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四大特色美食

麻饼、烘糕、寸金、白切为合肥的四大名点,是合肥当地的著名特色小吃。然而这些对于如今的合肥年轻人来说,能不能认出来都不一定,更不要说喜欢吃了。那么现在合肥有名的小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下塘烧饼

下塘烧饼

下塘烧饼是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的特产。下塘烧饼干香扑鼻、外焦内软、酥酥绵绵,一直深受消费者“宠爱”。 下塘烧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鼎立之时,曹吴两军大战,又饿又累的曹军吃了这种做法独特的烧饼取得了大胜,下塘烧饼的工艺也流传下来。“天锅地灶”的做法,馅料的讲究,面团的劲道,使得下塘烧饼有一种“香脆酥软、鲜美肥嫩”的口感。下塘烧饼不仅走出了下塘镇,还走到了合肥、上海、南京、烟台等地。

“干葱老姜陈猪油,牛头锅制反手炉,面到筋时还要揉,快贴快铲不滴油。”这一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下塘烧饼独具的特色。烘烤烧饼用的是穹形吊炉,炉壁悬在炭火的上方,火势能够达到均匀。此外,和面、揉面、烘烤均有一整套工序的完美操作,才能使烧饼酥脆可口,还有冷却后不变硬的特点,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快餐速食需要。

长丰下塘镇的“烧饼经济”已经初具规模,每年有3000万只下塘烧饼被端上市民餐桌,年产值已达6000万元。而为了擦亮这张“名片”,长丰县下塘烧饼餐饮协会已经将“下塘烧饼”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最快在2014年上半年拿下该“金字招牌”。

公和堂狮子头

公和堂狮子头

公和堂狮子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安徽庐阳百姓喜爱的传统名点,古合肥城独特食品之一。具有酥、松、脆、香之风味。传说清末年间,李鸿章回合肥省亲,漫步街头,被现任合肥公和堂食品厂厂长李昌信的曾祖父李国诚认出,邀其入酒楼,主人奉上自制狮头茶点,中堂品尝后,赞不绝口。并在酒宴中欣然题词:“公则悦四海风从,和为贵万商云集”。“公和堂狮头”因此而得名。而且名噪一时,轰动庐阳。

有着中华老字号之称的公和堂狮子头,不仅是游客来合肥必备的纪念品,也是合肥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早点。公和堂狮子头是传统的特色产品,善 于创新的“传人”李昌信经过不断挖掘、整理,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理念,运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及包装,将单一的狮子头扩展为酱菜、饼等构成的“公和堂系列产品”。狮子头的味道也从单一的原味增加到了甜味、淡辣味等,多种口味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吴山贡鹅

吴山贡鹅

吴山贡鹅(又名吴王贡鹅)源于唐朝乾符年间。唐末五代十国期间,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攻庐州(今合肥)、克淮南、伐江夏,后占有淮河以南、长江以东的三十余州地盘。天复二年被唐昭宗封为吴王。 他为官清廉,人民安居乐业,并以身作则,使属下均能如此,实属难得。故乡人民以当地特产“鹅”配美味佐料制成“卤鹅”进贡,吴王食之大悦,谓将军:行密自幼贫寒,不敢忘本,以此卤鹅进餐,堪称“贡品”,“吴王贡鹅”因此而得名。

吴山贡鹅贡鹅肉质较普通鹅细嫩,味美,烧、煮、炖、烤、腌食皆宜。卤制的吴山贡鹅,卤制方法独特。传其卤制秘方传自吴王王府御厨史氏的后代,迄今已逾千年历史。经史氏秘方卤制的吴山贡鹅,色清正,香浓郁,味道鲜美。历史上若以活鹅上贡朝廷,需随活鹅备足吴山当地的水和青草,方可保持吴山贡鹅的特有品质。

合肥小龙虾

合肥小龙虾

龙虾美食在合肥也已成为一大特色餐饮。全市经营龙虾餐饮的大小餐馆已经达到4000多家,从业人员3.5万人,年消费量8万~10万吨。宁国路、芜湖路、巢湖南路逐渐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龙虾街”,诞生了“十大虾王”,出现了“四大名旦”等优质龙虾菜肴品牌。

选小龙虾最关键,小龙虾最好吃的时候是五到十月份,黄满肉肥,连大螯上的三节都是从头塞到尾的弹牙雪肌啊。

安徽人平时吃小龙虾是这样的:

剪去大半个头壳,并顺势用剪刀在裸露出来的头连背部的地方挑去黑沙沙的胃囊;

两边的腮剪去外壳,再跟着斜剪去腮须;

用手拉住它的尾巴中间那块尾甲,顺势一拉,拉出黑肠子来;

在背上竖剪一刀,以便更入味(这招可有可无,看各人手法爱好);

在自来水下用牙刷上下左右边冲边刷之,要紧提醒:千万小心别把虾黄冲掉!然后沥水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