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腾腾的冬天

艾贝保?热合曼

乌鲁木齐的冬天,总是很长,从冬到春,往往要半年时间。因此,冬季如何取暖,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炉子、火墙、热炕等便应运而生,成为曾经最重要的取暖物件。

最主要的还是炉子。先是家家户户土炉子,有土坯砌的,也有土坯和砖块二合一的,后来还有用耐火砖砌的。下面留风门,凹进去,成一个空当,炉灰掉下来,可以及时清除。就像一个古代的鼎,有底座作支撑,高度到膝盖处,然后上面分层向外延伸,一层一层都要压茬,看上去美观,更是为了牢固。到了腰际,收口,从外面看像是一个实体,其实是空心的,底部小,上头大。先放好炉齿,有浑然一体的原装货,也有自力更生找来铁棍现做的,和好草泥抹几遍,最后盖上炉盖。所谓炉盖,是一个现成的四方大钢板,中间再凿一个大圆孔,盖在土炉子上面,然后由大到小,一圈一圈再套生铁做的炉盖子。最上面那个小盖子只有碗口大,中间留有一小孔,生火,添煤,炉棍子一撬,一层一层就打开了,也很方便。还要在风门上面再留一个小门洞,如果炉子上坐着水壶,或者正在做饭,而又需要炭火,直接把小门洞打开,塞进柴火和煤炭就很省事了。

有了炉子,还要配上火墙才行。打火墙是真正的技术活,只有行家里手才能承担。我们村上四五十号人家,会打火墙的只有那么几个人,必须及早预约,不然到了跟前排不上队。盖房子用土坯,打火墙则用砖坯子,所谓砖坯子就是没经过砖窑烧制的原生态砖。打火墙先砌底座,两到三层,这是实体,而后一层一层往上砌,到了一人多高才封顶,宽则像现在的三门书柜,双臂伸开的那个尺度。一个火墙打得好不好,关键是看烟火走得利不利,循环速度快不快,这就靠本事和经验。怎么留风道,拐点放在哪里最佳,看似土不拉叽的一个土火墙,门道多着呢,处处都是学问。处理不好,火墙不但不热,还会打倒烟,弄得满屋子都是烟,呛得人直咳嗽,那就前功尽弃,得推倒重来。

除了炉子和火墙,有不少住家户,家中还有火炕,实际上就是一座躺倒的“火墙”,室内面积大,火炕就跟着扩大,反之就缩小。也是先打好底座,留好风门和烟道,随后填上土,上面铺上“炕面子”就成。“炕面子”城里人很少见,现在许多年轻人闻所未闻,即使很多农村孩子,也只是从大人口中听说过,却很少见过其模样。“炕面子”通俗地讲,就是铺在炕上的一种四方四正的大土坯,就像现在的地砖,有60厘米的,也有80厘米的,区别在于一个铺在地上,一个挪到了炕上。炕面子很大,也很厚实,一个人拿不动,需两个大人往炕上搬,一块一块拼凑好了,上面再抹一层草泥,然后铺上席子,再铺上毛毡。生活条件好一些的,还要加一层毯子,订上花布墙裙子,最后将被褥整整齐齐地码摞在一个墙角的木箱子上面,苫上图色清爽的布单子,房子一下子变得舒适、漂亮了。我到今天还在怀念旧日的土火炕,平平地仰躺在上面,一股暖流涌向全身,很惬意,也很消解困乏。

再后来,有了生铁铸造的铁炉子和铁火墙,铁炉子安放在伙房,铁火墙架在卧室,火越旺,火墙越热,火一灭,它就跟着退热,不像土火墙,即使火先灭了,仍旧保持一定的余温。因而铁活墙必须始终有火烧,不然人半夜会被冻醒。

烧炉子的作用,除了取暖,还可兼做“烤箱”。从炉齿间掉落下来的炉灰,都是烫热的,将土豆、甜菜、红薯等放进去,过不了多长时间,就烤熟了,吹了灰,剥了皮,外面焦黄,里面软绵,真是解馋。或者把洋芋切成片,放在炉盖子上烤,味道也很好。而铁火墙一般都带着烤箱,上下两层,各一个烤盘,锅里炒菜,烤箱烤饼,两不耽误。关键是烤箱里烤出来的饼子,有着和馕与馍馍不一样的口感,尤其是就着酸辣土豆丝一起吃,那就更美味了。

如今想想,过去的生活条件虽然差些,但勤劳智慧的人们,总有办法将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