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互联网保险新价值:搭建模式的同时也做了一把公益

在总体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水滴这家公司在3个月的时间内,接连宣布完成两轮共计15亿元人民币融资的消息,可谓是在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进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互联网保险创新模式的价值探讨,也再度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互联网保险的公益和普惠价值受关注

自2013年起,互联网保险公司陆续涌现,通过技术创新,互联网保险实现了线上承保、理赔、保单变更等环节,优化了保险业务流程,提高了保险行业的整体效率,拓展了保险产品的购买渠道。

不止于此,互联网保险公司更加重视用户体验。聚焦用户在不同消费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反向定制更多创新产品:如手机碎屏险,退货运费险,航旅取消险等,突破了技术和服务的局限,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保险深入到了保障缺失的下沉市场,在这片流量蓝海里,其普惠价值和社会公益价值得到了极大彰显,也更加反衬出互联网保险模式的创新价值。

以水滴公司为例,将自身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的蓝海市场,形成以水滴筹、水滴公益、水滴互助三大平台为切入口,获取了2.5亿的付费用户;同时借助公益的力量帮助了多个困难家庭病有所医,实现了保险的普惠价值。而其近期完成超1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也无疑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创新模式的认可,以及对互联网保险赛道前景的期许。

以互助、众筹等模式下沉到保障缺失的三四线城市,水滴的做法承载了实验的性质,但其成功将保障服务大众化,普惠更多消费者,也证明了创新模式的价值及践行公益的力量。

互联网保险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技术的进步、社会和人口趋势的不断演变、商业环境的变化,以及新型医疗和健康问题的出现。比如,个人和企业在使用高科技产品或机器时意味着要承担较高的新风险,比如随着数字应用的增加,个人要承担的数字身份风险;还有短期合同工和自由职业者的增加,其灵活和定制的保险缺失;以及就医成本增高带来的支付压力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增加等等。

对这类新问题,传统保险公司在技术和产品层面尚未能满足个人和企业需求。这就为创新保险公司/平台创造了充分的施展空间。

科技+场景,创新保险迎来黎明时刻

同样聚焦下沉市场,通过创新将保险的普惠价值和边际公益价值发挥出来的,还有量子保这样的场景保险定制平台。和水滴不同的是,量子保从垂直场景切入,将科技和场景相结合,为传统保险公司覆盖不到的中小企业提供保险定制解决方案。目前量子保已深入驾培、都市新蓝领、医美、航旅、O2O等多个领域,全面链接企业和个人工作生活的多种场景。

典型的如家政行业,家政从业者大多来自小城镇的外来务工人员,支撑着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一旦在工作中发生人身意外或交通意外,天价的医疗费用几乎令他们无力承担。因伤病产生的误工费用、及相关经济损失,往往会对一个家庭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量子保洞察到这类边缘群体的保障缺失情况,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及场景深耕能力,联合大型保险公司为家政服务平台定制开发了“家政保”,家政保涵盖了家政阿姨们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比如家政人员的人身意外、第三者责任险、家财险等多种保障;同时量子保为家政平台提供技术搭建、品牌建设等系列服务,覆盖多业务场景,实现生态闭环,让更多蓝领群体感受到了保险的温度。

在量子保创始人、CEO汤鹏看来,我国目前正处在向服务型社会转变过程中,随着新兴消费场景的不断涌现,包括家政人员、餐饮配送人员、O2O从业者等在内的都市新蓝领群体愈加壮大。根据艾瑞数据预计,2019年都市新蓝领将达到2亿规模。不同于传统蓝领阶层,都市新蓝领的工作场景更加复杂,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多样化。而量子保要做的,就是将场景保险下沉到每个新兴消费场景中,为那些传统保险公司覆盖不到的群体,提供更加简单而专业的全面保障。

成立两年来,量子保已与首汽约车、今麦郎、富士康等在内的700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保费月度增长率达160%,保障覆盖超800万C端个人用户。并通过高效的技术迭代和产品服务创新,不断覆盖更多场景领域,帮助更多家庭和群体抵御风险,让企业和个人享受到简单可信赖的保险保障。

业界认为,互联网保险即将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要想占领市场,必须与场景结合。而保险的整个业务链条复杂冗长,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像水滴、量子保这样的细分优质企业。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也需要场景化数据和产品弥补自身不足。新旧模式的创新融合将共同推动我国保险行业的变革发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