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夜 新 凉 是 立 秋

这就是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明 / 夏云英

立秋,

暑去凉来,

开始进入明净的秋天。

万物吸收了整个夏天的阳光,

慢慢的开始收敛淳化。

阵阵凉风渐渐把旧叶子揉掉了,

静静的河水睁着眼睛,

笑着说:

总有回家的人,总有离岸的船。

立秋三侯

一候丨凉风至。

一阵风吹过,吹走了暑气,来带了清凉,人们沐浴在凉爽中,回味着夏日热情冗长的故事。

二候丨白露降。

秋天的早晨是舒服的,大雨过后,大地上升起白茫茫的雾气,如同仙境,梦幻的不真实。

三候丨寒蝉鸣。

《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给秋天增加了别样的色彩。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秋天到了,人们为了表示对夏天的不舍,三五相聚,席地而坐,抱瓜“啃秋”,抒发丰收的喜悦。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人们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展现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

立秋养生

立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叩齿晨兴秋院静,焚香冥坐晚窗深。”立秋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静谧的秋天,最美不过焚香冥坐,在淡淡的清香中,忘记烦恼,使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敌对生活之美的追求,用一炷香的时间,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立秋用香,须合于时宜,以清净肃穆为宜,不宜浓艳媚俗,当以恬淡清逸,使人心平气和的香韵为上。这时,万物经过一夏的喧闹,归于静寂,天气清凉爽洁,无论是室内还是外出,焚一炷清香,香韵古朴安逸,清澄幽寂,静心悦性,烟霞自在。

立秋饮食

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由于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1.梨粥:梨2~3个,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2.百合银耳粥: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3.银百秋梨羹: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在火上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秋燥咳嗽、干咳少痰者。

再见,夏天,

欢迎,秋天。

有些故事随风而去,

有些浪漫还在继续,

只要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刻精彩,

便是对幸福最好的记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