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厨师!30岁就被破格授予“中国烹饪大师”称号!

他15岁学厨,20岁任职厨师长,22岁担任行政总厨,30岁破格荣升中国烹饪大师;他师从川菜名门大师胡晓华,精通川菜、粤菜、燕鲍翅等厨艺,还是世界御厨杨贯一大师“阿一鲍鱼”的第三代传人……

这位最年轻的中国烹饪大师,就是本文的主角——张永延。张永延

▪中国烹饪大师

▪中式烹饪高级技师

▪中国名厨白金勋章获得者

▪重庆银鑫世纪酒店行政总厨

▪第四届中国美食节“中国名菜金鼎奖”

▪第五届中国美食节“中国名菜金鼎奖”

▪第七届中国美食节“婚宴金鼎奖”

▪中国名厨最佳厨政管理奖(中国饭店协会评)

▪中国饭店协会金牌会员

▪中国饭店协会名厨委员会副主席年轻有为,22岁已是行政总厨

15岁,张永延在亲戚的介绍下,进入了富丽华大酒店。富丽华是重庆最早的粤菜酒店,在这里有国际烹饪艺术大师、中国烹饪大师胡晓华大师。于是,年纪轻轻的张永延就跟着胡晓华学习烹饪。

“学做菜真的很辛苦,不过我也是真的喜欢上了这门手艺。”

练刀功,张永延会抢着切配,恨不能把厨房里所有菜都切好了;练翻锅,他把大米倒进锅里,一练就是两个小时不停……

如此勤奋,加上天赋异禀,张永延17岁就当上了实习炒锅,这意味着他正式成为一名真正的厨师。

可他认为“学得还不够”,于是,他自己掏腰包,去专业烹饪学校学习餐饮营养学和酒店管理,为日后成为后厨管理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永延“拼命三郎”的精神——拼命学习,抽空学习,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知识,都被胡晓华看在眼里。于是,胡大师慢慢地把自己的川菜、粤菜技艺传授给了他。

就像添加催化剂后的化学反应一样迅猛,张永延的成长之路,一发不可收拾。

1997年,翠云水煮鱼寻找厨师长,当时年仅20岁的张永延担任了翠云水煮鱼的厨师长,负责菜品的技术管控;21岁,他凭借数道自创菜品,分别在重庆美食节和中国美食节上斩获“重庆名菜”、“中国名菜”及“金鼎奖”等各类大奖;22岁就担任重庆海逸酒店行政总厨,是当时最年轻的五星级酒店行政总厨……

后来,有人问胡晓华对张永延的看法,他是这么回答的:“他是一个极具天赋、大器早成的烹饪大师。”

既有天赋,又肯拼命,难怪他会成为最年轻的中国烹饪大师。

破格提升,30岁成了最年轻的中国烹饪大师

很多厨师都知道,中国烹饪大师的评定标准之一,是申报者连续在一线从事烹饪工作25年,或年满40岁以上。

因条件严苛,能在40岁之前被破格评定为“中国烹饪大师”屈指可数,只有少数烹饪技艺出类拔萃的厨师能做到这个。

张永延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年仅30岁的张永延得到了代表中国顶级厨师身份的荣誉称号——“中国烹饪大师”,成为最年轻的中国烹饪大师。

前些年,高端餐饮逐渐步入寒冬,张永延所在的酒店也受到冲击,被迫向大众餐饮转型。

而他不慌不忙,带领团队研发各式大众菜品。正如一道“巴渝三嫩”,是当年张永延经过思考和试验后研发出来的新菜。

他以腰花、猪肝和猪肚头为主料,把川南烹饪的“急火快炒”和重庆菜的“麻辣并重”融合在一起,成菜麻辣鲜香、脆嫩爽口,单品售价仅38元。

一经推出,此菜日销量均在50份以上,还吸引了不少食客专门前往品尝,成为一道明星菜品。

4年多来,张永延和他的团队已经研发了40多道大众菜品,每一道都深受大众食客喜爱,而凭借这些创新菜,酒店也成功完成转型,周末、节假日上座率高达70%,月均营业额达500万,大众餐饮消费占比超七成……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绝对离不开张永延的从厨心法。

虽然已是中国烹饪大师,他却一直在学习,并把学习到知识用来解决难题。“厨师需要吸取各大菜系精华,融会贯通,不断创造出符合人们口味的菜品。”

承前启后,让川菜走向全世界

说起张永延的拿手菜,那不得不提两道传统川菜——鸡豆花和开水白菜。

这是两道经典名菜,不仅诠释了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还是川菜中清淡醇厚、以荤托素的代表作,但因做法繁复、耗时绵长,要做好绝不容易。

鸡豆花主要以仔鸡鸡脯肉、老母鸡作为原材料。其传统做法涉及制茸、调制鸡茸糊、炖汤、清汤、冲豆花等多道复杂而精细的工序,整个制作过程至少需要四五个小时。

而开水白菜更是被誉为代表川菜最高境界的菜,列入了国宴菜单中。此菜虽然名为开水白菜,但此开水非彼开水,而是用鸡汤熬成的,且不能见一颗油星,制作过程极为繁复,特别考验厨师功底。

时间回到1993年,张永延开始跟着师傅学做鸡豆花。但直到2000年,他才熟练地掌握了此门烹饪技艺。

期间,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如今,在重庆银鑫世纪酒店的高端菜单里,就有张永延做的鸡豆花。他做出来的鸡豆花,汤似茶水、清澈见底,没有一滴油星;肉色泽洁白,成团不散,滑嫩如豆花。整道菜形态完美,嗅之鲜香扑鼻,食之柔嫩化渣,口感似豆花却比豆花鲜美许多。正所谓“吃鸡不见鸡”、“吃肉不见肉”。

而在当年,他的不少师兄弟,因感觉学做这道菜实在太难,纷纷在半途就放弃了。

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张永延受邀前往,成功将开水白菜和鸡豆花带上了峰会的餐桌,国内外贵宾均赞不绝口。

除了传承经典,张永延还善于创新。比如如何让重庆重口味的江湖菜走出重庆、登上星级酒店餐桌?他做了很多研发。就像歌乐山辣子鸡,张永延从刀工处理、码味方法上进行了改良,鸡块改小使其更加入味,味道上不再是干辣,而是香辣,颇受客人好评。

成名以来,张永延就有一个心愿:推广川菜。不过,他知道,要让川菜走向全世界,就要求变,就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在日本推广川菜时,他曾受邀指导日本一家川菜餐馆菜品。了解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后,他在保留麻婆豆腐麻辣鲜香烫的同时,又将鲍鱼仔、生蚝、红虾加入了麻婆豆腐中,一推出就受到了欢迎。

直至今天,张永延依然坚持每天至少做一道菜。他说,学无止境,只有天天做菜,才能不断提高烹饪技艺。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毒鸡汤:“最怕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勤奋。”是啊,张永延就是这样一位既天赋异禀,又勤勉刻苦的大厨。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注:所有图片来源网络。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