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玉门:绿野风华 振兴如歌

日期: 来源:玉门发布收集编辑:玉门发布

一块块零散土地变成肥沃良田,一个个村庄焕然一新,一批批特色农业产业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甘肃省玉门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通过保障粮食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等一系列既利当前、又顾长远的举措,勾勒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美好图景。

 谱写高标准农田“玉门标准”

2023年11月2日,甘肃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玉门举行,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出席并讲话。参会代表实地观摩了玉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大家在交流碰撞中互学互鉴,汇聚起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谱写农业现代化玉门实践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2023年以来,玉门市按照集中连片、提标扩面、水肥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创新推广“企业流转、村级托管、农户联种”三种模式,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打造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百亩块”“千亩方”“万亩片”玉门样板,高规格承办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

在玉门镇东渠村,放眼望去,广袤的田野阡陌纵横,高标准农田整齐划一。作为早期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行政村,东渠村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为粮食高产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酒泉市农业农村局测算,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土壤pH值降低0.2,有机质含量提升0.2个百分点,农作物增产10%左右,亩均收入较整治前提升30%,耕地质量明显提升;粮食耕作机械化率达到100%,人工成本降低80%以上,机械费用减少18.4%,耕种管收时效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实现稳步提升。  

同时,高标准农田集中流转种植后,农户可获得每亩600至8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户均至少解放富余劳动力1人,劳动力可在全市三个园区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转地不失业、转岗再增收。

至目前,玉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27.5万亩,占市属耕地面积的43%,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和美乡村美如画

在玉门市下西号镇石河子村集中居住区,排列整齐的房屋已建设完成,布局错落有致,宽敞时尚的客厅、干净舒适的卧室、整齐明亮的厨房,种类多样的各种家具,新房里的布置摆设让人无比感慨。

“心里特别高兴,赶上了政府的好政策,住在新房子心里特别舒坦,也亮堂了,觉得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下西号镇石河子村村民倪志兵激动地说。

“新建的农房全部架设太阳能光伏,40公里的村组道路硬化优先在集中居住区配套,户均2万元的太阳能热水供暖设备免费在集中居住区安装。”下西号镇副镇长李涛说。

至目前,玉门市建成集中居住点14个,推进风貌改造点11个,共改造农房5249套,农民居住环境显著提升。

2023年以来,玉门市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按照“收缩边缘、繁荣集镇”的工作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7.3亿元,全面实施农房改造、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工程,着力打造“规划引领村庄美、绿色生态田园美、洁净宜居庭院美、富裕富足生活美、乡风文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近年来,玉门市以花海镇万亩蜜瓜种植基地为核心,带动全市新建日光温室1433亩、钢架拱棚5597亩,全市蜜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突出韭菜之乡产地优势,以赤金镇、柳河镇为重点,新增韭菜种植面积1000亩,全市韭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突出有机绿色发展潜力,以玉门镇、黄闸湾镇为重点,全力打造万亩番茄产业园,建设万亩高原夏菜生产基地2个。在稳定现有枸杞面积的基础上,在下西号镇、柳河镇发展富硒零农残枸杞1万亩,提升枸杞品质。

“我们做足‘农头工尾、畜头肉尾’文章,建成蜜瓜智能化分拣包装、枸杞饮料、枸杞雪糕加工生产线,新建牛羊屠宰加工及冷链体系建设项目,推动优势产业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玉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永幸介绍说。

玉门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创建昌马镇万亩高产优质小麦示范区,粮食播种面积达16.26万亩。加大设施种植、畜禽调引、设施养殖业扶持,蜜瓜种植10万亩、蔬菜种植11万亩、制种种植10万亩,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23万头、5万头、150万只。

全力打造“玉门珍好”区域公共品牌,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6个,创建“甘味”农产品品牌8个,“玉门枸杞”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甘肃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花海辣椒”“玉珑蜜瓜”“昌马百草羊”“祁连清泉人参果”4个产品分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西部)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博览会金奖。举办玉门市第四届特色农产品订货交易会,签订农业订单2.79亿元,玉门特色农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谢欢)


相关阅读

  • 玉门:头茬韭黄抢“鲜”上市

  • 走进玉门市赤金镇营田村,一垄垄金灿灿的韭黄整齐地排在温室里,喜迎丰收。村民们熟练地揭毡、铲土、挥镰、捆绑、装箱,一片繁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微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韭
  • 超额完成 2023年山西改造高标准农田261.46万亩

  • 1月15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3年我省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261.46万亩,其中新建完成175.86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75.86%;改造提升完成85.6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00.7%。完成
  • 今年6000亩建设项目完成入库

  • 1月13日,记者从徐州经开区农业农村局获悉,随着2023年6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于上月按期完成,徐州经开区高标准农田已达6.35万亩。徐州经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
  • 玉门市:育苗大棚“育”出增收新路子

  • 和美乡村处处景,产业兴旺百姓富。产业发展是引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育苗是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近日,在玉门市黄闸湾镇泽湖村,12座育苗大棚拔地而起,在阳光
  • 玉门市:做好“三篇文章”抓实村干部队伍建设

  • 今年以来,玉门市坚持将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扎实做好“选优配强”“凝心聚力”“严管厚爱”三篇文章,全力打造“能抓重点、能破难题、能见实效”的村
  • 玉门市:天寒送温暖 培训沁人心

  • 眼下,进入冬季农闲时节,农民们本应“猫”在家里,然而,玉门市独山子乡的农民却并没有消闲。1月8日,玉门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派出技能人才来我乡开展乡村工匠暨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
  • 玉门:文化礼堂聚乡贤,茶话会里谋发展

  •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希望。近日,一场特殊的新春茶话会在玉门镇南门村的文化大礼堂召开,村组干部、老党员、退役军人、妇女代表、群众代表等100余人欢聚一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
  • 歌曲《羌笛》赏析

  • 文/洪莉平听《羌笛》酿起千言万语,吹过山河九万里,点燃呼吸间最炙热的回应。站在人类文明的高远视角,感受流淌在血脉里的前世今生,才是《羌笛》的正确打开方式。一千多年前,王之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玉门:绿野风华 振兴如歌

  • 一块块零散土地变成肥沃良田,一个个村庄焕然一新,一批批特色农业产业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甘肃省玉门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通过保障粮食安全
  • “高效办成一件事”这份文件将带来哪些便利?

  •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16日对外公布。这一文件有哪些看点?哪些事项的办理将更便利、更高效?  意见提出,把“
  • 周口示范区:入户大走访 情暖千万家

  • 示范区“创文”办志愿者到文苑社区群众家中走访,听取群众对“创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姬慧洋 文/图连日来,河南省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各单位纷纷开展
  • 新增贷款超22万亿元!从“钱景”看前景

  • 做生意要本钱,奔好日子要挣钱。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超22万亿元。这背后是更多的发展机会,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劲活力。金融活,经济活。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