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为0、员工只有2人,这朵奇葩将被暂停上市



6月27日晚间,*ST毅达终于披露了拖延近两个月的2018年年报和2019年一季报,并表示由于连续两年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可能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

而在面临暂停上市威胁的背后,*ST毅达仍然在接受证监会调查,公司还面临退市的风险。

一、全年营收为0,巨亏4.98亿

根据2018年年报和2019年一季报,在2018年和2019年前三个月,*ST毅达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元、0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 98亿元、-775.83万元

而*ST毅达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305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9亿元。




对于2018年以来的0营收,*ST毅达解释称,公司在2018年丧失了对子公司厦门中毅达、新疆中毅达、深圳中毅达、贵州中毅达及鹰潭中毅达的控制权,导致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重大变化,而且母公司没有实际经营业务,所以,2018年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都是0。




值得注意的是,*ST毅达目前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截至2018年底,*ST毅达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6.27亿元

同时,*ST毅达的资产也面临被限制的情况。截至2018年末,*ST毅达货币资金的账面价值为852.7万元,其中,有8.8万元因为账户冻结受限,还有843万元的B股股票美元账户资金受限。

另外,在*ST毅达的固定资产中,4辆车的账面余额为373万元,目前车辆下落不明,已经全额计提减值。

其实,*ST毅达的年报已经连续两年“难产”,并且都面临重大问题。具体来看,*ST毅达2017年的年报是在2018年8月30日披露的,2018年的年报则是在2019年6月27日披露的,都超出了法定期限。

从年报反映的问题来看,*ST毅达的年报连续2年都被会计师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涉及的事项主要包括: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无法了解子公司的控制状态和经营状况,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无法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等。而这些问题,都是*ST毅达2017年管理层的系列违规行为导致的,至今仍然没有彻底根治。

对于未能按期披露定期报告的行为,监管机构根据规定给予了*ST毅达严厉的纪律处分。2019年6月20日,*ST毅达发布公告称,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就公司未能及时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和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40万元的罚款,对有关责任人也予以罚款。截至6月20日,*ST毅达尚未缴纳罚款。

二、高管集体失联,仅两名员工在职

在*ST毅达的2018年年报中,除了营业收入为0让人哭笑不得外,员工数量为2人也让市场一片震惊。

*ST毅达表示,由于报告期内员工陆续离职,2018年末母公司的履职人员为0人。

另外,2019年3月14日、3月15日,*ST毅达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和第七次会议聘任了新的总经理、财务总监,截至6月27日,母公司的员工人数为2人。由于*ST毅达对全部子公司失去控制权,不掌握员工情况,所以2018年末子公司的员工人数为0。




需要注意的是,*ST毅达的危机早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发酵了。2017年11月,*ST毅达总部和子公司陆续出现资金链断裂、无力支付员工工资、员工辞职潮爆发等情况,各家子公司先后失控,相关主营业务也逐步处于停滞状态。

2018年4月,*ST毅达被乌鲁木齐中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由于没有解决“失信”问题,*ST毅达的银行账户一直被法院司法冻结,既不能恢复融资功能,也无法获取新的贷款。

*ST毅达表示,资金链断裂,公司无力支付员工工资和日常刚性支出,员工陆续离职,到2018年底时,公司总部已经没有员工在履职。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0人。

然而,对*ST毅达打击更大的是,公司高管集体失联。2019年1月份,*ST毅达突然发布公告表示,黄皓辉、任一、郑明、程小兰4名独立董事接到了上交所监管部门的电话,被告知上交所已经无法与*ST毅达取得联系,但是,这4人也都未能联系到*ST毅达的管理层。




其实,公司高管集体失联对*ST毅达来说并不算意外。2018年以来,*ST毅达的高管频繁更换,上演了让人眼花缭乱地董事长、总经理、董秘、监事、董事、独董等人员的“辞职潮”,一年内有15份关于董高监辞职的公告。其中,董事长就换了4任。

2018年2月6日,*ST毅达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沈新民请求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职务。

2018年7月1日,党悦栋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及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7月4日,常务副总经理耿昱辞职;8月15日,董事会秘书贾瑞辞职;8月27日,董事王毅申请辞职。

2018年10月24日,才上任3个多月的公司总经理周志军申请辞去所担任的总经理职务。

公告显示,这些高管的辞职原因都是“个人原因”,而且辞职后都不再担任*ST毅达的任何职务。

在*ST毅达管理层集体失联后,2019年2月26日,黄、任、郑、程这4名独立董事也集体宣布辞职。2019年3月份,*ST毅达不得不通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选聘新的董监高,但是,后续工作也并不顺利。

*ST毅达在年报中披露,新任管理层上任时,公司前任非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具体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失联,没有办理正常交接,公司的公章、营业执照、财务会计资料等下落不明

为了追回公司的财务会计资料,*ST毅达在2019年3月21日以相关人员涉嫌隐匿会计凭 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又不得不在2019年4月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宣布作废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公章和财务章等印鉴,并申请补发营业执照、新刻公司公章和财务章等印鉴。

直到2019年5月29日,*ST毅达才完成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登记以及公司董事、监事、总经理和《公司章程》的变更备案,收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公司营业执照,2019年5月31日取得了新刻制的公司公章。

三、信达证券被迫“接盘”

作为一名券商,信达证券本身可能并不想成为*ST毅达的控股股东,但是一纸法院文书却把信达证券推向了控股股东的位置。

2018年12月27日,上海一中院裁定解除对大申集团持有的*ST毅达的2.6 亿股限售股股票的冻结,将标的股份作价5.05 亿元交付给信达证券所管理的资管计划用于抵偿相应金额的债务。

2019年1月3日,相关标的股份解除冻结并完成了过户,信达证券所管理的资管计划持有*ST毅达2.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27%,信达证券作为管理人代表这个资管计划行使股东权利。

*ST毅达表示,这份裁定书将导致公司的控股股东由大申集团变更为信达证券。

那么,信达证券为何会突然成为*ST毅达的控股股东呢?事情是这样的:

2015年4月28日,*ST毅达控股股东大申集团将持有的2.6亿股限售流通股质押给信达证券,随后陷入违约。

2017年7月14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将大申集团所持有的限售流通股2.6亿股司法冻结,冻结期限为3年,至2020年7月13日止。

2017年12月25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显示,大申集团需要向信达证券支付近9.91亿元及相应的债务利息、违约金和延期利息等,并承担执行费约105.83万元。但是,被执行人大申集团未能履行。

2018年11月17日,根据信达证券的申请,法院对涉案的2.6亿股*ST毅达限售股股票公开拍卖,拍卖价格为6.3154亿元,但是,最后因为无人出价而流拍

2018年12月22日,法院对这2.6亿股*ST毅达限售股股票再次公开拍卖,作价5.0523亿元。不过,仍然无人出价而流拍

2018年12月27日,法院按照第二次拍卖的起拍价将这2.6亿股*ST毅达限售股股票交付给信达证券用于抵偿债务。

2019年1月3日,信达证券向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反映,*ST毅达未配合其办理信息披露事宜。

2019年1月11日晚间,*ST毅达发布公告称,*ST毅达的第一大股东是信达证券所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是以资管计划管理人的身份行使股东权利,资管计划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与信达证券实控人没有关联关系。

这样来看,虽然无奈成为了*ST毅达的控股股东,但是,信达证券目前却处于束手无策的尴尬之中。

四、散户疯狂豪赌重组

理论上来说,2019年1月份爆出的管理层集体失联事件对*ST毅达来说是个“大雷”,但是,让人震惊的是,在2月1日到3月7日这20个交易日中,*ST毅达竟然收获了19个涨停板,股价累计大涨147.93%




业内人士认为,*ST毅达这波突如其来的大涨可能与信达证券的入主有关,许多散户大手笔买入*ST毅达,希望博取可能存在的资产重组机会。

但是,*ST毅达的独董表示,信达证券没有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计划,也没有在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计划。从目前的情况来说看,信达证券能否处理好*ST毅达的“烂摊子”还是个未知数。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5月31日,*ST毅达还有近5万股东



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上交所将在*ST毅达2018年年报披露后的15个交易日内,决定是否暂停公司股票上市,从*ST毅达的具体情况来看,大概率将会被暂停上市。

暂停上市后,如果2019年年报披露后,*ST毅达不符合恢复上市的条件,则公司股票将会被终止上市。对于恢复上市,*ST毅达需要符合系列条件,包括扣非前后均盈利、营业收入高于1000万、净资产为正、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

对于*ST毅达来说,如果想要“保壳”,目前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需要解决审计报告中无法表示意见所涉及的项目,实现规范化;二是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都需要为正,主营业务也要达到全年盈利。

现在,2019年即将过半,留给*ST毅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附:今年已有56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

在这近56家上市公司中,除了一些ST公司,还包括了聚力文化、深大通、南都电源、熊猫金控、太平鸟、四环生物等多家知名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千万碰不得。关注“新浪理财师”微信号,私信回复“调查”即可查看。

免责声明:文中的信息均来源自市场公开消息,本平台对这些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投资者需自行承担据此操作可能导致的风险。交易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