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对房地产企稳回升充满信心!住建部部长最新表态,防范化解"灰犀牛"风险

日期: 来源:证券时报收集编辑:张达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点击图片可进入证券时报“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3月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




这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是住建部部长倪虹,回应了房地产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倪虹表示,对于今年房地产的企稳回升充满信心。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将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稳支柱,二是防风险,三是惠民生。

其中,在防风险方面,倪虹表示,要防范化解房地产“灰犀牛”风险,避免和金融风险、地方债风险交织,发生系统性风险。要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以“精准拆弹”的方式化解风险。“一头”是抓优质房企,另“一头”是抓出险房企,同时,要大力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

对房地产企稳回升充满信心

今年年初,倪虹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对于房地产的企稳回升很有信心。

“现在我要回答的是充满信心。”倪虹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所以充满信心,有三个方面:


第一,从市场供给和需求看,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防控的政策也作了优化和调整,可以说对房地产供需两端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供给方面,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可以顺利进场,住房项目复工率都大大提高了。从需求看,现在售楼处看房量大幅提升,成交量也有明显改善。

第二,从市场预期看,今年1-2月份全国商品房的销售,包括一手和二手房,结束了13个月的负增长。虽然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有涨有跌,但总的看价格是平稳的。同时,保交楼的工作在扎实推进,有力保障了购房人合法权益,房企的合理性融资也得到了改善。应该讲,市场主体信心正在恢复。

第三,从政策落实情况看,购买首套住房的大力支持政策、购买二套住房的合理支持政策已经出台,正在落实见效。不让投机炒房重新入市、原则上不支持三套以上购房的要求,各地也在认真落实。

倪虹同时强调,我们期望的企稳回升应该是,第一,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企稳回升;第二,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企稳回升;第三,防止市场大起大落的企稳回升;第四是,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企稳回升。

防范化解房地产“灰犀牛”风险

倪虹表示,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将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稳支柱,二是防风险,三是惠民生。

在稳支柱方面,倪虹指出,一般认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的时候,这个行业就是支柱产业,2022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1%。房地产的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的40%,房地产的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居民财富60%在住房上,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稳住房地产,一方面,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振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平稳健康发展。另一个方面,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长租房建设,重点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让他们能放开手脚为了幸福生活去奋斗。

在防风险方面,倪虹指出,要防范化解房地产“灰犀牛”风险,避免和金融风险、地方债风险交织,发生系统性风险。

对于怎么做,倪虹表示,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以“精准拆弹”的方式化解风险。“一头”是抓优质房企,一视同仁支持优质国有房企和优质民营房企,改善他们的资产负债状况,满足他们合理的融资需求;另“一头”是抓出险的房企,一方面帮助他们能够自救,另一方面严格依法依规处置,绝不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蒙混过关,要让他们付出应有代价。同时,要大力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营造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市场氛围,让人民群众放心购房、放心租房。

今年再开工建设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

谈到城市更新,倪虹指出,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于城市更新怎么做?倪虹表示,关键是要找准问题和有效地解决问题,要对城市实施体检,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从房子开始到小区、到社区、到城市,去寻找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去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

问题找到了之后,重点在4个方面做工作,倪虹表示:


第一,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完整社区。概括为“3个革命”:第一个是“楼道革命”,消除安全隐患,有条件加装电梯;第二个是“环境革命”,完善配套设施,加装充电桩等和适老化的改造;第三个是“管理革命”,党建引领、物业服务。

“近五年,全国改造16.7万个老旧小区,惠及2900多万户、8000多万居民。2023年,我们希望再开工建设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力争能够让2000万居民获益。”倪虹说。

第二,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城市更新,对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桥梁、管廊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城市的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三,要做好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第四,要推进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更新不仅要改造老的、旧的,补短板,还要有创新思维,用科技赋能城市更新。”倪虹说,特别是现在我们要抢抓机遇,把5G、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想办法进家庭、进楼宇、进社区,我们共同建设数字家庭、智慧城市,让我们的城市更聪明,让科技更多地造福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

责编:朱雨蒙

校对:赵燕


预告

为企业赋能,为产业助力,为创新鼓掌!证券时报隆重推出“时报会客厅·对话中国科创力量”视频访谈栏目,深度对话奋斗在科创一线的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

第二期对话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3月8日15:30,敬请关注!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时报会客厅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何超琼,大湾区人!2万亿赛道狂欢,中海油盘中涨停;“中字头”再大涨,啥信号?秦刚最新发声!重磅!机构改革方案公布:组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丨“三桶油”逆势拉升!8000亿巨头创新高!卤味龙头却大幅跳水,什么情况?重磅!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总经理沙雁议案建议聚焦更好发展REITs、打击证券违法活动

相关阅读

  • 江苏:每一位“她”,都闪闪发光

  • 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也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司法行政人群众困难无小事,特殊人群更需忧。——江苏省常州市横林司法所所长 刘丹刘丹初识帮教对象孙某时,孙某
  • AMR材料“她视角”文章集锦(一)

  • 柔肩担重任,巾帼展芳华。在第113个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材料研究述评》)精选44篇“她”材料的文章,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英
  • 春江水暖,消费复苏能否一路“狂飚”?

  • 机场车站人流涌动、旅游景区摩肩接踵、电影院线火爆满座、商圈公园熙熙攘攘……作为疫情三年以来首个不再倡导“就地过年”的春节,今年旅游、餐饮、文化娱乐、零售等各类消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