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种的豆腐做法,我们今天就说其中几种豆腐的黑暗料理

豆腐大家都很熟悉,家家户户都自己做过豆腐吃,从前吃不上肉的时候,豆腐更是人们获取蛋白质的主要途径,便宜更造成了豆腐的千种样子,千种吃法。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豆腐制品。

汪曾祺---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买回来就能拌。或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不可久烫,久烫则豆腐收缩发硬。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

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香椿头只卖得数日,过此则叶绿梗硬,香气大减。其次是小葱拌豆腐。北京有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可见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拌豆腐特宜小葱,小葱嫩,香。

葱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减。我和林斤澜在武夷山,住一招待所。斤澜爱吃拌豆腐,招待所每餐皆上拌豆腐一大盘,但与豆腐同拌的是青蒜。青蒜炒回锅肉甚佳,以拌豆腐,配搭不当。

从这两张图片里我们很容易分辨出南北豆腐,南豆腐嫩滑,北豆腐稍硬,豆腥味更重,也会有一些孔洞,更适合炖煮。

从南到北炖豆腐,炸豆腐,炒豆腐,豆腐汤等等太多太多,在这里我们就不啰嗦了,让我们来认识一些豆腐家族里的“黑暗料理”。

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卖熟豆汁儿的,在街边支一个摊子。一口铜锅,锅里一锅豆汁,用小火熬着。熬豆汁儿只能用小火,火大了,豆汁儿一翻大泡,就“澥”了。豆汁儿摊上备有辣咸菜丝——水疙瘩切细丝浇辣椒油、烧饼、焦圈——类似油条,但做成圆圈,焦脆。卖力气的,走到摊边坐下,要几套烧饼焦圈,来两碗豆汁儿,就一点辣咸菜,就是一顿饭。豆汁其实就是绿豆做成的豆浆,只不过加上了发酵的过程。

优质绿豆泡十几个小时,待豆皮用手一捻就掉时捞出,加水磨成稀糊(磨得越细越好),然后,在稀糊内加入的浆水(即前一次制作豆汁、淀粉时撇出的清水)并逐次加入凉水过滤,把粉浆倒入大缸内,经过一夜沉淀。白色的淀粉就沉淀到缸底,上面是一层灰褐色的黑粉,再上一层即是颜色灰绿、质地较浓的生豆汁,最上层是浮沫和浆水。撇去浮沫和浆水,把生豆汁舀出,在煮之前还需在沉淀一次,夏季沉淀六小时。冬季沉淀一夜。沉淀好后,撇去上面的浆水。锅内放入少许凉水,用旺火烧沸后倒入生豆汁,待豆汁逐涨并将溢出锅外时,立即改用微火保温(此时不能用旺火,否则会煮成麻豆腐),随吃随盛,并佐以焦圈、辣咸菜同食。

内股酸臭的味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反倒我喝过一次之后爱上了那个味道,咬一口焦圈,来一点小咸菜,在抿一口豆汁,正好中和了酸臭味。夏天得喝凉凉的豆汁,解暑去燥。豆汁的副产品就是麻豆腐

在北京专卖豆汁的店里都代卖麻豆腐,一小兜黑绿。便宜但是必须搭配羊尾油才能出来那个味道,里面加上青豆或者黄豆、雪里蕻、葱姜末、干辣椒、精盐、黄酱。加些水一直翻炒到麻豆腐有了黏性和糯性,出来内股独特的味道。冻豆腐

北方吃火锅时必然有一道菜,冻豆腐。把吃不完的北豆腐(一定是北豆腐,南豆腐冻完的蜂窝没有北豆腐多)切好小块,以前冬天可以直接放在外面一夜就变成了冻豆腐。冻豆腐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也很鲜美。最适合炖着吃,孔隙多了能吸汤里的味道。臭豆腐和酱豆腐

这两个南北方是不同的东西,北方的王致和最出名,但是老百姓更爱的还是以前推着车,门口叫卖一毛钱两块的那种,有两个小桶,一个臭豆腐一个酱豆腐,买几块回去,臭豆腐碾碎加点葱末在来点香油,(北方体验过这种生活的朋友有木有咽了一口口水,反正我有。)酱豆腐是涮羊肉必备的一种调料,而且还能炖肉、做馅。天津卷圈就是用酱豆腐和豆芽活的馅。

南方的臭豆腐最有名的是江浙的那种黑黑的小块,油炸下之后加上蒜末、辣椒拌匀,吃进嘴里只剩下了内股油香。酱豆腐南方叫做腐乳,是就粥吃的,这个也分白腐乳和红腐乳,至于吃法那也是多种多样。知道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做法。毛豆腐

毛豆腐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这个北方没有卖的,曾经有一次路过安徽省青阳县时看到,但是还是错过了,没有尝到一直引以为遗憾。

如果有吃过的朋友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味道啊!!!

建水烧豆腐、南北豆腐脑,豆腐干,油豆皮,千张,等等说上一天都不会有重复,豆腐的成品全国大概有个几百种,做法更是几千种。那么你能说出多少种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