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气血虚弱的十一道食疗菜单,请收好!

气血是人体发动机的汽油,而我们人的生命就是气血消耗的过程,所以我们养生的重点就是养气血,气血两虚,百病生,气血充足,百病除。人都离不开气血,是我们人体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成分。血在我们人体内不断的给予我们营养和滋润,人体任何一个部位,都少不了血液的供养,否则都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更严重的缺血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尤其女性中很多人都有气血不足的情况,不论是平时的手脚冰凉,还是月经期间异常的痛苦,其实说到底,都是气血不足或者气血不和导致的。那么气血两虚该怎么办呢?

中医范畴上的气血滋补占了很大的比重;事实上证明,饮食滋补对改善气血虚,气血两亏的症状是很好的,虽然时间长了些,但是其固本作用十分好。

本期健康山西就医服务特邀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景彦林带大家走出误区,重新认识气血及其虚弱的表现;另外传授一些补气血的秘方!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妇科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潜心中医药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研究生期间跟随我国国医大师夏桂成老先生学习,运用夏老学术思想以及现代医学、现代科学的成果,揭示了女性的周期节律、生殖节律,2006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东南大学附属医院——江阴市人民医院妇科、生殖中心临床工作两年,打下了扎实的临床基础。从2008年10月至今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妇科临床工作,在不孕不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雁北地区及忻州、内蒙及张家口周边地方很有影响力。

擅长:生殖内分泌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人流或其他宫腔手术引起月经量少,痛经、围绝经期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和免疫性不孕症,慢性盆腔炎等。出诊时间:周一、周五上午;周二、周三、周四全天关于气血的三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满面红光,就是气血好”

临床上,中年人如果总是“红光满面”,很难看出原来的肤色,就要注意查一下自己的血压。

如果血压正常,需要考虑肝火是否旺盛,通常肝火旺盛的人易有急躁失眠、口干一系列表现。

第二大误区:面色好就是气血好、气血正常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某人身体一直非常好,气色又好,但突然得暴病而亡,人们往往感到不可思议。

其实,脸色好,气色好,气血正常,绝不能代表脏腑无病,很可能这些“健康人”的某一个器官就有先天或后天的疾患,只是暂时没有显现出来而已。

第三大误区:贫血就是气血虚弱

有的病人来说中医把脉说气血虚弱贫血,大家要知道贫血和气血虚弱,一个是西医概念,一个是中医概念,不能等同。还有就是人们有的说我血压高,肯定不气血虚弱。

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等,都可能气血虚弱,但不能等同于我们中医所说的气血虚弱。有问题最好到医院咨询专业的大夫。

气血的重要性

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

妇人以血为基本,气血宣行,其神自清。

中医认为人体以气血为本,气血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物质基础,是男人女人都需要的。但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女性的气血尤为重要呢?

这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生产、月经、哺乳等,都会使女性耗费大量的气血。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造成气血亏虚,气血一旦亏虚,不仅容颜会受影响,还会“林妹妹”似的病怏怏,各种妇科疾病接踵而来。气血虚弱的表现

气血是中医指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

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

血虚: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尤其是女人,更是离不开气血的滋养,女人气血不足,不但会出现过早衰老,而且可能导致不孕不育以及更年期提前等。怎样判断自己气血是否充足?

①看皮肤:如果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如果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则是血虚的表现。

②看头发:如果头发乌黑、浓密、柔顺就说明气血充足。反之,如果头发干枯、掉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③看手温:如果手心偏热、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④看牙龈:牙龈萎缩说明气血不足。如果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这就是身体已在走下坡路的表现。

⑤看眼睛:看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眼白的颜色变得浑浊、发黄,有血丝,表明气血不足。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人老珠黄”。

⑥看睡眠: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说明气血足;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表明气血亏虚。

⑦看运动:运动时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的状态,则表明气血不足。气血虚弱的饮食建议

女人以血为本。如果不注意养血补血,就会像枯萎的花儿一样,黯然失色,失去生机和活力。

气血不足应该及时调理,拒绝做黄脸婆,就要补气血。

补益食品:红枣、龙眼肉、山药、阿胶、枸杞子、桑葚、白扁豆、牛肉、羊肉、大豆、鲫鱼、鲤鱼、黄鳝、虾、蘑菇、乌骨鸡、核桃肉、鸡肉、猪肝、红糖、赤豆等。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红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环-磷酸腺苷,能够促进肌肤细胞的代谢,防止黑色素沉着,让肌肤越来越洁白细滑,达到美白肌肤、祛斑的美容护肤功效。红枣会令面色红润,具有养颜补血的作用。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经止带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山药煎剂,有降血糖、缓解平滑肌痉挛、增强雄性激素作用。山药能增强免疫力,抗衰老作用。

龙眼肉:性甘味温,归心脾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为药食两用之滋补佳品。

阿胶:性甘味平,归肺肝肾经。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有强大的补血作用,疗效优于铁剂。

枸杞子:性甘味平,归肝肾经。有补肝肾,明目,润肺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枸杞浸膏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以本品当茶冲服,治疗肥胖症。

桑葚:性甘味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功效。气血虚弱的食疗方食谱一: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当归30克、生姜50克。

做法:羊肉用清水洗净后再用生姜爆炒。当归则以纱布包裹,再与爆炒好的羊肉一起煮汤。食谱二:鸡肝西红柿汤

材料:鸡肝、西红柿各200克,水发木耳12枚,熟猪油30克,鲜汤700克,味精1克,精盐3克,胡椒粉0.5克。

做法:先将西红柿洗净切片,鸡肝洗净切片。净锅置旺火上,加入鲜汤烧开,下鸡肝、木耳、西红柿片、胡椒粉、精盐、味精、熟猪油。鸡肝片氽熟时起锅,佐餐食用。食谱三:阿胶糯米粥

阿胶9g(打碎)与黑糯米60g共煮粥服食,可补血虚。食谱四:胡萝卜山药羊肉汤

材料:胡萝卜250克羊肉300克淮山30克生姜20克蜜枣5个。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下油起锅用姜少许爆香;胡萝卜洗净,切片;淮山、蜜枣洗净,与羊肉,生姜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佐膳。治气血不足、头晕眼花、视物昏花。

食谱五:当归红枣排骨

材料:当归30g,红枣12颗,排骨一根,枸杞子20g

做法:排骨焯水,洗净血水放入沙锅加入枸杞红枣当归,葱,姜片,大火烧开,再小火炖至排骨苏烂,盐,鸡精调味即可。以上几种食材配在一起炖煮,就能收到滋阴润燥,养颜护肤的辅助作用。

食谱六:桑椹糯米粥

材料: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

做法:先将桑椹叶洗干净弄成汁,然后去渣,用桑椹汁同糯米一起煮做成糯米干饭,冷却之后加入适量的酒曲搅拌均匀,就可成酒酿。

桑椹糯米酿适合气血不足之女性每日佐餐食用,其中可补中益气,特别是对肝肾阴亏消渴者有着很好的保健功效。食谱七:桂圆小母鸡汤

材料:净母鸡一只、桂圆肉、荔枝肉、莲子肉、枸杞子各15克、冰糖30克。

做法:将母鸡切成小块,同桂圆肉、荔枝肉、莲子肉、枸杞子一起至于锅中,然后在加适量的水一起用文火熬煮两个小时就可以了。

此方是民间最常见的补气养血方,特别是对病后,术后,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有一定的食疗功效。食谱八:阿胶红枣乌鸡

材料:乌鸡一只、阿胶9克、黄精15克、桂圆五个、红枣十颗、枸杞15克、桑葚十五个、姜

做法:1、乌鸡1只,洗净。2、放入锅内熬锅开后,用慢火熬煮3小时。

功效:滋阴、养肝、补血、美容。食谱九:大枣猪肝汤

材料:猪肝、鸭肝各一个,菠菜200克,大枣30克,黑木耳200克调料:盐2克,姜5克

做法:猪肝和鸭肝都切片;菠菜洗净后切段; 将肝、大枣和黑木耳都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煮30分钟; 加入菠菜,加盐、生姜再煮5分钟,即可。

功效:此粥有补血益肝的作用。食谱十:红枣山药汤

材料:红枣、山药、桂圆肉、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红枣提前洗干净,并且放入清水中泡软,山药去皮之后切小块备用。将山药以及红枣放入锅中加上清水烧开,直到二者软烂后加入准备好的桂圆肉以及白砂糖,煮开后就可以关火起锅了。

食谱十一:银耳雪梨炖瘦肉汤

材料:银耳、雪梨、瘦肉、蜜枣

做法:将瘦肉清洗干净后放入开水冲焯一下,取出沥干水分后切片备用,将银耳用清水泡过,然后撕小块备用,雪梨切块。将瘦肉、雪梨、银耳以及蜜枣一起放入炖锅中,加入清水后隔水炖煮一个小时足矣。

功效:这道补气补血养颜汤服用后不仅可以令皮肤更好越来越漂亮,还有降火清心以及养阴润肺的作用,也适合便秘、喉咙干燥等患者服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