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栗飘香,糖友如何健康吃板栗?

秋冬季节,是个考验糖尿病患者的季节。一方面,因为温度降低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糖代谢减慢、血糖水平升高,同时户外运动活动会变少;另一方面,人又有御寒储热的本能,容易胃口大开、饮食过量。

与此同时,秋冬丰富的应季物产,也遵从大自然的规律,往往储备了比春、夏更高的营养成分(也就是更多的糖分、淀粉)。像栗子、柿子、红薯、南瓜、石榴,无不让人爱不释口。而黄澄澄或红彤彤的颜色,似乎也很配合医生们常有的告诫:要慎食,不宜多食!

板栗营养价值高

栗子营养丰富,除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营养素之外,它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较可观,每100克鲜板栗中含有25毫克维生素C,比我们常说的苹果高出五倍多。此外,矿物质元素中值得一提的是钾元素,每百克板栗中含有442毫克,属于高钾食物,高血压患者适量食用有助于稳定血压。

糖尿病患者可吃要限量

板栗好吃而且营养价值高,但我们也要限量食用。栗子虽然是坚果,是像瓜子、花生一样的零食,但它是坚果中唯一脂肪含量低、淀粉含量高的;又因为栗子膳食纤维含量高,血糖指数低于白米饭,适合用来替代部分粮食。每100克板栗含有42.2克碳水化合物,因此不宜一次大量食用,尤其是三高人群,更是不可过分贪恋美味。

糖尿病患者一次摄入半两板栗就相当于一个食品交换份了,相应地要减掉主食量。当然板栗品种不一样,半两板栗的粒数也不一样。每天5~10粒就足够了,吃的时候还要细细嚼碎,直到口感无渣时再慢慢咽下。

糖尿病患者吃板栗的正确方法

提到板栗很多人想到的吃法便是糖炒板栗,这可是慈禧太后喜好的小吃,还有京城赫赫有名的栗子面窝窝头,的确非常好吃。许多人在加工板栗时都喜欢用糖,将其作为调味料能为板栗增加香甜口感,就像上面提到的糖炒栗子,南方有些以板栗为原料的菜品中也含有糖的成分,比如板栗烧鸭,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不合适了。我们在家烧板栗菜肴一定不要放白糖。那具体要怎么做呢?今天就先给大家举个栗子。对,就是举栗子的例子——栗子扒菜心。

制作步骤

原料:带壳的生栗子 150 克(栗仁约 100 克),也就是 9~10 颗;油菜 250 克;蒜瓣;食用油半瓷勺约 5 克;盐小半勺约 1.5 克。

烹调用具:不粘锅。

详细步骤:

1. 先把栗子做熟。

在栗子外壳划十字花刀,可以烧沸水煮 10 多分钟,也可以丢进加凉水的碗里,放微波炉里高火加热约 5 分钟。把栗子的外壳剥掉,备用。

2. 把油菜洗净,沸水焯烫 1~2 分钟即捞出,大棵的对开切,小棵的不切;另切蒜瓣适量。

3. 热锅后放半瓷勺油约 5 克,加入蒜瓣,爆香;然后加入油菜,轻轻翻炒。

4. 油菜翻炒至软时加入熟栗仁,轻轻晃动而不再翻炒,以免破坏菜型。

5. 出锅前均匀撒入小半勺约 1.5 克食盐;如果出水量不够,再加入适量水,大火收汁,盛出锅。

6. 成品装盘。

营养小贴士

1. 热量和营养

这份栗子扒菜心的总热量是 288 千卡,大致占全天所需热量的 14.4%,含有碳水化合物 50.5 克(16.5%)、蛋白质 8.1 克(13.5%)、脂肪 6.8 克(11.3%)。

这份栗子扒菜心,含有维生素 A 256 微克 RE(视黄醇当量)(32%)、维生素 B1 0.23 毫克(16.4%)、维生素 B2 0.41(29.3%)、维生素 C 102 毫克(102%)、钙 252 毫克(31.5%)、铁 3.7 毫克(24.7%)、锌 1.36 毫克(10.7%)、钾 899 毫克(45%)、镁 98 毫克(32.7%)、膳食纤维 4.1 毫克(16.4%)。

2. 原材料的挑选

(1)大栗子:大栗子和小栗子的差别可不仅仅在个头。小个栗子,果肉糯性,肉质细腻,含糖含脂肪都更高,更为香甜,适合糖炒栗子、煲栗子汤;大个栗子含糖少些、含淀粉多些,肉质偏粳性,更适合入菜,也有利于控制血糖。

在提前弄熟栗子的步骤中,不要加热太长时间。如果把栗子煮得太过软烂,就会使得咀嚼性变差,而消化速度变快,血糖也升高得快。

(2)油菜:经典的栗子扒菜心这道菜,多用的是大白菜或者娃娃菜。而我们特意选择深色的绿叶油菜,除了提供同样较高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C 以外,油菜能帮助糖尿病人摄入更丰富的镁和钙、大量的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大量的类黄酮、叶酸和维生素 B2 等这些营养物质。

——转自《中华糖友》杂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