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市公司华熙生物闹出了一个大丑闻。
根据媒体报道,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被前员工举报,称其强制低价回收员工手中股票。
前员工表示,自己曾是华熙生物的小股东,像他们这样的员工小股东约80人。2018年,这些员工当时以市场公允价买了1亿元华熙生物股票。次年华熙生物成功上市科创板后,由于股价爆炒,80名员工持股的市值,从原来的1亿元迅速增值几倍。此时,赵燕要求这些员工以每股90元的价格卖给她,而当时的股价在140元左右。
为了逼员工就范,赵燕在开会时公开表示,股票卖了就能留在公司上班,不卖的等解禁期一到就必须走人。而且在股票解禁到期前,这部分员工仅作待岗处理,只发放1540元基本生活费。
前员工透露,为了保住工作,大多数员工不得不同意了这个“不平等交易”,纷纷将股票低价转让给赵燕。
华熙生物是主打美容产品玻尿酸的企业,该公司被称为“民族品牌”的代表,在公司宣传中常见“民族品格和情怀”等溢美之词。身为董事长的赵燕,也常常宣扬“民族自信”,吹嘘华熙科技的“硬实力”。
正是靠着“民族品牌”光环,以及玻尿酸锁水护肤的概念,华熙生物这些年来快速崛起,不仅横扫美容产品市场,还发展出饮用水、软糖、压片糖果等玻尿酸产品,赢得了一大波铁杆消费者。
然而,前员工的举报,使得这家“民族品牌”的光环瞬间破灭。倘若举报属实的话,未免太黑了,往小了说,就是强迫交易,往大了说,就是以员工饭碗为要挟,变相敲诈勒索。这比什么拖欠工资,强制加班等违法行为更加恶劣。
说实话,这些年,一些“民族品牌”割消费者的韭菜,类似的现象已见惯不怪,然而,兔子偷吃窝边草,董事长连员工羊毛都薅,简直闻所未闻,这是得多贪婪的脑袋,才能想出的馊主意啊!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被举报后,关于这家企业的内幕,也被扒了出来。
据悉,赵燕原来从事房地产行业,包括华夏银行总部、中环世贸中心、五棵松等项目就出自她的公司华熙集团之手。和赵燕合作23年的合伙人崔广平,曾指控其侵吞其利益,身为小股东崔广平一直拿不到应得的分红。
赵燕早期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许新升,也指控其在合作中玩花招,翻脸不认账,导致许新升损失高达数千万。
赵燕主导下的华熙生物,大力发展可食用的玻尿酸产品,也被指是一场骗局。
玻尿酸(透明质酸)作为护肤品,可以锁住水分,发挥对皮肤的保湿作用,所以玻尿酸面膜、注射玻尿酸医美等产品,确实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但是,打着玻尿酸的旗号的高价饮品和糖果,这些商品并没有企业宣称的补水、美白等功能。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口服的玻尿酸进入胃肠道后,全部都会被消化分解掉,根本无法直接对皮肤产生影响。而且,人体自己就可以合成玻尿酸(透明质酸),合成的基础原料,都来自饮食及代谢产物,并不需要额外补充透明质酸。
明明是收消费者智商税的玩意,却被包装成什么“生物科技”,华熙生物的营销功夫真是厉害了。这种为了牟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将某些“民族品牌”的真实嘴脸暴露得一览无余。
让人不解的是,赵燕及华熙生物虽然遭到种种严厉指控,至今却毫发无损,继续闷声发大财,甚至获得相关部门的加持。
昨天,山东证监局的工作人员回应赵燕遭举报时表示,“投资者之前的举报,山东(证监)局已经办理并答复(举报者)了,近期的举报正在办理当中。”据了解,上述两次举报均为同一(批)举报人。
董事长强收员工股票,这事应该不难查吧,怎么连番举报之后,相关的调查却慢吞吞?这种恶劣的违法线索,难道不该露头就打吗?
华熙生物生产的玻尿酸饮品和糖果,不仅顺利拿到了审批,公开报道还显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牵头发布《透明质酸钠饮品》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华熙生物是该标准唯一负责人。
这种骗人的玩意得到国家标准背书,华熙生物居然能主导标准制定,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某些劣迹斑斑的“民族品牌”,为何能岿然不倒,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
鱼眼观察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