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成都

无端地想起成都的鸭肠面,于是便忍不住思念起冬天去成都的日子,还有那些传呼其神的美食。

去成都之前看了若干攻略,其中一位广东人写的博客比较吸引我,说他们到了成都只吃了微辣,三个大男人已经泪流满面。于是,我不厌其烦地嘱咐家人在成都无论吃什么一定不要选辣,哪怕是微辣也不要。

儿子是去之前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吃一顿正宗的火锅。我也是带着对火锅鼻祖的崇拜,坚定不移地要在成都吃一顿火锅大餐。

成都最正宗的火锅是锦里的大妙,因为奥巴马的夫人来华时就在这里吃的晚餐,所以它的名气也是响当当的。而且在这里吃火锅还可以看川剧变脸哦,真是一举两得。

成都的朋友做东,所以他们早早就定了二楼的包房。我们一家三口因为逛了武侯祠,又在锦里喝了下午茶,到大妙的时候已是傍晚。刚进来的时候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可是不到半个小时这里已经是座无虚席,宾朋满座。

点餐时,我表明我吃不了辣,儿子却说尝一下也无妨。成都的朋友介绍,其实真正的成都火锅不是特别辣,而且不同的食材是要下到不同的锅里,所以鸳鸯锅是最好的,大家吃时可以随自己意,但各种口味一定都要尝一尝。

其实自从知道了有火锅这种美食,各种各样的火锅吃了不下几十种,小到民间的各种苍蝇馆子,大到号称绝对正宗的各种成都招牌饭店,然而,如果你没来大妙吃火锅,我想说,你一直以来吃的都是假火锅。

首先,走进大妙店里没有闻到什么特别的味道,没吃前,你看着店里这些虽说古香古色但也很是普通的布置一定不会对美食寄以什么期望。其次,是那些小料,竟然没有芝麻酱!我感觉灵魂的东西都没有,还能好吃吗?取而代之的是每人一小瓶香油。直接吃油?我最讨厌油腻的东西,这可怎么吃?不知道是年龄的关系,还是真的修行到位,现在经常是面对满桌的酒菜竟然找不到自己可以吃的东西。常常是出去吃饭了,回来时还饿着。看来今天也是一样的结果吧。

心里有诸多疑问,可依然和大家一起面带春风地拌起蘸料。因为不可以扫朋友兴,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节。

待到新鲜的牛肉、各种鱼、虾滑、毛肚、黄喉、笋之类上来,已经忘了自己要不要吃的问题,只顾着学成都的朋友哪个涮在辣或不辣的锅里,哪个涮几秒……呼来忙去,吃得不亦乐乎。

期间外面的川戏变脸表演开始了,又忙着去廊间俯看下面的表演……

大妙火锅实在是太好吃了。不单单食材非常新鲜,主要是有懂行的朋友告诉怎么吃。哪些东西是要涮在辣锅里,哪些是要涮在不辣的锅里,是非常有讲究的。而每样食材真的是不可以涮老,每一钟东西都有它的成熟时间,大家常常是数着数涮,然后一起吃。

火候正好的时候那种入口鲜嫩香爽的感觉真的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晚上,几个小时,我陶醉在那种妙不可言的感觉里,真正的体会到了吃货的最高境界。

现在每每想起大妙火锅,我还有一种想去吃的冲动。

说实话,春熙路里面的小吃很多,我们按着网上地图,挑重点的尝了尝,没感觉到什么特别好吃。所谓的龙抄手套餐,真的是徒有虚名,还不如一碗兰州拉面好吃。

酸辣粉、赖汤圆、锅盔,一般般。

为了帮助先生寻找他学生时代的的记忆,我们开车去了他的大学。虽然那里已经完全看不到过去的一点影子了。但我们还是坐在西南交通大学门口的小店里,吃了一碗他无比怀念的云吞面。当时三毛钱一碗,现在七块钱一碗,应该也不算贵。不过,真的没感觉出他所谓的人间美味,不怎么好吃。我们三个人,两碗还没吃完。

要说在成都让我难忘的美食的确还有,那就是距离我们酒店不远的一家小店里的鸭肠面。

我们的酒店是提供早餐的,但为了寻找所谓的成都美食,几天来我们都是出去找吃的。

那天早晨儿子出去打球,我和先生无意间转到一个看起来还干净,生意比较兴隆的早点店,好像叫什么大碗面,不太记得店名了。我和先生坐进去,就随意点了个鸡杂面。哦,真没想到,好吃的不得了。本来不喜欢吃面的我,把一大碗全吃了,而且回来至今还念念不忘……

成都,真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我们一家在那度过了散乱而美好的假日。

成都,果真是一个吃货的天堂。有机会,我定会再去吃它一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