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位列第二梯队!招行报告解密2019中国高净值人群

近日,招商银行联合贝恩咨询公司发布了《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对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概况、群体细分、投资行为及心态等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和解读。

从报道上看,几个数据值得关注: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成为高净值人群的衡量标准;从财富人群的聚集度上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位居第一梯度,四川和天津、湖北、辽宁等位居第二梯队。

从高净值人群的理财上看,不动产的投资有所下滑,特别是海外资产的配置降温明显;流动性更强、变现速度更快的股票、基金等位居前列。

高净值人群数量:197万

2018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190万亿人民币,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97万人,到2019年年底,预计要突破200万人大关。

高净值人群规模增速放缓

人群规模看,201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197万,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约40万,年均复合增长率由2014-2016年的23%降至2016-2018年的12%。财富规模看,201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共持有61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年均复合增速为12%。

报告预计2019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将达到约200万亿元,同比增长6%;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220万人左右,同比增长11%。

北上广及东部共6省市跻身10万+

四川位列二梯队

2018年,高净值人群超过5万人的省市有11个,包括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四川,湖北,福建,天津和辽宁。其中,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6省市超过10万人。另外的23个省市高净值人群数量皆超过2万人,区域间财富分布更加均衡。

高净值人群延续往年集中度下降的趋势,区域差异进一步缩小。前5省市的高净值人群人数及可投资资产增速放缓明显,低于其他省市及全国平均增速。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和浙江5个省市的高净值人群人数占全国总数比例约为43%,可投资资产占全国高净值人群财富比重约为59%,低于2016年的62%。

企业高管等新富人群崛起

股权激励催生资本新贵

受访人群中约30%的企业高级管理层提到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增值为其主要的财富来源,其中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高级管理层提及率更高,达40%。

公募基金、股票、储蓄及现金配比提高

信托及理财配置下降

从资产配置组合上看,高净值人群对单一资产依赖度下降,高净值人群依据市场情况和监管影响做出分散和调整。

储蓄以及现金占比增长较快:占比从2017年18%上升至24%,方便捕捉市场下一轮投资热点。

股票与权益类基金出现增长:高净值人群出于对收益的要求与风险平衡的投资目的,资产配置出现增长。同时,股票和基金市场受到市场基本面回暖预期影响,占比出现上升。

银行理财、信托产品下降:在资管新规“去杠杆”、“去嵌套”、“破刚兑”等政策导向下,2018年银行理财产品及非标信托类产品供给紧缩,投资者部分资金分流,配置占比分别由2017年的26%、13%降至12%、9%。

境内保险配置保持平稳:快速返还型和附加万能型保险供给下降,人寿类保险作为首要的传承手段在近两年受到追捧,境内保险配置占比上保持平稳。

其他境内投资(主要包括私募股权基金等另类资产)配置近两年下降显著:由于市场环境复杂程度增加,以及存在部分机构和产品鱼龙混杂的情况,高净值人群更加关注专业机构筛选优质产品的能力。

海外买房置业降温

风险分散和对冲是现阶段高净值人群考虑境外投资的最主要原动力。

高净值人群偏好流动性较强、较为稳健的资产类别以应对全球经济下行与波动性的压力,境外储蓄及现金、债券配置占比较2017年明显提升。

受多国房地产投资政策监管趋严的影响,高净值人群投资境外房地产热度开始下降。

(来源:买房成功说,转载已获授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