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银行业"3·15"在行动!个人信息泄露、电信诈骗猖獗,消费者保护任重道远

日期: 来源:券商中国收集编辑:券商中国

在《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后的当月,第41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如期到来。

3月15日当日,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线上线下多个渠道发现,来自交通银行、浙商银行、汇丰村镇银行、花旗银行、江苏银行、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等机构在内的消保宣传内容传播广泛。

记者观察到,今年的“3·15”期间,包括外资、中资在内的众多银行机构利用线上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了图文、短视频、文字等涉有金融知识普及与消费者教育的多样内容。反诈情景短剧、图文并茂的案例宣传、互动游戏以及社交平台宣教内容频推等正火热进行。

消费者权益不容忽略

各方合力之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力度在不断加强。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通过走访发现,部分社区选择与警方配合,定期开展反诈教育。反诈宣教内容也在不少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科技公司展板上频现。

立法层面的保障持续完善。我国当前已经形成了以《民法典》为基础,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核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在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为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将央行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证监会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实践层面,银行及金融科技集团持续加强风控技术手段更新与应用;与此同时,央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也在频繁发布有关消费者保护及反诈宣传的内容,并积极指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理财防骗意识,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

金融机构对于消保工作的宣传也花样频出,近段时间以来,反诈情景短剧、图文并茂的案例宣传、互动游戏以及社交平台宣教内容频推等都在火热进行。

例如,交通银行3月份集中开展“3·15”教育宣传活动,整合总分行及旗下交银理财、交银人寿等子公司资源与渠道,联动开展教育宣传。目前,交行已在安徽、江苏、广东、河南、山西、陕西等15 个地区建成22家由人民银行授牌的省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

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天津分行则分别制作老年人风险提示短片《“老伴”来了》与《提前还贷应理性 “转贷降息”不可取》微电影,提示消费者理性对待提前还款,提高警惕,莫要上当受骗。

在当前消费者保护意识与日俱增的大环境下,中消协近来发布的2023年调查数据也显示,在消费维权上,超九成消费者能够识别消费问题,维权意愿持续增强,选择“默默忍受”的消费者比例较往年继续降低。从有过维权经历的受访者反馈来看,近八成对维权结果表示满意。

个人信息泄露烦扰多

聚焦金融业一隅,数字化转型时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围绕大数据展开,发力用户画像、精准营销等层面的操作。

可当高水平数据发展越来越被企及时,千方百计获取原始信息数据的金融机构也会被指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嫌疑,有关合规性风险也在上升。

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但仍存在短板问题,其中,“个人信息泄露烦扰多”排在各类问题首位。

从近年央行开具的行政处罚罚单涉事案由来看,有关“个人金融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早已上百例,处罚对象包括银行、券商、支付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等。

在监管层面和行业内,有关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的议题被积极关注,但在普通民众层面,个人对于自身人脸等生物识别信息的保护意识仍需加强。

有消费者曾向记者表示,为了生活支付更加方便,对于人脸识别、刷脸支付等方面的隐私保护也选择“躺平”,他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早已无所遁形,所谓保护也只是徒劳。

不过,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普通消费者在信息泄露后的维权多有坎坷,因而从采集环节做好个人信息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与反诈周旋久矣

当前让金融机构感到压力倍增的,还有不法团伙对消费者日益施加的电信诈骗。有金融科技公司技术安全人士也向记者直言,即便是风控技术最为完备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反诈领域面临的挑战仍然很大。

公开信息显示,公安机关发现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已超过50种,其中网络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是5种主要的诈骗类型。

“诈骗方式无论怎么更新,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骗财,最后一环难免就要波及到金融机构身上。”华东地区大行资深从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许多诈骗分子对银行的放款模式与操作流程非常熟悉,通过诱导用户自行操作便能得逞。

如何辨别用户的正常操作与受骗后的被动操作,正成为让金融机构头痛的一道风控难题。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黑产通过给用户一些诱导性信息,一步步引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或进行贷款和转账操作,“由于这些都是用户自行操作的,支付或贷款平台很难将其与正常行为进行区分,成为风控的一大难点”。

“特别是在几个一线城市中,受骗者不仅限于中老年防骗意识较为薄弱的群体,金融白领、律师、大学生等都有不少典型案例。”有接近经侦办案人士向记者透露,新形式的网络诈骗案近年来呈现明显增长。

蚂蚁集团大安全技术部总裁李俊奎向记者坦言,面对愈加全球化、智能化的黑产团伙,生态合作联防是风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可信环境下让风险信息共享,如何实现全链路的智能风险防控,增强行业协同效应,将是金融机构未来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

责编:王璐璐

校对:姚远


相关阅读

  • 新疆举办“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大会

  •   天山网讯(记者 任华报道)3月15日是第41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在乌鲁木齐市MM购物中心举办了自治区暨乌鲁
  • 2022年,湖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6亿元

  • 三湘都市报3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实习生 丁欣 盛涛)时值第四十一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的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3月15日下午,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举行“202
  • 广西:高质量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

  • 人民网南宁3月15日电 (记者彭远贺)3月13日至14日,广西金融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对2023年广西金融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据悉,2023年广西将高质量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争取
  • 开展“3·15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周”活动

  • 为进一步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及教育服务工作,提高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近期,光大银行(浙江)开展为期一周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活动。3月15日上
  • 3·15来了,收下这份体育消费避坑指南

  •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个设立于1983年的日子因为与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深受老百姓关注1988年3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服务咨询活动(新华社发)今年距离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 图为3·15金融知识宣讲活动走进吕梁市卫生学校,吕梁山护工培训班图为农行工作人员向护工姐妹们宣讲金融防风险知识为全面深入宣传普及金融消保知识,提升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 古浪县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古浪县在县城文化广场、古浪加油站等地开展3·15宣传活动,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共建共治共享。当天,在各活动地点设置了消费者咨询台,并悬挂了醒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霎那芳华,再赴南林樱花约

  • 樱花掩映亭台边。3月15日,南京林业大学樱花大道一片欢声笑语。全长215米的干道两侧,近百株樱花一字排开,满树绚烂,云蒸霞蔚,落英缤纷,清香怡人。细长的花枝,点点粉白,浓淡合宜,勾勒
  • 新疆举办“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大会

  •   天山网讯(记者 任华报道)3月15日是第41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在乌鲁木齐市MM购物中心举办了自治区暨乌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