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搞错的八条茶知识, 拿走不谢

中国的茶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不经过几年的喝茶经历,很难说入门。

一些刚刚入门学茶的人,经常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下面咱们一起看看,以下的十条常识,你是不是也弄错了好几年呢?

一、普洱茶熟茶才是黑茶

根据工艺来分类,只有普洱熟茶才是黑茶。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能称作黑茶,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是,黑茶有后发酵这个过程。“后发酵”即是将己制成的晒青茶,在符合卫生条件的仓库中,经过洒水渥堆发酵,加速茶叶的后熟作用之后,形成的颜色黑亮,汤色红亮的茶。

熟普的加工工艺比较符合黑茶的加工工艺标准,所以,将熟普归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

二、安吉白茶不是白茶,是绿茶

安吉白茶不是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白茶,而是属于绿茶类。绿茶类,绿茶类,绿茶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安吉白茶,是按照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之所以被称为白茶,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安吉县当地的一种白化茶树

区分安吉白茶和六大茶类中的白茶——福鼎白茶,最大的区别是:安吉白茶的干茶是绿色的,叶底浮白;而真正的六大茶类中的白茶——福鼎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干茶主色调就是白色(白毫显露),叶底青绿。

三、君山银针是黄茶,不是白茶

我们都知道福鼎白茶中的白毫银针是真正的白茶类,因为君山银针这个名字中带个“银针”,因此一些人认为君山银针也是白茶。但实际上,君山银针是我国黄茶类中的高端黄茶。

其成品茶芽头壮硕,长短均匀,茶芽呈金黄色,白毫显露,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白色的牙针,故名“银针”。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类似于绿茶,只是在杀青工序结束后比传统绿茶增加一道“闷黄”工艺,正是这道“闷黄”工艺,促使茶叶内部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一部分被氧化。故黄茶的主要特点就即是黄叶黄汤。

四、洞庭碧螺春 和洞庭湖没有任何关系

洞庭碧螺春的产地不是湖南洞庭湖,而是江苏苏州吴中区的洞庭山。

碧螺春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千年历史。

五、抹茶,不是被磨碎的绿茶

抹茶不是被研磨成粉的绿茶,而是一种特殊工艺的茶粉。

抹茶粉在日本比较流行,其是以遮阳茶做的碾茶为原料,高档抹茶粉追求的是纯粹的绿色,且越绿价值越高,相对的,越绿制作难度就会越大,对茶叶品种,种植方法,产地,工艺,设备都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用于加工抹茶粉的绿茶采摘前一个月左右要进行遮阳覆盖,只有这样的特殊工艺,才会加工出品质更高的抹茶粉。

六、花茶,并不是成品中花越多越好

花茶,不是成品花茶中花越多越好,毕竟喝的是茶,而不是花。

品质好的花茶一般净茶中含花量很少,是只闻花香,不见其花。

窨制花茶最后一个步骤是提花,现在多数使用机器风选,将残花剔除,如果成品中含花量较高,说明风选和捡剔不到位。

七、会有冷后浑的红茶,是品质好的红茶,而非变质的红茶

红茶冷后从清澈透明变得浑浊了,这说明这是一款很好的红茶。

这是因为茶中含有茶多酚,而红茶在发酵时部分茶多酚会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在高温状态下咖啡碱与它们都成游离态,但随温度的下降,它们会通过缔合而成缔合物,并表现出胶体的特性,使茶汤由清转浑而出现“冷后浑”的现象。

鲜爽度越强的红茶,冷后浑的现象越明显。

八、不是所有的茶都是越陈越好

不是所有的茶都是越新越好。不是所有的茶都是越新越好。不是所有的茶都是越新越好。(重要事情说三遍)

即便是绿茶,也最好不要刚炒出来就喝,因为新茶的火旺,会给胃带来很大的刺激。

另外绿茶性寒,如果要喝新鲜绿茶,最好是在制成后十五天到一个月再喝。

除了绿茶之外,还有岩茶。岩茶在制作工艺中有一道工艺——烘焙,品质高的岩茶,其焙火次数可以达到九次,此时的火气是很高的,需要陈放一段时间等待火气慢慢褪去,口感才会变得更好。

而有些茶,比如黑茶,生普,老白茶则是越陈越香,年份长的黑茶,白茶会对改善肠胃功能,控制尿酸指标有一定的帮助。

此文为老鱼喝茶原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