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否能吃蛋黄?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搞错了!

有人认为老年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不宜吃胆固醇含量高的蛋黄,致使有的老年人“望蛋生畏”,认为食用蛋黄是导致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祸根。其实这种“惧蛋”心理是大可不必的。一起和51养生网小编来看看吧。

研究发现,蛋黄中除含胆固醇外,卵磷脂含量也很丰富。卵磷脂是一种很强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有利于脂类透过血管壁,易为组织所利用,从而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美国营养学家从鸡蛋中提取卵磷脂,让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每天吃4~6汤匙,3个月后,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用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也收到意外疗效。这说明鸡蛋里的卵磷脂对高胆固醇有治疗作用。

胆固醇与蛋白质结合可以形成一种“脂蛋白”,按其夥粒大小分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前两种可沉积在血管壁,而后一种却有清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的作用。这样,互相抵消,吃鸡蛋不会损害健康。

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中胆固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与饮食不平衡、缺乏某种营养有关,并非由于吃蛋黄所致。鸡蛋中的卵磷脂,经人体消化吸收后,还能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神经细胞中传递信息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在脑中含量越多,传递信息越快,对增进记忆力也越有裨益,可避免老年人记忆衰退症。

推荐老年人的几种鸡蛋吃法:

1、蒸鸡蛋羹

先将蛋液搅拌,搅拌时,应使空气均匀混入,且时间不能过长,一般3~5分钟,这样蒸后有肉眼看不见的大小不等的孔眼。不要在搅蛋的最初放入油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若搅匀蛋液后再加入油盐和适量的水,略搅几下就入蒸锅,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加入肉末就成肉末蒸蛋。

2、蛋花汤

锅中汤滚之际先加几滴醋,调味后,然后倒入搅拌过的蛋液,当呈现漂亮的蛋花时即可出锅。

3、荷包蛋

鸡蛋1个或数个,酱油、糖适量。炒锅内放少许油,烧热后,磕入鸡蛋,两面稍煎,加适量酱油和糖(按个人喜好)、水,烧开略煮,将火灭掉即成。

吃鸡蛋的禁忌

(1)忌吃生蛋。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抗胰蛋白酶,能妨碍生物素的吸收和抑制胰蛋白酶活力,所以不能生吃鸡蛋。

(2)老年人每日不宜吃太多的蛋,一般1~2个即可,否则其中的营养成分难以消化、吸收。

(3)忌只吃蛋白,不吃蛋黄。有人说蛋黄会导致胆固醇偏高,这种说法是错的。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他营养成分则在蛋黄中含得更多。

(4)炒鸡蛋忌加味精。鸡蛋本身含有多量的谷氨酸及一定量的氯化钠,若加入味精,加温后这两种物质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一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分,鸡蛋本身的鲜味反而被掩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