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卫红、赖成阳:国际原油市场供需格局面临重塑|国际

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边卫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赖成阳

2018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供需角度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缘由,并对未来原油价格走势进行预判。同时,本文对除供需以外加剧原油价格不稳定的因素,如全球金融市场状况、地缘政治等进行了探讨,结合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俄罗斯2019年减产计划对未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进行了预判。

原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与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格局的重塑息息相关。2018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这主要是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地缘政治发展态势的演变、美国对原油定价的控制能力增强所致。2019年,俄罗斯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计划、卡塔尔退出OPEC、中美贸易冲突等因素将使原油价格的走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从供给端看国际原油价格波动

从原油价格波动来看,2018年以来,1至4月国际原油价格缓慢抬升,5至10月原油价格高位震荡,10月之后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之后有所回调。价格剧烈变动的背后彰显了原油供给市场的力量变迁。

当前,世界原油供给格局呈现“三足鼎立”之势。美国、俄罗斯、沙特原油日产量都在一万千桶以上,三国原油产量加起来几乎等于OPEC除沙特之外国家的产量之和。从世界原油日产量分布来看,OPEC是世界石油巨头,占全球原油产量的40%以上。在OPEC内部,沙特处于“老大”的地位,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原油日产量也较高。

在供给格局悄然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减产意味着进一步放弃市场份额。2018年,除了5月石油巨头在减产,其他时期OPEC、美国等都在大幅增产,世界原油供给快速扩张。

美国打破原油全球供给格局,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原油产出国

2006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占世界原油日产量的比重还不到10%,在沙特和俄罗斯原油产量占比较为平稳的情况下,十来年的时间美国不断扩大原油产量,到2017年已和沙特、俄罗斯形成了国际原油供给的重要力量,对国际原油价格走向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一是页岩油大量开采,钻井数量持续攀升。近年来,美国页岩油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促使页岩油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此外,美国钻井数量一直在攀升,特别是从2016年4月开始,美国不断扩大其钻井数量,到2018年10月,完工数达到了1308口,开钻未完钻数更是达到了8545口,相较于2014年初的4286口增长了大约一倍,达到5年来的高点,未来这一数字还将持续扩大。

二是原油产量赶超沙特、俄罗斯,国际原油定价话语权增大。钻井数量的成倍增加意味着美国原油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从图1中可以看到,美国原油产量从2017年开始便迅猛增长。2017年初,美国的原油产量还在8840千桶/日,到2017年11月美国以10103千桶/日的产油量超过沙特,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之后,美国也一直没停下增产的脚步,到2018年9月美国原油产量达到11475千桶/日,成功超过俄罗斯,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出产国。可见,美国在全球原油供给格局的地位日益凸显,对原油市场定价权的控制力显著增强。

三是施加政治压力,干预中东石油供给。美国除了不断扩大本国原油产量以提升其在国际原油定价中的话语权,还通过制裁等方式,向石油主要出口国施加政治压力,试图影响中东地区国家原油产量,以压低油价,并通过相应传导链条,惠及本土经济增长。在面对国际油价大幅下挫、沙特等国表示将会在2019年进行减产以抬升油价时,美国期望沙特和OPEC相关国家不要削减产量,使原油价格维持在低位。

俄罗斯迫于油价下挫压力,将参与石油定价角逐

俄罗斯作为原油生产大国,近几年原油产量几乎都保持在10000千桶/日以上,因此俄罗斯一直都对国际原油市场拥有较高的话语权。但2018年以来俄罗斯原油供给波动并不明显,此轮国际油价波动主要还是受到美国和中东地区国家的影响。

随着地缘政治风波不断,进一步扭曲了原油市场的定价机制,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压力使形势更加复杂化。俄罗斯作为石油出口大国,油价下挫会进一步给俄罗斯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

沙特持续增产,直接导致原油供给过剩

沙特作为OPEC第一大原油产出国,实际领导着OPEC的发展,对世界原油的供给和国际原油价格的制定拥有影响力。

2018年5月以前,沙特原油产量变动幅度比较小,维持在10000千桶/日左右。5月以后,受伊朗制裁危机影响,为弥补伊朗产量缺口,沙特迅速扩大其原油产量,到10月已经上升到10630千桶/日。11月,美国放松对伊朗制裁,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理论上,沙特应带领OPEC收缩原油产量,以控制原油价格跌幅,但沙特却在这一时期继续扩大其原油产量,在整个11月创下了11300千桶/日的历史新高,导致全球原油供给过剩,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暴跌。

2019年,沙特预算为创纪录的1.106万亿里亚尔(合2950亿美元),同比增长7%。据测算,油价至少要上涨40%才能满足沙特1770亿美元的2019年石油收入目标。可见,在财政压力面前,沙特陷入“提升产量,扩大收入”与“减少产量,拉升油价”的两难。

伊朗“被动”提高原油出口量,触发原油供给过剩阀门

伊朗作为OPEC第三大石油产出国,原油产量平均在3500千桶/日,其出口量对世界原油供给会产生直接影响。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正式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将恢复对伊朗的制裁措施,这一消息让伊朗原油出口惨遭“清零”威胁,这使得伊朗原油出口从4月日均在250万桶左右,到10月便已降至平均每天185万桶的出口量。世界原油供给受到挤压,造成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暴涨。

但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的美国不希望看到原油价格持续攀升,特朗普政府为了降低美国国内能源成本,试图刻意压低油价。2018年11月5日,特朗普颁布临时豁免令,包括中国在内的八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临时豁免,能够从伊朗进口一定数量的原油。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放松,促使伊朗提高原油出口量,国际原油供给压力得到释放,当天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跌幅达到4.15%,布伦特价格下跌4.63%,成为促使原油市场暴跌的重要推手之一。

从需求端看国际原油价格波动

全球经济增长下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致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两大经济体的博弈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原油需求整体呈现下降走势。

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将成为国际原油消费主力

石油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对一国的工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新兴经济体国家对石油的依存度会逐渐提高。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国际原油消费的主力,国际原油市场将逐渐从欧美转移向亚洲。2000年,中国原油消费量为224.22百万吨,2017年消费量增长至595.45百万吨,涨幅达266%。印度2000年原油消费量为106.15百万吨,2017年原油消费量增至221.76百万吨,也翻了一番。

就整个亚太地区的情况而言,2017年亚太地区原油消费量高达1597.97百万吨,超过欧盟和美国原油消费量之和。由此可见,国际原油主要消费市场已经实现了从欧美到亚太地区的转移。

欧盟国家对原油消费需求下降

欧盟原油年消费量从2008年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2008年欧盟对原油的年消费量在708.1百万吨,到2014年的时候年消费量便跌至592.26百万吨的低谷,之后有小幅回升。消费量的下滑与欧洲经济增长放缓息息相关。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重创欧洲经济。虽然欧洲央行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是通货膨胀水平依然处于低位。近年来,欧盟核心国与非核心国之间的发展异化,预算等分歧不断,以及英国脱欧等事件均使其经济增长蒙上阴影。欧盟国家对原油消费需求下降,进一步加大了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压力。

美国或将从石油进口国变为石油出口国

长期以来,美国为原油消费大国,这也是特朗普政府一直想要压低国际原油价格的主要原因。低油价对于美国工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成本的降低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页岩油的快速开采,美国原油产量逐年增加,在2018年美国更是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原油出产国,并且产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与此同时,美国对原油的需求量却在逐渐下降,2005年美国原油的年消费量为938.4百万吨,2017年降至870.12万吨。从年度数据来看,美国原油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仍需要从国际原油市场进口大量石油。但是,美国原油年消费量与年产量之差差额在逐渐缩小,甚至在个别时点,其石油出口量超过进口量,如在2018年11月30日,美国出口石油420万桶,超过进口量21.1万桶。未来美国原油年产量或将超过年消费量,美国将由石油进口国转变为石油出口国。

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冲击原油市场

除了受经济下行和各国需求量变化影响,近几年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对石油市场造成冲击。根据美国能源资料协会预测,美国未来10年液体燃料,如石油的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天然气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消耗量的比重会大幅上升。预计2049年,美国天然气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比重几乎将与液体燃料消耗量的比重持平。

通过美国能源消耗未来走势分析全球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在未来10年甚至30年之后,石油消耗量变化应该不明显,但石油消耗量占总消耗量比重会降低,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耗量及消耗量所占比重会大幅上升。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不稳定因素

OPEC内部分歧不断,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一是沙特未执行减产计划,加剧OPEC内部矛盾。OPEC内部分歧不断,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原油市场深陷飓风旋涡。不断攀升的能源供应本应促使OPEC领导者沙特带领盟国进一步推行减产计划。但受“沙特记者案”和美国影响,沙特在2019年一直保持原油产量的持续增长。OPEC其他成员国及其盟友期望原油市场恢复稳定,而沙特减产不力加剧了OPEC内部的矛盾。

二是卡塔尔“退群”,OPEC内部裂痕凸显。2018年12月3日卡塔尔突然宣布退出OPEC,宣称将把重心放在天然气上。尽管卡塔尔原油产量在OPEC内部占比并不高,10月产量仅占1.85%,卡塔尔“退群”对OPEC的2019年减产计划不会造成直接影响,但这表示OPEC成员国之间已经出现了难以修复的裂痕,也代表着OPEC对原油定价权的影响力在逐步削弱,是卡塔尔做出“退群”选择的原因之一。未来,受卡塔尔的“示范”作用,还可能会有成员国有退出的想法,并且随着多方力量博弈,极有可能使OPEC的减产决策名存实亡,欧佩克对全球原油价格走势的掌控力逐渐下降。

三是委内瑞拉动荡,使OPEC雪上加霜。委内瑞拉是OPEC组织的一员,但近年来受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经济不断萎缩,原油产量大幅度缩减。2014年至2018年委内瑞拉的原油产量缩小了近一半。委内瑞拉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石油出口,由于技术水平的匮乏,原油产量大幅收缩给委内瑞拉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也给世界原油市场带来不确定性。由于委内瑞拉自顾不暇,也很难参与并执行OPEC的相关要求,对OPEC限产政策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全球金融市场低迷,成为油价下跌重要推手

一是国际原油价格与美国股市呈现高度的相关性。WTI(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1901原油期货和标普500指数从2018年7月以后几乎呈同涨同跌的态势。2018年9月24日开始,标普500指数大幅下跌,原油期货市场也随即出现暴跌的情况,美股暴跌成为油价下跌的重要推手。

二是投资者信心不足,纷纷做空原油期货。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以及对国际原油价格的担忧,原油市场呈现去金融化的现象。从商业头寸变化趋势来看,大多数投资者预期,国际原油价格将持续下跌,纷纷做空原油期货,将资金撤出石油期货市场。

前景展望

2019年全球经济无疑将面临着新挑战,中美贸易摩擦、英国脱欧、地缘政治风险再燃等将使全球经济增长蒙上阴影,金融市场动荡加剧。2019年全球原油市场也将呈现震荡下行的一年。

从短期而言,减产政策将促使国际原油价格具有小幅回升的空间。原油价格暴跌对俄罗斯和OPEC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OPEC与非OPEC国家会议决定将在2019年每日总产量减产120万桶,计划持续半年。可以预见,未来OPEC国家和俄罗斯等国的原油供给量将会减少,国际原油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回升。

从中期而言,受供求关系、全球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呈现下跌的态势。从需求角度而言,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所下滑,原油需求规模下降;从供给角度而言,尽管俄罗斯和OPEC国家之间已经达成减产协议,但各方力量博弈之中,美国原油供给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将进一步弥补减产缺口。美国出于本国利益考量,并不期待原油价格大幅回升,因为油价过高会带来通胀压力,这将加快美联储加息步伐。预计美国将继续扩大其原油产量,俄罗斯和OPEC国家长期大规模减产动力仍显不足,国际原油供给过剩态势仍将持续。同时,美元流动性收紧,能源去金融化进程仍将继续,也将使原油价格维持低位。

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19年4月刊,2019年4月5日出刊,编辑:谢松燕

我们期待您的来稿

欢 迎 订 阅

深刻|思想|前瞻|实践

专注于经济金融政策解读与建言的

智库型全媒体平台

更多原创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