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牌都在做减法,轻快小餐饮是未来争夺的重要战场?

2018年已走过一半,而仅仅半年的时间,餐饮界便风起云涌,刮起一股“资本之风”!你不能在鱼市看到有很多鱼,就说河里鱼真多。所以,傻子才信消费降级,聪明人都在力拼消费升级的商机。在“土掉渣”的小吃领域,一线餐饮品牌“不约而同”地杀了进来。西贝推出超级肉夹馍,九毛九推出“2颗鸡蛋”煎饼和串串品牌“怂”。而喜家德更是把店直接扎进了“小吃层”。

7月26日,烘焙品牌幸福西饼,完成4亿人民币B轮融资;7月11日,国内新锐连锁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4月25日,喜茶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金额达4亿元;3月26日,卤人甲鸡爪小吃宣布其已完成了近亿元的A轮融资;3月19日,软欧包+茶饮的奈雪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规模数亿元;资本动作频频,也预示着未来餐饮发展将会出现某一趋势!

窥一斑而知全豹,18年上半年,餐饮行业融资基本发生在烘焙、茶饮、咖啡、小吃等领域,并且他们有个共同的称号叫做轻餐饮!

轻餐饮是个舶来的概念,源起于欧洲,是一种环境体验、美食消费和文化传播等用户体验完美结合的新兴业态。在国内则被界定为:介乎于早餐午餐晚餐之间,是在非正餐时间内的饮食业态。以休闲放松、味觉享受为目的,特别受年轻人的追捧。提供的食物大多以制作过程简单快捷,消费者不用花太多时间等待就餐,适应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店面不大,店里没有嘈杂的人群,只有简约的长桌、舒适的软椅,简单而又合口味的吃食,是一种极具文化背景的新兴时尚消费形式。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轻餐饮之一的轻食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45亿元增至2017年的1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3%,今年市场规模预计将扩大至372亿元,占整个中国快餐市场的3.2%。

小吃集合店不是把某地方性小吃简单汇总,它是一个区域的小吃文化搜集与传承。绝大部分小吃都源自民间,是不同历史时期下,民间餐饮的智慧结晶。随手摘一个小吃,都能找出它的故事、起源、演变历史、甚至是派系之分,这个品类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一个以地区为载体的小吃集合品牌,它不止是一个商业行为,还是一种对地方小吃文化的“保护行为”,当它对外发展时,也在将某种地方饮食文化进行着输出。

也许有人会说“年轻一代谁还喜欢这种老掉牙的东西?”但其实年轻人并不会摒弃传统,这要看你用什么形式展示给他们,用什么方式传播给他们?如何将小吃文化与餐饮相结合,相信不同品牌有不一样的理解和做法。

玩跨界营销,为小吃“赋能”。品牌营销的最高水平,就是一切皆产品,一切皆品牌。以往,我们对品牌的认识累积是这样的:最初是产品即品牌;之后是代言人即品牌;然后是形象即品牌……而最高的段位就是:一切皆品牌。

一个品牌设计,一旦能立足产品,又能摆脱产品束缚,就是自由的。 从太二酸菜鱼,2颗鸡蛋,再到串串品牌“怂”,都是如此。因此, 这些“强二代”餐饮品牌并不是在“降维打击”,而是在抬高小吃的天花板,替中国小吃探索新的增长空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