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海口餐饮老店,解锁真正的亚热带美食!

候鸟城市三亚只不过外表光鲜靓丽而已,事实上,地处亚热带的海口才是海南岛的灵魂。当年下南洋的人们在此聚集,出发然后再归来,他们把文昌鸡饭变成南洋著名的海南鸡饭,也把南洋的特色建筑骑楼带回了这里。

无论从文化还是饮食上来说,海口都是最海南的地方。当地人最懂得在吃上面享受生活,一大清早开始嗦粉打麻将、老爸茶喝到天荒地老,晚上来顿镬气十足的海鲜大排档……闲适的城市气质,总是离不开吃。

01 海南粉

来一碗海南粉,才能完美开启新的一天。被评为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亚妹海南粉仍旧保持着家常感,低调地窝在新民西路的破旧骑楼里。亚妹是典型的老店,门口留着当年的下马石,桌椅全都沾染上时光的破败,地面也是几代积累下的油腻,然而食客不论大人小孩,却全部低头吃得入神。

这家店的食物通常分为汤粉和干拌两种,大热天自然要选更凉爽的干拌粉。量有小中大碗之分,蚬肉可以单加。海南粉用的是细圆粉,整一碗几被小料覆盖住,牛肉丝、猪肉末、花生米、炸酥、香菜碎、酸菜,几乎看不到下面的粉。

最后再舀上一勺勾芡的笋汁调味,重口味者还可另加辣酱,要的就是那个酸、甜、辣、糯、鲜无味鼎立的感觉。

02 清补凉

作为海南最有代表性的甜品,清补凉凭名字就给我们带来了丝丝凉意。如果路上随便抓到一个海口人问,哪里的清补凉最好吃,十有八九会回答,“当然是新华南啦。”

“新华南清补凉”曾是海口人的集体记忆,没有实体门店,天黑后才出摊,只有一个模糊的地址:新华南国美电器前空地。一到晚上8、9点,门口摆起密密麻麻的桌椅板凳,角落里堆着小山般的椰子壳。椰子清补凉最受欢迎,用纯椰水为汤底,加入绿豆、薏米、粉圆、通粉、椰肉等辅料。椰奶清补凉和糖水清补凉就吃起来更人工一些。

可惜现在随着城市整改,被迫搬进门店,挂上一块“老彭记清补凉”的牌子,味道没有变,只是涨了一点价,卖9块钱一碗。对老海口来说,那些时髦甜品店里的清补凉太花哨太甜腻,只有家门口几十年吃下来的小店,才对胃口。

03 辣汤饭

当地朋友大多会首推“姚记辣汤饭”,但是会补上一句,“它家凌晨3、4点开门,早上10点前就基本卖完了。”时间对于游客不太好,不过人家本来就是做街坊邻居和夜班人士的生意,没毛病。姚记辣汤饭水巷口整条街似乎被辣汤饭店承包,随便选一家都不会太差。辣汤饭,要拆开来解读,辣汤和饭。饭有多种选择,经典款是香肠、香葱煎蛋配米饭,奢侈一点就加碟炖牛腩,汤散发着浓浓的胡椒味。

牛腩辣汤饭海南兴隆盛产胡椒,味道自然地道,只不过胡椒的分量可不仅仅是用来当调味料,而是实实在在的主料,辣得人眉毛都生烟。然而在蒙蒙细雨中奔波了一天,天气有些微凉,一碗辣汤饭下去,并不是多么精致的美味,只需要简单粗暴的满足感。

04 炸炸

它有一个听起来萌萌哒的名字“炸炸”,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含义:就是把蔬菜、肉丸、豆腐、鸡肉等各种食材串在签子上油炸后,刷上一层海南人最爱的酸甜口味酱汁。已经把签子撤掉的炸炸在海口年轻人的记忆里,炸炸原本是一种放学后扎堆躲在校门口弄堂吃的东西,解解馋用。

现在不少炸炸店也做成年轻人喜欢的文艺样子,冷气十足,有店员帮忙拆下签子,不用担心衣服沾上酱,只顾优雅地吃就好。年轻人更爱、环境更好的时髦炸炸店炸炸还真是消磨时光的好东西啊,不会太饱肚,也有令人瞬间幸福感飙升的油香。05 老爸茶

有点像广州的早茶,只不过形式更夸张,可以从大清早分三波喝到晚上,有些大酒楼,往往下午茶可以密密麻麻铺满几个宴会厅和庭院,少说几百桌,上千人一起喝茶吃点心聊天,这排场实在吓人。

老爸茶海甸岛的“一品味美食园”就是典型的庶民吃茶处。清晨6点开门,食客全是附近的老大叔,也许就点一壶茶,来几碟牛肉丸、椰香糕之类的点心,大家研究彩票或聊天,没有人会来催你。

老爸茶的本意是老爸老妈子们相聚喝茶,也不求多么高级的茶和点心,图的是个热闹,食物都皆有民间的那股诚实劲儿,朴素、好吃。

06 海南鸡

在南方地区发扬光大的海南鸡饭,最初来源于文昌的鸡饭,反而国内倒是式微了。不过海口仍能找到专用文昌鸡的地道鸡饭,位于国贸附近的富乐鸡饭店就是其中之一。标配是白切鸡加鸡油米饭,再来份南瓜汤和虾酱炒地瓜叶。

海南鸡饭鸡饭最妙之处不在鸡,而在饭。生米饭(采用香糯入魂的乳玉皇妃稻香贡米,味道更佳)是先放进锅里和鸡油蒜蓉同炒,然后加鸡汤煮,吸饱了汤汁的米饭别提有多鲜美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