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不上鱼,大多钓友让饵料背了这个黑锅!

三分钓技七分饵,这句话每位钓鱼人都听过,也阐述了饵料在咱们垂钓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现实垂钓中,关于在饵料的选择上又有怎样的诀窍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钓饵分为很多种,咱们台钓常用的就是面饵,大多以麸类,螺肉,贝类,鱼骨粉等等经过商家的精细调配而成,有腥味、香味、肝味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的细说了。又有活饵,咱们冬季常用的红虫,蚯蚓。钓草鱼青鱼又会用到谷芽,螺蛳这些,筏钓又会用到小虾,玉米粒......钓法不同,自然选择的钓饵也会有所不同。

南北气候温差有差异,在饵料的选择上自有不同,笔者是南方人,不过在北方待过3年,即使在温度相差无几的季节,鱼在饵料的选择上也有不同。南方的钓友一般用到腥饵的情况都很少,早在5-6年前可能用腥味饵料的机会还多一点,随着全球变暖,现在用到腥味饵料可能就一个月左右,正常在12月的中下旬,过了正月,又换上了香饵,连续可以用一年。笔者发现在北方,他们钓鲫鱼,一年四季都会加一点腥饵,而且吃口很好,不过在南方这边腥饵并没有那么受欢迎,我曾经在10月份的时候做过一次对比,当时气温还保持在30多度,我开了一款腥饵和一款香饵,结果发现腥味鱼几乎都不吃,换上香饵就上鱼。

南方野钓鲤鱼偏向于螺肉味、酒香、麝香等等,北方则更偏向于鱼骨粉腥,因为北方的水温低,鱼都偏腥:在黑坑的选择上,南方适合纯原塘颗粒粉加以麸类和状态饵料调节使用,北方偏向鱼骨粉腥又或者是虾腥,因为北方的鱼大多来自江苏,江苏靠海,有些渔场是咸淡水,这时候添加适当的虾粉有不错的效果。

有钓友跟我反映,为什么我用你给我搭配的这款饵料黑坑才钓了几条鱼呢?他们多得钓了50多斤,我问他别人用的什么饵,他给我说都是用的红虫。我只能选择沉默,粉饵的效果你怎么远不如活饵好,你哪怕三支竿都下水也不如他钓红虫的一支竿,除非你坐到鱼窝里面了,还有机会扳回一局!

那我们又如何去判断一款饵料是否真的好用呢?这也需要多次的实践,有些新手钓友,看到饵料的宣传效果还不错,抱着肯定能钓到鱼的心态使用,结果所钓的水域本身就没多少鱼,加上气温也不如意,一天下来一条都没钓到,结果就非说这饵料不行,这种钓友也是最让厂商无奈和头疼的。拿到一款饵料,我们可以去多个钓点做尝试,也可以和其他钓友对比一下。在一个正常垂钓的情况下,记住,是正常垂钓的情况下,不包括经常所作钓的钓场,无论是腥饵还是香饵,哪怕你用面团去钓,肯定还是有鱼会吃的,只会产生一个效果好一个差的区别。钓一天一条都钓不到,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钓点根本没鱼!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萌生出越来越多的鱼饵厂商,也有更多的鱼饵可供我们选择,当然这无意间增加了这些厂商的竞争,他们开始吹嘘,开始拼命的往饵料里面加各种化学药剂以提高鱼饵的诱鱼性,完全不顾鱼类和咱们钓鱼人的健康,比如不良厂商生产的拉拉糊,鱼吃了根本无法消化,最终造成鱼类的死亡。

经常垂钓的朋友应该知道,往往一款非常好用的饵料都会非常烧手,第二天手出现严重的蜕皮现象,一般饵料最基础成分都是麸类,麸类是什么?是粮食!那么一款纯正的粮食饵怎么可能会出现烧手现象呢?只有一种可能,里面有大量的化学成分,只有化学药剂才能对我们正常的皮肤造成损害。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往往用纯粮食制作的饵料,在人少的情况下并不明显,如果是竞技比赛或者人数较多的野钓场所,对比就非常明显了,他的效果还是不如化学成分较多的饵料。是想要鱼还是想要熊掌,这个就得看钓友们自己的选择了!

我们不可能做到一款饵料钓天下,每款饵料有它针对的鱼情,春腥夏淡秋香冬浓,每个季节,钓场的鱼情,地域的差异都会直接影响到饵料的功效,咱们在开饵之前必须仔细分析好,对症下药,开一款适合自己钓,对鱼口的饵料!开篇已经说到饵料的重要性,没钓到鱼咱们更应该从自身找问题,是不是鱼情没有分析对,又或者线组没有搭配好,再又是钓点没选好,没有选中鱼窝,天气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渔获的直接关系,多多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有个好的渔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