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招商引资模式行业投资方向分析

好消息:关注公众号“中研网”,发送“联系方式,邮箱,姓名”,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过去5年,我国围绕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管理体制实现重大变革,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增长,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从我国对外投资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逐步逼近甚至超过外商投资规模。我国必须加快“走出去”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打造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外投资规模超过吸收外资规模只是时间问题,由于两者统计口径不一致,单纯的数字比较没有太大意义。国内过剩的产能可以与全球巨大的需求相契合,欧洲、中东、非洲、亚洲、拉美等地区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和潜力巨大,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发展机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下降,在制造业中,高端制造业,如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吸收外资规模保持较好规模;而医疗、养老、物流运输和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扩大开放。

2017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652家,同比增长27.8%;实际使用外资8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实现平稳增长。12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37家,同比增长36.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2017年高技术产业实际吸收外资同比增长61.7%,占比达28.6%,较2016年底提高了9.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65.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7.9%、71.1%和28%。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846.5亿元,同比增长93.2%。其中,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同比分别增长162%、41%和133.3%。

当前,世界经济和跨国投资虽有回暖迹象,但增长依然缓慢,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2018年吸收外资面临较大外部压力。我们将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拓展开放的范围和层次,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最大限度赋予自贸试验区改革自主权,全力推进各项工作。2018年中国吸收外资规模保持总体稳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2015-2017年吸收外资规模情况

截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3万余家。目前,外资企业创造了我国近1/2的对外贸易、1/4的工业产值、1/7的城镇就业和1/5的税收收入。

2015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折1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非金融领域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36404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6423亿美元。

2016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132.2亿元人民币(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同比增长4.1%;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900家,同比增长5%。

2016年新设立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840家,增资1亿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450家,所投资行业覆盖众多新兴产业、高科技行业及高端服务业,表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仍充满信心。

2017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652家,同比增长27.8%;实际使用外资8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实现平稳增长。12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37家,同比增长36.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


图表:2015-2017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以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2015-2017年吸收外资行业分布

2015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70.5亿元人民币(折7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1%。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452.3亿元人民币(折395.4亿美元),与2016年基本持平,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1.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继续增长,实际使用外资583.5亿人民币(折94.1亿美元),同比增长9.5%,占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23.8%,而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平板玻璃等国内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基本上未批准新设外资企业,有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进程。外资并购交易日趋活跃。2015年,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66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37.1%。并购在实际使用外资中所占比重由2014年6.3%上升到2015年的14.1%。

2016年外商投资延续向高端产业聚集的态势,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1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

2017年高技术产业实际吸收外资同比增长61.7%,占比达28.6%,较2016年底提高了9.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65.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7.9%、71.1%和28%。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846.5亿元,同比增长93.2%。其中,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同比分别增长162%、41%和133.3%。

三、2015-2017年吸收外资来源分布

2015年,香港、新加坡、台湾仍是我国吸收外资的前三大来源地,而美、日、英等部分发达国家对华投资在下降。

在世界范围内,美、英、德、法,是对外投资大国,4国多年来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出量四成左右,但这4国却是对华投资的小国。

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达84.6亿美元,已超过美、英、德、法对华投资之和。

2016年主要投资来源地分布多元化,美国、欧盟28国、澳门特区、韩国保持较高增速,日本对华投资止跌回稳。

2017年主要投资来源地中,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等经济体投资保持增长。1-10月,投资前15位来源地中,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增长8%、45.9%和13.1%。

四、2015-2017年吸收外资区域分布

2015年吸引外资区域分布。其中,首先,自由贸易试验区引资聚集效应凸显。2015年1-11月,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共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40家,合同外资4458.1亿元人民币,其中通过备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088家,合同外资3326.6亿元人民币,占比分别为84.2%、74.6%。扩展区域后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吸收外商投资占全市一半。融资租赁、科技研发、创业投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高端产业向自贸试验区集聚的态势明显。

其次,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效果初现。北京市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放宽科技服务等六大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方面,提高投资便利化程度,明确了141项具体任务。2015年,北京市扩大开放的六大重点领域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68家,实际使用外资95.5亿美元,分别增长10.2%和62.5%,分别占全市吸收外资总量的77.1%和73.5%;其中,金融、科技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5.7倍和14%,分别占全市56.4%和7.6%。

最后,广东省借力自贸试验区和CEPA(《在广东省对港澳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吸收外资大幅回升。2015年3月以来,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对港澳先行开放领域投资设立公司,合同章程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加上广东自贸试验区运营,投资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2015年广东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增长15.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42.7%,超过217亿美元,其中吸收港资增长48.3%,吸收澳门投资增长222.2%。

第四,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投资增资踊跃。全球500强跨国公司继续在华投资新设企业或追加投资,所投资行业遍及汽车及零部件、石化、能源、基础设施、生物、医药、通信、金融、软件服务等,充分体现了跨国公司依然看好中国市场和来华投资前景。德国奥迪、大众、戴姆勒、汉莎航空,意大利菲亚特,瑞典沃尔沃,韩国现代、起亚汽车、三星电子,日本电气硝子、普利司通、伊藤忠商事,美国英特尔、克莱斯勒、空气产品、礼来等跨国公司都在上述领域投资或增资,单项金额均超过1亿美元。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等高端功能性机构继续聚集。截至目前,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超过2400家。

第五,外商投资企业对经济社会促进作用显着。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我国近1/2的对外贸易、1/4的工业产值、1/7的城镇就业和1/5的税收收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6年改革制度红利持续显现,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达8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3%;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小幅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东部地区保持稳定增长

2017年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61.3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领跑全国;西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43.2%,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11个自贸试验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841家,其中以备案方式新设企业占99.2%;实际使用外资1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高于全国增幅10个百分点,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进一步显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