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刚刚,总统出访,这是最后的挣扎

日期: 来源:史客郎收集编辑:S婶

今天写条短的。

但事情不小:这几天,在非洲,法国正在进行着最后挣扎!

看这条新闻:从3月1日起,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非洲四国:第一站是加蓬,之后是安哥拉,然后是两个刚果:一个是刚果共和国,还有一个是刚果民主共和国。

这些国家,中国人熟悉的不多。

但对法国人来说,马克龙这次出访却意义很大:除安哥拉外,其余三个国家,差不多算是法国在非洲最后的落脚点了!

人家出国访问,都是交朋友,都是笑眯眯的。

马克龙这一路呢?

却是眉头紧缩,一路上没见过他有过什么笑脸。

不光这样,每到一处,马克龙还不断跟当地人说软话!
说些什么呢?
像在加蓬,他是这么说的:我们不隐瞒之前有过“法属非洲”的历史,但它“已经过时了”。
他还保证说:从今往后,再也不会有“法属非洲”的政策了,法国对非洲前殖民地的“非正式监护权”,将正式让位于“新的平衡伙伴关系”。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迷糊?
马克龙在说什么呢?
加蓬这个国家,虽说之前当过法国殖民地,可在1960年,就已经独立了。马克龙为啥没事找事干,在人家都独立60多年后,跑到人家里,宣布法国对非洲前殖民地的“非正式监护权”结束,这不是找抽吗?
还真不是。
马克龙说这段话,就是上面所说的,其实是法国在非洲最后的挣扎。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法国人中很流行的这两句话说起:
第一句话是:没有非洲,法国将沦为二流国家。
在法国政治圈里,它流传得很广。
发明权归谁,众说纷纭。
有说是戴高乐最先说的。
还有人说时间更早。
不管是谁说的,但凡是法国混政治圈的人,大家都相信这句话,这倒是真的。
第二句话呢?
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的:法国人口袋里的每1欧元,就有60分是从非洲来的。
这两句话,其实透露了法国最大的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呢?
之前很多国人,对欧洲国家的高福利非常羡慕,尤其是法国。我之前有个朋友,前些年去了法国,三天两头朋友圈里秀生活,一会儿是这儿度假,一会儿是哪儿休闲。
要是有事找他,只要电话打去,除非没听到,随时都会接。为啥呢?他说:法国太舒服了,随时上班,随时下班,每天上满7个小时就行了。
唯一让他觉得不爽的,就是西非中东去的移民的生活,居然比他还爽,干几个月,然后就吃补贴,让他顿时有种自己辛苦工作,却被这些人薅了羊毛的感觉。
为啥在法国,日子这么好过?
上两张图。
第一张图,如果含蓄点,可以说成“法语非洲图”,要是不含蓄呢?那就是马克龙所说的“法属非洲图”了
这上面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法国之前的殖民地。
为啥说“基本”呢?
因为有个国家比较特别:刚果民主共和国。
这国家早年是比利时殖民地,独立之后,很长时间曾经名叫扎伊尔,后来才改名的。
既然是比利时殖民地,为啥成了“法语非洲”呢?
这和比利时这个国家的语言有关。现在的比利时,官方语言是法语、荷兰语和德语。但在20世纪以前,比利时的官方语言只有法语一种,首都布鲁塞尔通行法语,后来虽然加了荷兰语啦什么的但官方语言,但在非洲殖民地,还是直接用法语。
所以刚果民主共和国,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成了“法语非洲”的一部分。
再来第二张地图。
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地图。
整个美洲,只有一个国家:海地;
大洋洲是三个国家:所罗门群岛、图瓦卢和基里巴斯;
东南亚也是三个:缅甸、老挝和柬埔寨;
南亚三个: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国。
但这个地图可能有点滞后,因为孟加拉国的人均GDP,前两年就超过印度了。
重点在非洲。
两张地图对比之后,大家有没有发现:非洲的最不发达国家,和“法语非洲”国家,为啥那么高度重合呢?
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呢?
从一家公司说起吧!
这家公司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法语是“AREVA”,汉语呢,一般把它译成“阿海珐”。
这家公司其实很了不得:它是全球核工业巨头,在这个领域的影响,那绝对是举足轻重的。
法国这个国家,非常特别:它80%以上的电力是核电。去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它为啥那么淡定呢?就因为它不像其它国家,主要靠烧天然气来发电。
但这么一来,法国对铀矿的需求,就大了。这里有个不完全的统计数据:说它每年需求量差不多是9900吨,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
这些铀矿从哪里来呢?
“法语非洲”的一个国家:尼日尔。
它铀矿的50%以上,来自尼日尔。
那么,尼日尔这个国家是不是非常有钱?
没有。
有份资料上说:在尼日尔,AREVA有两家子公司,专门采铀矿的。这两家公司从当地要了非常多的特权,各种免税,比如说增值随、燃油税啦什么的。
但这就算了吗?
没有!
这家公司跟尼日尔政府说了:我们可是讲环保的啊,这些铀矿可是有放射性的啊,为了防止今后的辐射伤人,我们采了之后,还要对矿山进行“重建”,把环境恢复好。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合理?
是不是觉得法国人很讲环保?
才不呢!
本来从这两家子公司,征的税就不多,为了“重建”矿山,所以法国人还要尼日尔政府给他们留出20%的利润。
这些利润尼日尔政府也不能征税!
这些钱真的用于矿山“重建”了吗?
当然没有!
结果就是:在法国,每三盏电灯中,就有一盏灯是因为尼日尔的铀而点燃的;但尼日尔从中,却没得到什么东西,它仍然是全世界最穷的国家,很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

其他法国公司在非洲干的事,也大同小异,这里就不说了。
怎么来形容呢?
简单四个字:敲骨吸髓!
说到这里,有人要说了:这些非洲国家也真是的,都已经独立了,难道就不能硬气一点,就这么被法国人白白盘剥?
硬气一点的有,但都很不幸。
还是接着上面说过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说起:比利时是小国,它的殖民统治,又让当地冒出一批会说法语的本地精英。1960年代它退出非洲后,法国人就马上冲上接手了。
这种接手,充满了血雨腥风。
像这个国家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卢蒙巴,就因为得罪法国、美国等,直接被残酷枪杀。
在当时,卢蒙巴之死,是震惊世界的大事。
但人家就干了,你能怎么着?
之后呢,这个国家的战火,那真叫一个连绵不绝啊:第一次沙巴战争、第二次沙巴战争、第一次刚果战争、第二次刚果战争……怎么说呢?每场战争背后,都有法国人的身影!
像1970年代的第一次沙巴战争,法国人不但背后搞事,还从北非的摩洛哥,用飞机直接拉来军队,在万里之外参战!
这个刚果民主共和国,之前还不是法国的殖民地。
法国的原殖民地呢?
控制得更严。
我们之前讲过当英国殖民地和当法国殖民地的不同。
英国是海洋民族,对外搞殖民地,主要为的是赚钱,亏本的事不干。所以那个地方要是当了它的殖民地,原来的国王、贵族什么的,只要不反抗它,英国人都基本不动,全留着。
这种办法的好处是阻力小,势力扩张快,把殖民成本降到最低。
当年英国统治印度时,印度当时已经好几亿人了,英国才派了2万多人,就把印度管得好好的,每年可以从印度捞到大笔的钱,去补贴财政。
法国传统上是搞农业的,对土地特别珍视是它的民族性格。法国人每占领一个地方,都想着这地方今后可不能随便让它跑了,所以它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那个地方原来的统治阶层全部摧毁,残酷镇压下去后,再选一些接受过法国人“教化”,心理上对法国非常认同,而且为法国服务多年的当地人,来作为统治阶层。
这种办法阻力非常大,很血腥,还搞不到什么钱。
但有个好处:等后来各国独立时,英国的殖民地很快就和英国没啥关系了,法国原来那些殖民地,却还是一大群“精神法国人”当家,简直是针插不入、水泼不进。
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很大吧?
有空可以去看看早年的法国阅兵,虽说比中国的差远了,但人家到场的外国元首就是多,就和小联合国开会似的。
有这么个基础在,原殖民地要是冒出个敢对法国说不的,它就会直接下死手。
像科特迪瓦,盛产可可豆,也就是巧克力的原料。
1990年代时,发展挺好的。
当时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觉得:可可豆的业务,还可以再往深处挖掘一下,不能光搞种植,可以往上就地搞巧克力工业,再往上搞全球性的可可豆交易所什么的嘛!
结果就得罪法国人了。
然后法国士兵就出现了,然后科特迪瓦就爆发内战了。
这场内战非常奇怪:每当到了要给可可树施肥、或者收获的季节,交战双方就会停战,让当地老百姓有劳动的时间。
等活干完了,大家再继续打。
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交战双方心里都很清楚:为啥我们会打起来?是因为法国人要发可可豆的财啊,要是在可可施肥或采收季节,大家还打仗的话,法国人肯定饶不了我!
其它的事,之前也说过一些:
1963年,多哥首任总统西尔瓦努·奥林匹奥刚作了这么一个决定:我们的货币要独立于法郎,不再受法国控制。
结果呢?
他很快就被人暗杀了。
杀他的人,之前在法国军团干过,曾是名中士!
在布基纳法索,有个传奇领导人,名叫桑卡拉。
他也想带着国家,脱离法国控制。
结果呢?
也被暗杀了。
法国人还干了一件最黑暗的事,我们都知道:1994年,在卢旺达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种族大屠杀,上百万人被杀!
这件事也和法国人有关。
当时法国人不断地,给当时的卢旺达政府军各种武器支援,当时法国派了个叫让·瓦莱的法国将军,负责联系这件事。
当时卢旺达政府是胡图族人掌权,有人向瓦莱要机枪和迫击炮等重型武器。法国人事先也知道他们准备搞大屠杀,但还是给武器了。
为啥呢?
也是为了法国人的利益!
上千万平方公里,各种资源,任凭法国去取,它怎么可能不富呢?法国人的生活,怎么可能不安逸呢?
但法国人的这种好日子,已经差不多快结束了。
为什么呢?
这事得从2011年说起。
这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北约各国,主要是法国和英国,之后是美国,好多个国家联合起来,对利比亚下手,搞死了卡大佐。
这背后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小一大两个原因。
小的原因是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齐想要杀人灭口。
因为他在总统选举时,从卡扎菲那里拿了8200万美元。这件事肯定是违法的,后来风声有点透出去了。
大的原因呢?
是当时法国和英国的石油利益集团,对利比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垂涎三尺,早就想吃了。没开战之前,他们就偷偷地,开过好几次会,连对搞掉卡扎菲之后,大家怎么分利比亚的石油资源,都说好了。
结果呢?
大家也都知道:英法两国太拉胯,还没出军队,光用空军,轰炸了卡扎菲一个月,导弹就打光了,后来不得不哀求美国人出手,这才干掉了卡扎菲。
法国人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他们太贪心,对卡扎菲这一打,引发了连锁反应,法国在非洲经营了快200年的基业,因此快被打掉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得送撒哈拉沙漠里的一个民族说起:图阿雷格人。
这批人长什么样呢?
大家来感受一下。
人家从小就在最贫瘠的撒哈拉大沙漠里长大的,绝对的沙漠之子。
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还骁勇善战。
卡扎菲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人啊,所以他在利比亚掌权时,就狠狠地招了一大帮子图阿雷格人,编入他的部队里。
图阿雷格人本来有游牧民族,结果被卡扎菲这么一搞,一举登天,掌握了很多现代武器的玩法,比如说怎么开枪,怎么开炮之类的,军事技能顿时等到了很大地提高。
但好日子总是有尽头的。
卡扎菲倒台了,利比亚陷入内战了,很残酷血腥的那种。这些图阿雷格人一合计:这地方都成活地狱了,还怎么呆?回老家吧!
哪里是老家呢?
上张图阿雷格人的分布图。
看到没?
越过撒哈拉大沙漠,可就是法语非洲啊!其中资源和各方面条件最好的一块地,就是非洲国家马里!
偏偏在过去几十年,为了便于控制法语非洲国家,法国人一向是很反感这些国家的军队有战斗力的。
这些从利比亚出来的图阿雷格人一盘算:在马里,事情有搞头!
反正从利比亚逃出来时,随身还带着武器,他们说干就干,立即扯起大旗,招引族人,开始乒乒乓乓地干起来了。
马里政府军哪里挡得住?
很快就四散溃逃。
不到一年时间,图阿雷格人就占据了快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连马里旧都通布图都落入他们手中,这批图阿雷格人都要准备宣布建国了!
马里政府急了,忙着向法国人求救。
法国人呢,这才懒洋洋的,出动了5000多兵力,在美国什么的后勤支援下,发起了“薮猫行动”。
在卡扎菲那里,图阿雷格人吃过英国和法国人空袭的亏啊,但也学会了怎么对付法国人。他们立即放弃占领的城镇,分成一个个小股,四散逃入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
撒哈拉沙漠,有900多万平方公里,和中国差不多大。
他们散开后,法国再想找到他们,比大海捞针还难。
刚开始法国人还挺开心,觉得对方被他们打掉了嘛!随后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这些人和当地人联合起来,分成N股力量,到处乱窜。
战火就这么蔓延开来了,沿着撒哈拉沙漠的一大堆国家,不光马里,还有尼日尔、乍得、布基纳法索什么的,通通都在告急。
法国人一看,这样下去,怎么收场呢?
它只得硬着头皮,只得拉着在非洲的美军啦,还有其他一大堆北约国家军队,再来一场“新月沙丘”行动。
但人家地形熟啊。
法军也没美国人那么强的力量,于是在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大地上,上万法军被人当猴一样,耍了快10年,到处疲于奔命。
本来过去几十年,当地人一直觉得法国人很牛叉。
但打着打着,对法国人,他们越来越瞧不起,觉得就凭你们这点本事,也敢跟狮子大开口,要这个特权要那个特权的?
马里人脑洞比较开,当然也是迫于形势,毕竟打了十年仗,大家都吃不消了嘛!就另寻出路,找了俄罗斯雇佣兵瓦格纳,结果人家几百人,上场之后,没多久,那群法国人10年都打不了的叛军,就被打得服服帖帖的。
这也暴露了一件事:在过去10年,法国人压根就没想把这些叛军清扫干净,他们只是在养寇自重!
紧接着,法国人又干了一件很蠢的事:他们见俄罗斯人来了,很生气,居然偷偷地,和当地的叛军勾结,给他们提供帮助!
然后呢,偏生又被当地人发现了。
这下实锤了,当地人更生气了:为啥过去10年,我们越反越恐呢?原来最大的源头,就是你们法国人!
马里人就宣布:法国大使,请你滚蛋!在马里的法军,也请你滚蛋!
法国人没办法,只能摸摸鼻子,滚蛋了。
然后呢,在布基纳法索,另一个法语非洲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也要法国人滚蛋。
之后就是连锁反应。
去年这时,马克龙不得不宣布:“新月沙丘”行动行动结束。
等于宣告:在撒哈拉地区,法国人已经控制不住局面了。
那现在是什么一副状况呢?
还是上张法语非洲的地图。
带白圈的国家,都是反法情绪高涨,要法国人滚蛋的地方。
黄色的地方呢,又分两种:
一种是在北面一点的,这些国家虽说暂时还没要法国人滚蛋,但受着那种情绪的感染,不用多长时间,也可能加入要要法国人滚蛋的行列。
第二种是南边四个黄圈,也就是马克龙访问的这几个国家。
其中安哥拉和法国没多大历史渊源。其余三个国家,因为距离撒哈拉沙漠比较远,所以反法情绪还没那么高涨。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也有人就打着标语,要法国人滚蛋。

还有一个岛国马达加斯加,据说瓦格纳雇佣兵也进去了,所以这个国家和法国的关系,现在也不咸不淡的。

怎么说呢?
就是法国在非洲的地盘,现在已经摇摇欲坠!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换手了!

如果这种事发生,今后在非洲,法国人还能像之前一样,随便地就从非洲搞到很便宜的可可豆吗?

显然不可能。

法国的核电站,还能几乎一分钱不花,从尼日尔搞到铀矿吗?

显然也不可能。
法国的石油公司、汽车公司、电信公司,还能像之前一样,在这些前殖民地搞垄断,不让别国更有竞争力的企业进入吗?
显然也不可能。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今后法国丢掉那些它原来的殖民地,已经基本成定局了。马克龙跑到非洲去,对着非洲人讲,今后要建立“新的平衡伙伴关系”,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哀求。
无非就是这个意思:我堂堂法国人,是多么高贵啊,我现在姿态都放得这么低了,之前搞到的那些利益,你们多少总得给我留一点吧?
这可能吗?
也不可能。

如果这种事可能发生的话,那法国人当年对卢蒙巴,为啥不更手软一点?它在参与第一、第二沙巴战争时,对当地人,为啥不更心软一点?还有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它事先都已经知道,却为啥不去制止呢?

等到现在,在非洲已经兵败如山倒,再跑去一些它还有些残存影响力的国家,讲什么要和大家建立“新的平衡伙伴关系”。

太晚啦!

怎么说呢?

简单两点:

第一点是:500多年的殖民史,快要走向终结了;很多西方国家不劳而获的日子,也将随之结束。
不光是法国,其他国家也这样。
比如说英国,其实也从它原来的殖民地,得到很多的好处。
这种好处以后不再会有了,像英国工党最近就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英国经济可能会落后于波兰,最终可能会连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都不如,到2040年,英国人均GDP将比罗马尼亚低1.2万美元,比匈牙利低8000美元。
第二点是:用不了多久,我们将会看到,很多名义早就独立的非洲国家,将会迎来真正的独立,不光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
一个依赖吸血而存在的体系,当它没法再顺利吸血时,终将崩溃。
这两天我们见到的,是一个殖民帝国最后的夕阳日暮。
世界正在大变!
我们在不断地见证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
了解更多国际内幕,请点击下方加关注,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点赞并转发,以支持我继续分析创作,谢谢了:


相关阅读

  • PNAS:大数据揭示非洲城市形态的规模法则

  • 关键词:城市科学,规模法则,可持续发展论文题目:Scaling of the morphology of African cities论文来源:PNAS论文地址: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14254120非洲有很
  • 他,连庄13年非洲首富!

  • ‍‍课程已更新至34讲,共969分钟,每周持续更新中现已有来自200多家企业的学员加入~可扫码下图进入课程,免费预览!【扑克微信群升级中】后台回复“群“,立即加入作 者 | 李慕白 来
  • 非洲的黑豹有多罕见?100多年才拍到一只

  • 在很多人心目中,黑猫总是和神秘、灵性联系在一起,黑色的大猫就更非同寻常。在2018年的漫威电影《黑豹》里,虚构国家瓦坎达的国王就称为黑豹,具备强大的超能力。尽管瓦坎达的设定
  • 失眠一晚,老10岁!专家:学会这招,沾床就睡

  • 看似不是病,失眠要了命。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睡过一个好觉了?对于现代人来说,睡个好觉「难于登天」。《2019年中国人睡眠白皮书》显示:每天晚上有3亿国人失眠。失眠已成普遍性社
  • 尼日利亚迎来新总统

  • 需要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全文2301字,阅读约需6分钟 新京报记者 陈奕凯 编辑 白爽非洲的第一大经济体、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将迎来新总统。尼日利亚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当地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刚刚,总统出访,这是最后的挣扎

  • 今天写条短的。但事情不小:这几天,在非洲,法国正在进行着最后挣扎!看这条新闻:从3月1日起,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非洲四国:第一站是加蓬,之后是安哥拉,然后是两个刚果:一个是刚果共和国,还
  • 刚刚,这个最毒辣的诡计,即将破产

  • 有段时间没没聊俄乌战局了。今天终于可以聊一下了。为啥呢?因为到现在,终于差不多可以下定论了:一个最阴险的诡计,谋划很久的那种,不但针对俄罗斯,也针对我们,现在终于被证明要破产
  • 刚刚,战云密布,又一场大风暴来临

  • 今天这篇,是接着昨天那篇的。昨天我们讲到:前段时间,为建立一种独立于美元之外的新货币,南非、巴西和俄罗斯之间是怎么分进合击的。怎么说呢?下手稳准狠,让美国人眼花缭乱,相当精彩
  • 医学生的爆笑实习日常

  • 虽然医院给人的感觉总是充满了离别和伤感但其实我们也常常能在这里看到一些有趣的见闻让我们一起看看医学生们在医院实习期间发生过的趣事吧~知乎@冯磊:麻醉恢复室,这里躺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