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片不火,我照单全吃

如果你的朋友因为买了梅西或C罗而走向天台,请你务必左手提着啤酒,右手拎着烤串儿去天台找他。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中国地域广袤,物产丰富,而国人又擅长利用各种大自然的馈赠,做成食物来犒赏自己。

在品类繁多的美食中,“烧烤”无疑是最具烟火气、最具境界的深夜美食。

街头巷尾,市井里弄,约上三两好友,齐聚喝酒、吃顿烧烤、海阔天空、放声畅谈,人生百味都浸透在舌尖的孜然味中。

“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这话简直就是为烧烤量身定制的。

最近,一部聚焦国人烧烤情结的纪录片横空出世——《人生一串》。

目前刚更完两集,豆瓣就已经给出了9.0的高分。

摄制组历时数月,跨越大半个中国,奔赴32个省市,拜访了500多家烧烤摊的摊主,讲述那些发生在深夜与烧烤有关的平凡却动人的故事。

平实的镜头、接地气的文案、导演亲自上阵娓娓道来的旁白解说,如同引荐者,带观众去探寻街角巷尾的饕餮盛宴、美食人情。

第一季共六集,B站首播,每周三晚20:00更新。

大晚上的隔着屏幕看滋溜溜冒油的烧烤却吃不着,这纪录片很是充满“恶意”了。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烧烤摊上的王者必然是:肉。

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肉,烤出来的滋味虽不大相同,但在食客看来,就一个字:爽!

在四川西昌,火盆烧烤中的代表是凉山小猪肉。

食材选用海拔两千米以上,彝族人家家养的高山猪。

老板小二哥有秘制的调料,把肉连皮带骨剁成大块后再腌制半小时,最大程度保留猪肉原本的味道。

每天傍晚六点,华灯初上,自发而来的肉食者如约而至。

长竹签串上一坨坨肉,放在火盆上那么一烤,烤肉滋滋发出声响,热油顺着肉身饱满的纹路慢慢滑下,香气渐渐弥漫开来。

小猪肉烤至颜色金黄、外焦里嫩之时,往辣椒、黄豆、芝麻磨成的蘸料里那么一滚,裹挟着肉与香料的滋味入口,简直出神入化!

在云南昭通,这样的吃肉狂欢也从不缺席每一个平凡的夜晚。

当地人俗称的“把把烧”是指小串的烤牛肉。

一口一串,整把烤制。所以你得五十、一百这么点菜,一百串刚刚管饱。

每天卖出上万串烤肉不在话下。

食材的选择同样重要,以三岁的牛肉质最佳。

烤之前,先将肉串浸泡在熬制的卤汤中入味,趁肉串不注意,猛火快烤,锁住味道。

由于火力暴涨,所以烤制的过程中要不停地翻转,最后用盐、孜然、干辣椒提味,这一串串细嫩入味的牛肉串就送到了食客面前。

一旦吃上,根本停不下来。

说到烤串,“新疆烤羊肉串”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羊肉是最能体现烧烤风味的题材,而新疆烤羊肉,属于烧烤家族中的自然流派。

尉犁罗布羊肉质紧实、鲜嫩不腻,是公认的极品。

相传,古代的罗布人最早在塔河边发现红柳,便尝试使用红柳枝穿羊肉烤制。

在烧烤的过程中,发现红柳枝分泌的油脂带有一种特别的香味,于是这种烤法便保留流传开来。

“罗布红柳烤肉”,并没有任何家传的、秘制的配方,不加香料,不腌制,不放辣椒,只用一把粗盐,就能把罗布羊的鲜甜释放出来。

越是高级的食材,烹饪的方法越是简单。

罗布羊还是作为烤全羊的最佳食材。

当地用来做烤全羊的罗布羊都是吃戈壁滩上的中草药长大的,宰杀之后,分解码料。

老板阿不多恪守家传的滋味,亲自挑选羊、亲手修建馕坑,把腌制好的全羊放入馕坑,用水熄灭馕坑中的明火,以水蒸气来焖烤全羊。

阿老板把刚出炉的烤全羊就挂在门口,这赤裸裸的诱惑,凭谁也把持不住啊!

烤肉界,千万别忘了这个带壳的海洋生物——生蚝。

在湛江,临海的一条街,海鲜大排档整齐划一。

生蚝的鲜美配上蒜蓉,或是带壳原味烧烤,烤好后取出蚝肉蘸酱吃,都是当地人流行的吃法。

即便是留在壳中的那一点汤汁,也舍不得丢弃,一定要吸溜干净才罢。

据说那汤汁的鲜美正是“大海的味道”。

关于美食,中国人有太多可以说的内容。

《舌尖上的中国》、《味道云南》、《走遍中国:食在八方》、《火辣辣的湘菜》,光是看到这些字眼,就由不得脑补出一幅幅鲜活的饕餮大餐。

中国人讲究吃,其实更蕴含的是齐聚一堂的情感。

哪怕是京城最有名的大厨、用五湖四海的食材做出的玉盘珍馐,也比不上亲朋好友相聚的一顿烧烤来的更接地气。

有《舌尖》系列从第一季的豆瓣9.3跌到第三季的3.8分在前,观众对《人生一串》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导演陈英杰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我们尽力把《人生一串》做得有温度,有趣味。但和烧烤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我也不认为纪录片有绝对的好坏。

一种味道脱胎于一方水土,满足一方食客;一支纪录片来自于一个看世界的角度,共鸣于有相似经历的一群人。

有温度、有趣味,《人生一串》的确是做到了。

镜头记录下的一处处人声鼎沸、烟雾缭绕的烧烤摊,有酒,有肉,有故事。

酒量极佳的小二哥,既是烧烤店老板,也是食客们推杯换盏的酒友。

曾只身闯新疆的阿不多,靠着年轻时候的勤奋,挣下家业、娶妻生子,如今快递让他的烤全羊走的更远;

马思一辈子翻滚着烤炉上的牛肉小串,儿子长大后继承了祖传的秘方,会把这美味继续传递下去。

每一串滋滋冒油的烤串背后,都有一个摊主,而每一个人摊主,都藏有自己的故事。

每个来吃烧烤的食客,吃着热辣的烧烤,也品尝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百味。

在夜晚降临的烧烤摊前,每一个灵魂,都能在弥漫香味的烟火气中以最为放松的方式,享用自然的馈赠。

《人生一串》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用电影的画面质感来呈现烤串的迷人香气,用一个个平凡又闪闪发光的人间故事来讲述烧烤情怀。

烟火中的尘世百味,竹签里的春夏秋冬,就这样把人生百般滋味都串在一起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