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茶|岩茶,究竟能存多久?

武夷,作为岩茶的发源地,每年都有庞大的茶商群体往返至此,特别是近些年岩茶日趋火热,早已有了供不应求的态势。

但细心的茶友发现,市场上热销的岩茶那么多,基本都是新茶,年份稍久一点的也不过一两年,少有人能看到陈年岩茶的出现。

于是就有人提出来:岩茶,是不是不能久存?如果有陈年岩茶,是“宝”,还是“草”呢?

撇开原料的因素不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聊一聊岩茶的“焙火”工艺。

焙火,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有茶香和韵味的关键工艺。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消耗多余水分,使茶叶外形干燥紧结。

2、放慢茶的氧化作用,使其更易于存放。

3、改善茶叶香气、滋味,呈现更好品质。

从这反映的三点,可以看出来,焙火有利于岩茶的保存。但焙火也有轻重之分,而这才是影响存储长短的关键点。

一般市面上的岩茶,多为轻火、中火茶,焙火做的并不透彻(中轻口味,更符合大众的需求),时间久了容易返青。

茶叶也会因此产生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物质,容易在茶水中形成一种特殊酸味,俗称“武夷酸”,影响喝茶的体验。

重焙火,可以使茶性更加稳定,达到一个极低的含水量,但口味也相对偏重一些,一般人不太能接受。久而久之,便少有人愿意做这样的尝试(毕竟茶农也需要卖茶生存)。

加上刚做出来的岩茶,有着“火味重”的缺点,短期内还达不到最佳品质。于是1年-2年的岩茶,如文初所说,自然而然地成了岩茶市场的主力军。

那说了这么多,那岩茶究竟能不能久存?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有人做到了,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茶香记曾经上线过一款陈年大红袍,存储近8年,上线当天便售空,到今天也没有补货,可见其“稀缺性”。

能存储如此之久,对原料、工艺、存储方式(密封、低温),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是“宝”还是“草”,相信茶友们心中自有评断。

不过说到底,喝茶还是要因人而异,喜欢喝轻火茶,就不能对年份有过多苛求;

如果你轻重不忌,又想囤点岩茶的话,只要原料、工艺、存储都能过关,相信岩茶也能存很久,而且越放越值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