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不当引发胆囊结石,李女士取出近500颗结石,成功保胆!

日前,南京龙蟠结石医院接收了一位患病2年的胆结石病人。手术中,医生从她的胆囊内取出了近500颗结石,为她解除了“满腹”隐患。

安徽的李女士今年30岁,由于产后身材走样,曾通过控制饮食保持身材。2016年1月,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出现痉挛性的疼痛,每次长达30分钟,去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医生建议切胆治疗,李女士不想切除胆囊,所以拒绝手术,通过抗炎药物治疗后及控制饮食和作息时间后,症状得到好转。

两年来,李女士右上腹疼痛症状间歇出现,但忍忍也就过去了,一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李女士右上腹又出现了疼痛症状,且疼痛症状加剧,右肩部也出现了放射性疼痛,李女士担心再拖下去自己的胆囊会保不住,拜托朋友帮忙打听靠谱的结石医院。

2018年6月28日,李女士通过朋友介绍来到南京龙蟠结石医院,入院后经过全面的身体检查,腹部彩超显示:胆囊大小7.6*2.5cm,胆壁厚0.28cm,欠光滑,囊内透声欠佳,胆囊内可见多枚小颗粒强回声团,后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移动。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多发结石”,胆囊功能监测数据显示她的胆囊没有萎缩,功能良好,满足保胆取石条件。

29日上午11点45分,我院肝胆外科专家团队用腹腔镜和胆道镜为张女士进行保胆取石手术,成功从胆囊里取出近500枚灰暗色结石,大的约0.6*0.4*0.3cm,家人大为惊讶。

减肥不当易引发结石

吃得太好、吃得太少,都有可能患胆结石。专家指出:“减肥不当,尤其是追求快速减肥的人容易患胆结石。”

不少减肥者会通过服用药物、降低食欲的方法来减轻体重。他们往往控制饮食,不吃米饭,有的甚至只吃少量的蔬菜。摄食过少,导致营养配比不均衡,会引起胆囊淤滞、排空延缓、胆汁粘稠以至结石形成。而这种现象在减肥速度加快时最为明显,当减肥速度超过每周1.5公斤时,胆石发生的危险就会突然增加。

近年来,国外科学家对因减肥所致的胆结石病人做过专门研究,结果发现:减肥者胆汁中的胆盐含量明显增加,粘液增加至少10倍以上,钙类也增加40%。而钙与粘液的增加,对胆结石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

大量的临床资料统计还发现,因减肥所致的胆结石多发生于减肥的头两年,尤其是以快速减肥的2到4个月内,约有25%的人发生胆结石,其中以手术减肥致胆结石的发生率更高。专家提醒减肥者,控制饮食以追求快速减肥的方法不可取。

胆结石也是“富贵病”

胆结石是人体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众所周知,胆囊最大的作用是存储和调节胆汁。形象地说,包括胆囊在内的胆道系统就好比一条逐渐汇集、由小变大的“河流”。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共同组成这条“河流”。它的使命就是将肝脏分泌的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

因此,除了胆囊之外,同饮“一河水”的肝外胆管和肝内胆管都有可能长结石。对于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提高的胆石症研究表明:从结石所含的成分来看,以胆固醇结石最为多见;按结石发生的部位来说,胆囊结石占了胆道系统结石的一半左右。

500颗,甚至更多的结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专家认为,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它的发病机理迄今为止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胆石的形成和胆汁中所含胆固醇等成分的比例发生变化有着必然联系。因此,饮食偏爱高胆固醇、高脂肪的人往往容易患胆囊结石。高胆固醇饮食会使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增高,胆汁粘稠,排泄不畅而导致结石。所以,糖尿病和肝硬化患者也是胆结石高发人群。

高胆固醇、高脂肪往往是胆囊结石的元凶,而寄生虫则更易引起胆管结石。过去,我国胆管结石的患者远远超过胆囊结石,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欧美国家。

专家还指出,精神紧张也会导致胆结石的生长。因为人的大脑活动会影响消化系统的运作,如果精神长期处于紧张、急躁甚至抑郁的状态,就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胆囊收缩,使胆汁的运动和分泌受到影响,从而促使胆结石的形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