看见细小的拉丝↓↓

在口感上有着如此反差,就连吃遍全球的白钟元也很新奇:怎么能做到这种地步呢?并且尝试了各种方法让锅包又的表面变得不那么脆↓↓

结果——心服口服。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盘锅包又在白老师喝了一碗红菜汤后,还是那么脆,并没有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真·硬核菜品↓↓

期间,节目组去后厨拍了制作过程,白老师在桌前跟观众讲解这道东北名菜的悠久历史——

当年俄罗斯在哈尔滨修铁路,让后者迅速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一个叫郑兴文的厨子在道台府府尹家做事,经常招待国外宾客,尤其是俄罗斯人。

为了适应外宾口味,郑兴文把原先咸鲜口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深受客人们喜爱,这一改也使哈尔滨成为了锅包肉(原名“锅爆肉”)的起源地。

这样信手拈来的背景故事不止出现在这一处,节目里介绍的所有美食白老师几乎都能说上几句,足见其多么会吃,或者说为此做了多少功课。

更重要的是,他(节目组)不仅了解哈尔滨的美食,还很会找吃美食的地方。

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招牌的饭店≈非常有名的美食↓↓

那种几十年前相当繁华、如今却破旧不堪的商业街里,往往也藏着与美味相关的都市传说↓↓

就是在这条古老的巷子里,白老师带我们见识到了鲜香扑鼻的大酱骨头,和可以拔丝的烤面包片↓↓

如果不是他的推荐,我怎么也想不到,火车站附近还有这么一处秘密美食↓↓

机场就更别提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地赶飞机,就算有时间坐着吃吃饭,里面的连锁店也是又贵又难吃,但白老师眼中的哈尔滨机场不是。

在航站楼外面的停车场附近,如果能看见这样的三轮车,那你就有口福了↓↓

车上全是温热的盒饭,食客通常是出租车司机,虽说是盒饭,但味道一点都不比大饭店里的差,菜品还有好几种可供挑选↓↓

没有桌椅,白老师捧着盒饭直接坐在了草地上,用他的话说就像在“郊游”,可见真正的吃货为了吃到好吃的食物,完全可以不拘小节。

前面说白老师“很会吃各地菜”,不是尬吹,你看他在哈尔滨问服务员要哈啤(他讲中文)的神态,那叫一个熟练↓↓

在那家没有招牌的店里吃炒腰筋(内脏)时,还问服务员有没有大蒜↓↓

随后,他跟韩国观众们解释了一下中国生吃大蒜的饮食文化(可能国内也有些南方朋友不知道、或者不能接受这种吃法)↓↓

还口把口地教大家该怎么吃:一口肉一口蒜,解油爽口又下饭!

你想啊,内脏得多腥啊,不是好这口的根本吃不下去,但在白老师的食评体系里,这家店的老板厨艺很赞,爆炒出来的内脏“味道很艺术”。

没错,他真的很喜欢用“艺术”来形容哈尔滨的美食。

炒腰筋是艺术↓↓

干炒辣椒丝是艺术↓↓

连机场盒饭都是艺术↓↓

内啥,艺不艺术的我不知道,反正看完这期《街头大胃王》后,再次确定了这里很适合我这种肉食主义者生活——东北!我的第二故乡!

目之所及,全是锅包肉、坛肉、炒腰筋、酱香五花肉、大酱骨头↓↓

包子里也有鲜嫩多汁的排骨肉↓↓

还有传说中的得莫利炖鱼,吃着感觉面前就是松花江↓↓

老实讲,哈尔滨在国内并不是以美食著称,很多人去一趟只为看个冰雕,对那里的“吃”一无所知。

所以,很多外地人看到白老师这次的美食之旅后,没去过的抓紧记在了小本本上,去过的怀疑自己是不是去了个假的哈尔滨↓↓

而当地人则是各种服气,不忿中透露着英雄所见略同,一股子自家宝贝终于有人识货的味道,“这个居然都被他知道了!”

哈尔滨是如此,节目组去过的其他几个城市也一样,或许都是我们熟悉的街头食物,但在这群韩国人的镜头里好像有了加成,对胃更有吸引力了。

来源:有意思报告

编辑:晓玲

你可能还想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