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与南北粽子大作战!

端午节就华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各位应该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楚国诗人屈原及吴国忠丞伍子胥的节日。但你有想过,除了粽子之外,为什么端午节这天我们还要悬香草、佩香包、饮雄黄酒吗?还有吃粽子时应该搭配甚么样的葡萄酒吗?今天就让我来一次为各位说个明白!

事实上,早在屈原投江之前的春秋时期,地处偏南的吴越一带便已有端午节的存在。每到农历五月,由于季节的更替,湿热的气候导致疫病盛行,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疫病源于瘟神与邪魔,为了能除恶解灾,人们会在门口挂上钟馗像,烧香祭祀,并挂上香包,饮用雄黄酒,希望能借此驱瘟避疫,并将农历五月五日这日称之为恶月恶日。

说道端午节,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那成串的粽子了!由于习俗的差异,每到端午佳节,网路上总是要针对南北粽子的优劣特色唇枪舌战一番。

北部粽一般使用弹性较佳的长糯米,蒸煮完成后会先与猪肉、香菇、咸蛋黄、竹笋等配料一起爆香、拌炒,制成类似油饭的馅料。待完成后再以干燥后黄色带班的桂竹叶(笋壳)包火后,放置于蒸笼蒸煮。由于馅料原本就是熟的,蒸煮的目的是将粽叶香气添入内馅当中。以此方式制成的北部粽,口味重、香味浓,米粒分明,弹牙有嚼劲。

与北部粽不同,南部粽大多使用口感绵密的圆糯米,备料时不先蒸煮,而是直接将生糯米与炒好的馅料混合后包入绿色的麻竹叶中,再整串投入滚水中烹调至熟。因为少了与麻油拌炒的过程,南部粽的口味较清淡,强调食材的原味。但因口味偏淡,有些人也会在粽子上撒上花生粉,或其它酱料再食用。

重口味北部粽+德国雷司令(Riesling)白葡萄酒

若撇开南北习俗与传统不计,你若偏好重口味的北部粽,表示你拥有相对敏感的味觉,这时一瓶风味细致,甚至带些甜味的德国雷司令白葡萄酒会是相当适合的选择。

德国雷司令一般酒精低,酸度高,正好可以一解北部粽经麻油炒制的油腻,直接清新的苹果与水蜜桃气息与各式炒料在香气搭配上也相得益彰,不仅不突兀,一来一往反而凸显了粽子的鲜美与葡萄酒的鲜甜。

这里跟各位分享一个判断德国白葡萄酒甜度小技巧。一般而言,酒瓶上会注记不甜(Trocken/Dry)、半甜(Halbtrocken/Feinherb)、甜(Mild)。但若遇上没有明显标记的酒该怎么办呢?很简单,你只要看一下它的酒精就可以!一般而言,10%以下的大多是甜酒;10-12%则是半甜;12以上则大多是不甜的了。

口味清淡的南部粽+法国霞多丽(Chardonnay)白葡萄酒

与北部粽相反,南部粽的烹饪手法凸显了食材原味,你若偏好这样的粽子,表示你的味觉相对耐适。这时一款口感饱满的法国霞多丽白葡萄酒会是很好的选择。在法国众多的知名产区中,最具代表性的除了拥有五大酒庄的波尔多外,应该就是勃艮第了,而霞多丽正是这里最重要的白葡萄品种。

相较于德国雷司令那鲜明的调性,霞多丽葡萄本身的香气表现显得低调,但正是这份不出世的性格,使其成为包容酿酒师创造力的绝佳画布!一般而言,勃艮第葡萄酒的价格并不亲民,这时一瓶来自勃艮第南部马贡(MACON)地区的白葡萄酒会是性价比不错的选择。

南粽、北粽,你想怎么与葡萄酒搭配呢?

其实,与葡萄酒相同,无论是南部粽还是北部粽,两者各有各的拥戴者,但对我而言,虽然嘴中吃的是粽子,但心中填满的滋味却是与亲人团圆的回忆!只不过这次各位端午节的餐桌上又多了葡萄酒这个选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