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是“吃出来”的,帮你排查体内的石头,一杯黄芪水把它溶解!

原标题:结石是“吃出来”的,帮你排查体内的石头,一杯黄芪水把它溶解!

人体形成结石的原因很多,除了生活在炎热地区、运动过少、患某些疾病等因素外,还与饮食习惯有关。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结石都是自己“吃出来”的。一起和51养生网小编来看看吧。

嘴上出错,身体悄悄长结石

引起结石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胆结石和肾结石等与饮食、服用保健品等有关。

不吃早餐

人体的胆囊需要定时排空,否则浓缩的胆汁在其中滞留太久,易析出结石,进而堵塞胆管引发胆囊炎。

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胆囊收缩,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如果经常不吃早餐,会影响这一过程,增大患胆结石的风险。

爱吃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含较多胆固醇和嘌呤,长期、大量吃,结石和痛风的风险会增高。

所以炒猪肝、烤腰花什么的,最好别放开了吃。

喝水太少

在自然界,一到旱季,江河湖泊里的水量减少,砂石容易露出水面;人体的情况类似,如果缺水,泌尿系结石就容易产生。

多喝水、勤排尿就能效预防肾结石。建议多喝白开水,避免喝太多浓茶、咖啡,不要把饮料当水喝。有尿意后及时排尿,以免引起感染和结石。

乱补钙

更年期等特殊阶段的女性,以及其他明确需要补钙者,可咨询医生后,适当摄入牛奶等富含钙的食物,或选择适合自己的补钙产品。但如果不需要补钙却乱补钙,或者长期、过量吃补钙产品,引起的高钙血症会给肾脏带来沉重的负担,增大肾结石的风险。

如果补钙期间使用头孢等药物,也可能增大结石风险,尤其是儿童,用药前家长一定要和医生沟通近期的用药、保健品情况。

喜欢吃高糖食物

虽然糖是机体的重要养分,但高糖饮食会通过提高尿钙的排泄而增加尿路结石的风险,尤其是乳糖,能促进钙吸收,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积存而形成肾结石。摄入糖越多,形成结石的风险越高。

此外,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C(主要指过量吃维生素片等产品)、空腹大量吃柿子分别可能增大肾结石、胃结石的风险。

一旦长结石,可能引起疼痛、炎症。胆结石长期不治疗,甚至可能引起胆囊癌。如果发现有下面这些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咨询医生,判断是否有结石。

认识结石的症状

胆绞痛

胆结石急性发作可引起胆绞痛,表现为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

打嗝不止

打嗝又称呃逆,是膈肌痉挛收缩引起的。如果持续出现或顽固难愈,可能预示有消化道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有些患者还可能伴随腹痛、发热、寒战、全身不适等。

弄清打嗝的原因有个小窍门。打嗝在24小时内能够缓解,且睡着后自动停止的,多不是疾病引起的;超过24小时还在打嗝,且睡着还不停止的人,多与疾病有关,建议咨询医生,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没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也有症状不典型,不感疼痛的“无痛性结石”。建议重视定期体检,一旦发现结石尽早遵医嘱治疗。

为什么许多病人反复长结石?

结石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肾结石尤其易发。虽然现在治疗肾结石的医疗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但往往患者好了又犯,反复发作,西医上会将这一类人概括为“结石体质”。

为什么许多病人反复长结石?对结石的形成,大多认为是“炼液成砂”

临床中通过反复观察,发现肾结石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脉象:即左关郁塞。也就是说,肾结石的患者,基本上都有肝气郁结、肝胆火重的内因存在,这是经过反复临床验证的。

肝主疏泄,凡一身之中,当疏而未疏,当通而又不畅的情况,均应从肝入手进行调理。肾结石的产生,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饮水过少,或者饮用硬度较高的水,这样导致尿液中矿物质浓度过高。如果能将这些矿物质浓度过高的尿液及时排出体外,则不会形成结石。而许多患者肝气郁结,导致体内尿液疏泄功能受到影响,高浓度的尿液残留于肾中,形成砂石,此内因之一。内因之二,肝郁化火,肝火又伤及肾水,形成炼液成砂,进一步导致结石的形成。

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一些病人反复长结石,西医称之为“结石体质”,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肝胆疏泄失常,气郁化火所致。

治疗结石,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疏理肝气:疏通肾中高浓度的尿液,减少尿液残留,可以选用柴胡、郁金等。

2.清肝火、养肝阴:减少复发,虎杖配白芍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3.养肾水:稀释尿液,冲刷结石,选用生地、山药。

4.溶石:使结石由大变小,由小变无,可选用金钱草、生鸡内金、海金沙、鱼脑石、秋石。

5.补气:增加尿液排泄力道,促进结石排出,可选用黄芪。

6.扩张输尿管:利于结石从体内排出体外,选用大剂量枳壳(30g以上)。

7.养肾精:修复结石对肾脏的损害,减轻腰酸腰痛等临床症状,可选用菟丝子、杜仲。

8.活血化瘀:对于体内长期有结石,或者出现结石黏附在输尿管壁的患者,需要选择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选用穿山甲、琥珀、赤芍、桃仁等。

三个诀窍防结石

临床上,虽然有各种方法治疗,但很多结石患者还是需要进行手术,才能把体内的石头取出来。不想长结石,平时的预防十分重要。有几个不错的方法,值得大家试试。

早餐适当吃点“油”

不吃早餐容易结石,早餐吃的太素,也有结石风险。馒头、稀粥是典型的中国式早餐,最好荤素搭配,可选择鸡蛋和几片肉,或者在小菜里拌勺植物油,能帮助胆汁排出。

多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不爱运动、体力活动减少,胆囊的收缩力会下降,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饭后坐在沙发上葛优躺、看电视、玩手机电脑,还吃各种零食,是诱发胆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适量饮水

这个好习惯对很多疾病都有预防作用,尤其是对结石。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喝过甜的饮料也可能增大结石风险,且有心、肺、肾脏疾病的人,喝水的量应咨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