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故事—一笼粉条包的乡味!

小哈是一个远嫁外地的北方女孩,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妈妈亲手为她包的粉条包。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她觉得吃的每一口粉条包都很香。去了外地之后,她想吃一口妈妈做的粉条包太难了,于是她便学着自己包粉条包,每次做包子的时候她总感觉还像小时候一样。

包包子首先要和面,小哈记得妈妈说过,和面要做到三光,面光,盆光,手光,可她现在也没做到,每次和面的时候,她总记着妈妈的叮嘱,一点一点加热水。

然后把萝卜洗干净擦成丝,再把萝卜丝放在锅中用水煮一下,妈妈说过这么做是为了去掉萝卜的味道,这样蒸出来的包子更有味道。

煮过后将萝卜丝从水里捞出,用蒸布挤压脱水,然后再在案板上剁碎放在盆里备用。

把事先准备好的香菇,香菜,葱姜蒜洗净剁碎。

把猪肉剁碎,然后放入热油锅抄一抄,炒出香味来。

把买来的粉条放热水锅里面煮软,用冷水过一下,然后放案板上剁碎。

接着是关键的一步炒包子馅,小哈记得妈妈说过因为粉条吸油,所以要多放点热油,然后放葱姜,香菇爆香,再调成小火,放盐,十三香,老抽,最后放粉条和猪肉馅。

然后把馅包成包子放在蒸锅中蒸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每次吃着刚出锅的粉条包,小哈都要回忆下小时候和妈妈相处的时光。这些粉条包不仅仅有过去的味道,还有她的家乡情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