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酒精饮料,区分餐前酒与餐后酒

酒,跟美食一样,都是味觉上的享受。小酌一杯美酒能带来温和的暖意与放松,但喝到醉则非常不可取。过去人们在下班后,常会喝点酒作为从工作到回家、结束忙乱一天的转换。目前这种习惯已较少见,但尚未消失。就算你不喝酒,还是会希望喝酒的客人能尽兴。这是一种优雅、适切的待客之道,且不难做到。你只需要随时收藏一些好的苏格兰威士忌、雪利酒、伏特加、苏打水、杜松子酒、通宁水,一些未开封的红酒与白酒,及若干种类的干邑白兰地或烈酒。

餐前酒与餐后酒:鸡尾酒时间,在正餐之前,与开胃菜一起上桌的酒精饮料就称为餐前酒或开胃酒。这种酒精饮品通常是以葡萄酒或水果酒为基底,酒精含量介于红酒与烈酒之间,而里面的酒精成分能让你放松,借此促进食欲。鸡尾酒是混合了不同烈酒制成,包括苏格兰威士忌、威士忌、琴酒、伏特加或莱姆酒。

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之前,鸡尾酒一直是相当受欢迎的餐前饮料,而这段餐前时光至今仍称为“鸡尾酒时间”。以后,鸡尾酒风潮式微,变得比较随性,不再像盛行时期那样是餐前必备饮料,一方面因为人们希望少喝点烈酒,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餐前喝这些饮料其实没有多大意义。鸡尾酒的酒性太烈,往往影响你品尝后续的葡萄酒与美食。

在一般非正式晚餐中,白酒与啤酒通常很适合当作餐前酒,浓郁的红酒则比较难搭配,往往会掩盖后续菜肴的风味。但在餐前先上较淡的红酒,用餐时再上较浓郁的红酒,会有不错的效果。餐前用一点白酒,甚至一边享用晚餐一边品尝白酒,都是很适合的选择。

热爱啤酒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则往往坚持啤酒是最棒的餐前、餐间及餐后酒,但也有些人认为啤酒会让肚子太撑。这或许是因为比起葡萄酒等其他饮料,啤酒的饮用量较多,且有大量泡沫。餐后酒是晚餐后的饮料,理论上是为了帮助消化。的确有科学证据支持在饭前喝一点开胃酒,能让你吃得更多、更开心,但餐后小吸一些波特酒或甘邑白兰地是否能帮助消化。

许多传统的餐后酒都是以葡萄为基底,但有些人喜欢在饭后饮用威土忌、啤酒及其他类型的酒精饮料。餐后酒通常有个共同特性,就是强度高:酒精含量高、甜度高,且风味浓烈。这种饮料当然是餐后再享用才好。餐前酒、餐后酒及鸡尾酒的流行,都是紧跟着时尚潮流走,就像女孩子流行的裙摆长度一样,起起口鸡尾酒。

如果你希望在家供应鸡尾酒,家里的吧台就得常备所需要的材料:酒、苏打水、通宁水、各式调味用品、橄榄、洋葱及果汁等。此外,你还需要各种工具、冰桶、量酒器、摇酒瓶,以及各类盛装鸡尾酒的容器。你的吧台可以不用太复杂,只要能调配一些基本酒款即可,当然也可以齐全到几乎能够调出所有酒款。

除了流行的,有些传统酒款是永远不退流行的,如马丁尼、曼哈顿、古典鸡尾酒、玛格丽特、罗伯洛伊、琴酒、通宁水以及边车酒等等。鸡尾酒会是一种只提供开胃小点心或前菜来搭配鸡尾酒的聚会,现在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流行,部分原因是人们的工作时间比以前更长,没有人有时间准备或参加。另外,鸡尾酒可以在任何晚宴中供应,你也可以在鸡尾酒时间举办一个没有鸡尾酒的派对,改提供葡萄酒、香槟、餐前酒、啤酒或汽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