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相声,天津的美食,天津说相声的美食家们!

说到天津,让人们想到的一是相声,二是美食。说到天津,让人们想到的一是相声,二是美食。

而这相声与美食更是分不开,人人都熟知的贯口《报菜名》,不就是个例子。那段熟悉的“我请您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雏鸡烧花鸭……”,一百多道菜名说的那都是南北大菜、满汉全席,我估计谁都能随口的来上那么几道菜吧。不过至今也没吃过那么全活,可能就是因为缺钱!

少马爷的《核桃酥》,估计熟悉的观众也有着深刻的印象,“买什么点心呢?买槽子糕!您给约一斤核桃酥,来这个,核桃酥!你这哪行,瞧我的,拨弄来拨弄去,找来这么一个挺长、挺细的一根江米条,顺那缝插进去,出来了!”

而刘宝瑞先生的单口名段《珍珠翡翠白玉汤》,那更是广为流传。有意思的是,这段活里的美食其实说的就是剩饭白菜豆腐汤,但却诠释了一个关于美食的真谛:没有饥饿就没有美食。

还有马三立马老的相声小段《吃饺子》、《吃元宵》和《开粥厂》,虽无山珍美味、珍馐佳肴,却在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天津人的点点滴滴,接地气、有生活,可能就是这个愿意,才会让人们听的津津有味。

如果您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不少的相声演员都是生活中的美食家,既好吃又好做。远的您比如侯宝林侯大师、马三立马老、刘宝瑞先生,近的就如于谦于老师、侯震少侯爷等等,那都是好吃的又会做的。

对于天津的吃货们来说,这个季节,正适合听着相声吃海鲜!九月初的开海就像是曲艺界的开箱,正是海洋生物休养生息过后的时节,这时候的海鲜那叫一个肥美,所以立马吃上一波,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呀!

天津卫有句老话: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说的是旧时为了吃海货,天津人不惜把家当送入当铺换钱。这句让外地人听来格外称奇的话,形象地描述了天津人爱吃海鲜的程度。

突然想起来前些天听了一段《对春联》,里面的“吃蟹不足吃蟹足吃足仍不足”好像就是在说这个时候的我们,快到中秋了,中秋十一这个时候正是吃螃蟹的时候,大家是不是早都想到了n多种的吃法了呢?记得关注我微“掌柜工作室”,我们一起探讨美食与餐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