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酸奶比喝饮料健康?7种看上去“健康”的食品全是假的

最近这段时间,小伙伴们一到下午就想着点下午茶,奶茶棒冰星冰乐走起!只有小A童鞋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习惯:

微医君:小A,我们点下午茶,你要不要一起?

小A:不了,我楼下买杯酸奶就好了。

微医君:你怎么就这么喜欢喝酸奶啊?

小A:你们那些饮料太不健康了,热量又高,还是酸奶好,健康又低脂。

虽说饮料喝多了确实不好,但酸奶真的就更健康吗?今天微医君就带大家来认识7种「伪健康」食品,以后可别被坑了哦~

1.酸奶

别选带有「风味」「饮料」字样的

别看市面上五花八门的乳酸制品都叫“酸奶”,但其实也有区别的。真正的酸奶原料应该是纯奶或者奶粉,且不添加任何其他成分,蛋白质含量≥2.9%,名字一般也很简单,就叫乳酸或发酵乳。

而那些带有“风味”字样的,比如风味乳酸、风味发酵乳,它的原料就只要求奶或奶粉含量超过80%即可,并且允许添加食品添加剂、水果、果汁、谷物等,蛋白质含量≥2.3%。至于那些叫“乳酸/乳酸菌饮料”的酸奶就更差了,这类产品中奶成分更少,大约在30%左右,另外里面还加入了水、糖(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等成分,蛋白质含量也仅仅≥0.7%。

因此,大家在挑选酸奶时要注意辨别,否则你喝的不过是带有“酸奶”字样的饮料而已,里面的含糖量可不低。

2.鲜榨果汁

糖分高、营养少,不如直接吃水果。

鲜榨果汁其实损失了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和大部分果胶,而且水果中的维生素C非常容易受损,在榨汁过程中水果的细胞结构受到破坏,维生素C暴露在空气中就会氧化、流失,钙、铁、胡萝卜素等不溶于水的矿物质也将被损失。

除此之外,鲜榨果汁中的含糖量也不低。一般要榨一杯水果汁(不掺水的话),起码需要用上两三个水果,这就意味着你摄入的糖分和热量也要×2~3。比如每100g苹果含糖量13g,那么一杯苹果汁含糖量≈20~30g,而一罐330毫升的可口可乐,含糖量也不过35g,可见一杯现榨果汁的糖分几乎和这些“不健康”的饮品差不多了。而且果汁是液体,在肠道中的吸收也很快,以至于升糖也很快,糖尿病人要格外注意!

3.日本豆腐

冒牌“豆腐”,原料非大豆,营养价值也不高。

南豆腐、北豆腐、内酯豆腐、日本豆腐……豆腐的品种繁多,但不管是南豆腐、北豆腐还是内酯豆腐,它们的原料都是大豆,磨成豆浆后再加入石膏或卤水制成,因此除了提供优质蛋白质外,还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钙质,比如100克北豆腐可提供138毫克钙,南豆腐则可提供116毫克。

但日本豆腐就不一样了这货其实根本就不是豆腐,它的原料中压根没有大豆,就是用鸡蛋制成胶体溶液后凝固制成的“鸡蛋豆腐”,因此营养价值也不高。每100克日本豆腐仅含钙17毫克,镁24毫克,蛋白质5克,和其他几种豆腐比起来差远了,对于日本豆腐,大家也就只能吃个口感而已。

4.麦片

麦片≠燕麦片,花式麦片最坑爹。

本来,燕麦片算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健康食品,但现在市面上太多的花式麦片却藏着很多猫腻。纯燕麦片是用燕麦粒轧制而成,形状比较完整,而一些所谓的“营养麦片” 则是多谷物混合而成的,如小麦、大米、玉米、大麦等,燕麦只占了很小一部分,甚至有的根本不含燕麦片。而且你再看成分表,就会发现里面还加了麦芽糊精、砂糖、奶精(植脂末)、香精等,这些都对健康不利,还容易加快血糖升高。

另外现在还流行一种格兰诺拉(Granola)麦片,就是把燕麦用枫糖或蜂蜜处理过后,再加上各种坚果、水果干混合制成,很多人喜欢把它洒在酸奶上一起吃,殊不知里面的脂肪和糖分也不低,热量很高,大家要注意控制量。

5.「0」反式脂肪酸食品

这个“0”不等于没有,还要警惕商家“换油”。

如今人们买蛋糕都会知道要求用动物奶油,而非植物奶油,因为氢化植物油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而现在,许多饼干、薯片、糕点类背后成分表中都标着 “0反式脂肪酸”,这是不是就可以放心买了呢?

其实,这个“0”并不是真的表示没有,《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虽然规定“如果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但是,该规定中还有这样一条:

如果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就可以标示为“0”

也就是说,标签所谓的“0反式脂肪酸”只能表示该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确实很低,并不是真的没有。

而有的商家还会用“棕榈油”替换氢化植物油,棕榈油为饱和脂肪酸,不含反式脂肪酸,标注中更可以放心地标注为“0”,但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同样害处不小,容易造成肥胖、血脂异常,甚至增加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几率。

6.粗粮饼干

你以为吃的是纤维,其实吃的是油脂。

别看这些饼干的包装上印着“高纤”“粗粮”“无糖”的字样就以为它们很健康,事实上,这些纤维确实存在,但都被脂肪包裹着!

膳食纤维的含量和口感粗糙是呈正比的,一般像我们这样平时吃惯了精白米面的人,当吃到含量在3%左右的高纤食品时就会感觉扎嗓子了,而这些粗粮高纤饼干号称纤维含量达到10%以上,但吃起来却还让人感觉口感舒适,这都是油脂的功劳。

你去看一下这些饼干包装背后的配料表,一般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精炼植物油或其他油脂,这类饼干的油脂含量通常都在25%以上,等于你吃下去六七块饼干,就可能吃下去了25克脂肪。所以那些口感越好、越酥脆的饼干,大家可要注意了,里面可是包含了大量的糖和脂肪。

7.蔬菜沙拉

蔬菜很健康,沙拉酱却未必。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点外卖喜欢点沙拉了,相比于炒菜类的外卖,大家觉得沙拉更低脂更健康。确实,沙拉中大部分都是各类蔬菜和水果,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沙拉所配备的沙拉酱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沙拉酱其实脂肪含量很高,如果你做过沙拉酱就会明白,这东西完全就是油+蛋黄+糖的产物,一般一个蛋黄要配225~250克左右的植物油制成。至于市面上在售的沙拉酱,如果没有特意注明低脂,通常脂肪含量在40~80%之间。所以,大家在吃蔬菜沙拉的同时应注意少放沙拉酱(包括蛋黄酱、千岛酱、凯撒酱等),或者改为油醋汁、柠檬酱油等热量更低的酱汁。

*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