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满是柳树的老街上,全是好吃不贵的馆子,几十块钱吃到站不住

走街串巷

电信路

并非印象中的现代街道

早在1938年

这条路就被命名为电字路

韩国庆摄影,2001年

在市中心(一环内)还有这样一条街,位于城市南北主通道(人民南路)的背面,这条街上最负盛名的,是一所医院——华西医院,在民国的时候还是一片农田。“直到1935年,德国西门子在这里修建了两座用广播电台使用的发射塔,近百米高,是当时全城最高的建筑,后来逐渐形成了路,因为在发射塔下面的附属建筑物上写着很大一个“电”字,所以便被命名为“电字路”。

后来,电信部门在这里修建了一些房屋,发射塔随着改革开放因为城市改造而被拆除,但电信路却得到了扩建,新修了电信南街,西到洗面桥街,东到人民南路三段。”

—— 袁庭栋 《成都街巷志》

在电信南路一环路一侧的路口,这座天桥连接了对面的世纪电脑城、沃尔玛超市(以前的“好又多”)和玉林的最北端。以前寻访过很多的老街,大都种栽的是法国梧桐,而在电信南路一带,两旁却是垂着一排柳树。

安静的午后,老成都最纯正的慢生活,悄无声息地上线了。已经几乎全部变为自用的老年三轮,在下午的时候骑出去溜一圈,晒晒冬日里的暖阳,再买两个菜回家。

路过的行人,眼神中看出仿佛也有意无意地在寻找着某个可能的吃晚饭的地方。

这个点对于吃晚饭还有些早了,但是糕点铺的馒头花卷却早已蒸好了。来自郑州的老板在这里卖北方面食已经10来年了。后面小区的老住户们早已习惯了下班回家捡两袋白花花的馒头回家。

出门散步的老人,则会很认真地提醒老板不要把水都弄到地上,老人家打滑了就不好了。

馒头的铺隔壁,是一家面馆,有带着拉杆箱行色匆匆的旅客,有不慌不忙的大爷,也有来吃一顿下午饭的年轻人……

往巷子里面走,一家一家的小馆子便迎面而来:西北的拉面(兰州)、东北的饺子,也有本地的冒菜和川菜馆。前些日子去了趟澳门,在天已黑了的官也街上看到一家冒菜店,竟然还有不少客人,当时就惊呆了。

所以像兰州拉面、东北饺子、成都冒菜这些餐馆,真的可以在全世界都生存下来吧。

居民楼下的小商家,早早就把香肠挂了起来,不知不觉就到年底了,最近气温也很低,切切实实觉得冬天了,当然离过年也就快了。

在街对面,则可以看到五金店和茶楼,成都人的忙碌与悠闲,在这一瞬间,同时映入眼帘。

这里另外有一个称呼:九如村,老成都的人更喜欢这种接地气的叫法,低矮的交缠在一起的电线,老旧的楼房和小区门口的水果摊贩,和成都大多数的老街道老小区一样,日子不紧不慢。

在这条不长的街上,两旁全是餐馆,中餐馆、自助火锅、串串香、烧烤、鱼火锅……很多年前,大学室友毕业之后曾在附近租房,还曾相约在这里吃过一顿自助火锅,没想到时隔多年,来到这里做采写,这家店还开着在。

(前方长横图预警~~~)

面包店老板告诉我说,前面街上的馆子生意都还不错,最好的就要属自助火锅那家。他说自己这边却生意不如以前了,追问原因,则是因为对面世纪电脑城的写字楼包括楼下沃尔玛的停业,一瞬间,仿佛觉得一个时代都发生了变化。

逛电脑城,已经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吧。

虽然离饭点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一串飘红串串香”店里已经三三两两上了一些客人,这家店在这里开了很多年,依然保留着比较传统的成都串串的风格,看起虽然不精致,但非常接地气,人均也就5、60块钱。

网友“武侯区美少女”回忆到:“依稀记得十几年前妈妈带我去看完《哈利波特》第一部就是来这家吃的串串,每次路过都会跟妈妈提起,她倒是记不住了。对于我来说这是和妈妈的美好回忆,那天看了什么电影、吃了什么东西,街景的样子我都历历在目。”

自助火锅其实一直都不是主流,但是一直维持着50以内的人均,还包含啤酒在内,这种地方最适合一大群兄弟伙聚餐了,不是么?特别是对于在校读书或者刚毕业收入还不太高的人来说,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转到这边街上,就是“金陵横街”了,街旁也是一排小餐馆,多属于上班族应急的工作餐,当然也有很多在隔壁华西医院守护生病住院的亲人在这里吃便餐的。

川菜馆、豆汤饭、包点……一家接一家。

背后的小巷子有成都“四大甜不辣”之一的“黄嬢甜不辣”,之前做《小人物·大故事》系列报道的时候也有单独写过他们家。风格和就水碾河的罗记还不太一样,好吃的东西自然俏,经常6点过7点钟不到就没啥子菜了。

来之前最好还是电话确认一下开门不,留点菜。

从小巷出来,快到金陵横街的尽头,还有两家火锅店,规模看起来倒都不大。一家开了有些年了,“澜庭苑牛杂火锅”是很多在华西读书的学生爱过来聚餐的地方。在它对门则是一家新开的“九宫廟老火锅”,最近好像有点点小流行这种比较迷你的九宫格风的火锅店。

之于我而言,会想起许多年前,和小伙伴在老李雪牛杂一人一盘千丝牛杂的疯狂岁月。

好吃不贵,大概就是整个电信南路和金陵横街上的餐馆最主要的特征了吧。

因为紧邻人民南路主干道,又和华西医院背面相连,这里一大片老成都的生活社区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小天社区那边的老茶铺,又比如小天竺往万里号那边走曾经也是夜生活的好去处。

这里可以说是华西背后,可以说是小天竺那转,也可以说九如村,但这里最合适的称呼,还是电信南路。

文 | 大头葱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