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杭州新疆东北,这四个地方最让人难忘的美食是什么

我们认定一种美食的原因是好吃,记忆中最好吃的东西往往带着我们的主观感情映射。

深夜妈妈的蛋炒饭,清晨煮的大米粥配上流油的咸鸭蛋,涮火锅的第一口羊肉,小时候5毛钱的方便面,就算是干嚼都能找到童年的味道。

▲ 在法国电影《三星大厨》中,由让·雷诺饰演的米其林餐厅主厨曾有一句台词:“不行,这道菜吃不出感情。”

虽然只是电影台词,却真实地反应出人们对于美食倾注情感的看重。

人们常说,和谁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 东北名菜,得莫利炖鱼、溜肉段等。

那年在成都吃过一份蛋烘糕,拎着两份烤鸡在西湖边吹风,去新疆尝过的一碗手抓饭,如今啊,所有当年一起玩一起吃的人都离开了,有些人说走就走,再也没有回来过,但食物的味道却常常提醒我,不要忘记。

蛋烘糕

成都

不是成都长大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蛋烘糕是成都的代表噻!”成都市十八中门口小吃摊的老板如是说。

▲ 蛋烘糕是一种成都小吃,每个成都人从小吃到大的记忆,外面是薄薄的蛋皮,裹上里面各式各样的馅料,仅用一把小镊子就能烤出来的美味,和成都人随意的调性实在是太搭了。

我大二时喜欢一个成都的女孩。她十分热爱蛋烘糕。早在玉林路还没有小酒馆的时候,每次去找她,她都要拉着我去那附近买蛋烘糕。

烤的外酥里嫩的蛋皮,再包上一勺馅儿,奶油、土豆、肉松、水果馅料应有尽有,牛皮纸包裹好了,咬上一口十分舒服。

老成都人最热爱的蛋烘糕应该算是工人村陆记蛋烘糕了。

▲ 在成都蛋烘糕界,向来有着“南有贺记,北有陆记”的说法,一对老夫妇从1991年摆摊至今,一直在工人村的小巷子里,坚守着那个小摊位。

做好的蛋烘糕皮薄香脆,用小夹子夹起来也是坚挺的。陆记主打怪味系列,甜甜辣辣的味道让人唇齿留香。

蛋烘糕最完美的伴侣莫过于一碗清凉的冰粉。

▲ 成都的夏天,能让你续命的,绝对有一碗冰粉。闷热的夏天来一碗晶莹剔透的冰粉,红糖的甜香与糯软的糍粑一起入嘴,那个滋味不摆了。

和她分手以后,我偷偷去过成都一次。那天晚上人很多,大概是临近节日,站在人来人往的玉林路,许许多多的时髦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像她一样操着可爱的四川话,排队吃蛋烘糕。

▲ 在成都,现在有很多新兴的网红蛋烘糕店,但人们很显然还是认老字号。

牌子上蛋烘糕的价格从1块5涨到了3块,你看,和人一样,食物也是会变的。

吴山烤鸡

杭州

在杭州认识了一个南京潘西,潘西,是南京话,姑娘的意思,取自诗经,巧目盼兮。

我平时叫她小南京,个子小小只的,看上去有点傲娇,有点水灵,还有点小馄饨辣油的那种爽快。这一秒还眼角含情千娇百媚,下一秒立马可以变得不好惹,“干么斯啊?”特别有气场。

小南京最爱的不是南京的鸭子,而是杭州吴山路的烤鸡。

▲ 吴山烤禽店在吴山路的店其实并不是总店,但是排队的人最多。

“来杭州五年,最喜欢的东西就是吴山烤鸡了!”小南京一边皱着鼻子,一边撕着烤鸡跟我说。

——有那么好吃吗?

——没拎着个烤鸡在西湖边吹过风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 吴山烤鸡内部会有一些葱,看起来油汪汪的

杭州市吴山路的烤鸡店,屹立杭州33年不倒,无数杭州人的心头挚爱,每天在吴山路排队的人加起来能坐满黄龙体育场。

杭州有个神奇的现象,人们把它称为“杭儿风”。这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杭州人会因为赶热闹,纷纷开始流行做同一件事,最近几十年,人们流行吃烤鸡。

▲ 每天早上10点开始,吴山烤鸡店门前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路过的人可能会觉得是个游客网红店什么的,其实不然,这家店早在20年前就开始排队咯。

吴山烤鸡,实际上是吴山烤禽店里卖的一道熟食。既然是烤禽店,自然也卖烤鸭之类的,还有鸡爪等卤味。不过,这名堂最最响亮的,还是这吴山烤鸡。

拎着两只烤鸡走在西湖边,小南京总喜欢靠在躺椅上打游戏,指手画脚的指挥我给她拿鸡腿,拆鸡胸,微风拂过湖面,她偶尔皱皱眉头,偷偷把头埋在我胸前,那时候的烤鸡真的好吃啊!

▲ 刚刚烤熟的吴山烤鸡鸡皮特别嫩,香嫩的烤鸡带着点香菇香葱的清香,咬上一口更是皮酥肉嫩,满嘴的香油,吃完一块一定还要把手指头再添上好几遍。

小南京回南京考驾照,我也时常一个人买只烤鸡坐在西湖边吹风,却怎么都吃不出那种心满意足的感觉了。

上周给小南京打电话,你什么时候回杭州啊。

——表烦赖,搞只烤鸡等我回去huai!

手抓饭

新疆

我喜欢的姑娘在新疆。她生的很美,笑起来会有浅浅的酒窝。

她跟我说新疆有好多好吃的,大盘鸡,馕坑肉,凉皮子,炒米粉,拉条子,过油肉拌面......还有她最热爱的手抓饭。

▲ 手抓饭做法很简单,用红黄胡萝卜、羊肉、洋葱、大米等等焖制而成,香气浓郁,十分可口。

去年五月,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见她。我们走遍了她的城市,她带我去吃了好多东西,我很高兴,不是东西可口,是她秀色可餐。

她带我去了一家一杆旗抓饭,在新疆很有名气,很好吃,她就坐在那看着我,给我倒新疆最好喝的乌苏。

▲在新疆,抓饭都是会配上一碟小菜的。最有名的连锁店,莫过于一杆旗。

抓饭一粒粒的,铺在炒好的羊肉胡萝卜上面,看着就十分有食欲,搭配一些去油腻的小菜,就是用胡萝卜、洋葱丝、青辣椒丝颜色亮丽的食材,加盐、醋、油泼辣子,拌均匀腌制而成。

搭配抓饭一起吃,这些小菜在饭店吃的时候,是不收费的,免费送的。

▲ 新疆的抓饭大多都是清真的会比较好吃,也可能是因为清真的羊肉比较出色的缘故,在内地的羊肉都难免会有一些膻味,而在新疆,没有一块羊肉能让你感觉到腥味。

抓饭已经是新疆人的快餐,也是新疆人爱吃的午餐之一,每到中午,个个抓饭馆爆满,老板,来一份碎肉抓饭,加5个烤肉,这是新疆人午餐中最常见的吃法。

后来我吃过无数次的抓饭,但没有一次像那年那么好吃,也再没喝过一瓶就倒的乌苏。因为我再也没去过新疆,也再没见过她。

▲ 新疆除了抓饭以外,馕包肉也很好吃。馕包肉这种面肉合一的风味食品非常能代表新疆的传统民族特色。它的食用方式也非常多样化,既可以作为小吃推车或店门前兜售,也可以作为一种风味菜食,登上清真宴席的大雅之堂。

前段时间杭州开了一家一杆旗的连锁店,我冒雨去吃了一盘羊腿抓饭。但再不是那年的味道。

排骨炖豆角

东北

我妈。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农村妇女。精明,能干,爱干净,做饭特别好吃。

我从小就喜欢在田野上浪,乡下的孩子能有什么娱乐设施呢,就田野里打滚,扔口袋,像个泥猴子一样,不到天黑绝不回家。

除非我妈做排骨炖豆角。

▲ 排骨炖豆角,顾名思义,排骨和豆角炖一起。东北传统四大炖之一,每个东北妇女必备技能。

脏兮兮的摸到门前,看见案板上有刚切好的排骨,灶台边新摘下来的东北油豆角湿漉漉的跟我耀武扬威。

今天晚上有口福了!

每个在外黑龙江人的心里,都装着一个油豆角的梦,我们说的油豆角和四季豆扁豆都不一样,如果你叫它芸豆,那你准是辽宁人!

▲ 这个时候我妈往往就开始忙活了,擦锅,下油,爆锅,扔排骨,香气四溢,盖锅开炖,一气呵成。

半个小时,开锅,酱香扑鼻的排骨炖豆角就好了。

浓郁的酱汁渗透到排骨肉的每根纤维中,也包裹在清香的豆角上,拌着大米饭下去,每一口都是满足。

在东北的每一家餐馆都会做这道菜,但似乎每一家的口味都不太一样,而每一个黑龙江人大概都会觉得,嗯,还是我妈整的最好!

▲ 大丰收是东北名菜。每个黑龙江人避不开的味觉思念。

从高中读书开始,每年回家就那么几天,惦记来惦记去,总是记挂着我妈的排骨炖豆角。

有一次实在太想我妈了,在滨江一家东北菜点了个排骨炖豆角,那个难吃啊,我挑着里面的葱花都给吃掉了。

▲ 油汪汪的土豆也为这道菜增添一丝韵味

美食的背后是人,感情会为你记忆中的食物带上附加值。

你最难忘的那个人,是不是也会在你吃到某种食物时涌上心头,就连食物也变得意味深长了呢。

吃,是一种最深刻的回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