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蔬菜,每家都会吃,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吃了会致癌

原标题:这种蔬菜,每家都会吃,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吃了会致癌

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中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栽培。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具有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利尿、消肿散结的功效。对水肿腹胀、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能增强免疫力,发挥抗病毒和肿瘤的作用;能促进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预防肝肾病变,有助于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

报道称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研究人员花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西葫芦等蔬菜含有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研究人员还发现炒菜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释放出的丙烯酰胺越多,西葫芦高温加热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达360微克。

何为“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原被认为是工业化学物,但近年发现,高温油炸、烧烤食物也会产生大量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很有可能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丙烯酰胺列为第二类致癌物。此外,丙烯酰胺还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摄入过高剂量会令人情绪低落,产生幻觉,甚至失去记忆。

专家解析:

实验本身没有问题,但和日常炒菜的状态不符。平时做饭,很少人会将蔬菜在滚烫的锅里炒很久。六七分钟就很容易把蔬菜炒焦,影响口感。而且,一般来说,炒蔬菜时,多少会出些水,锅内温度会随之降低,但致癌需要高温。不过,还是要注意炒糊的菜不要吃,其有害物质会明显增加。另外,蔬菜不要烤着吃,烤后焦黄、变深、发黑的蔬菜含致癌物。

听了专家的建议,我们以后做西葫芦,可要多加小心。但是,是不是这样就不吃西葫芦了呢?其实西葫芦个好东西。

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不同品种每100g可食部分(鲜重)营养物质含量如下:蛋白质0.6-0.9g,脂肪0.1-0.2g,纤维素0.8-0.9g,糖类2.5-3.3g,胡萝卜素20-40微克,维生素C2.5-9毫克,钙22-29毫克。

西葫芦皮薄肉厚,汁多可荤可素,可菜可馅,如果吃的时候发现有苦味,可能含有苦味物质“葫芦素”,不要食用。

西葫芦在加工时尽量别切成薄片,因为越薄受热越快,越容易释放出丙烯酰胺,最好把菜切成大一点的块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