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霈
日前,省政府印发《中国(菏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菏泽市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60%以上,培育跨境电商出口实绩企业超过150家,建设10个以上跨境电商产业园、5个以上公共海外仓。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外贸新兴业态,是企业塑品牌、拓市场的新兴之路,也是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我市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紧抓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机遇,持续强化跨境电商政策支持、主体培育、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立足做大做强跨境电商全业务模式,提升跨境电商发展质效。
此次省政府发文明确,我市将从载体平台搭建和体系构建两大方面发力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在线上,将有机结合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跨境电商线上服务平台,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对符合要求的海关、税务、外汇、商务等部门数据实现共享;在线下,将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每个县区建设1个及以上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跨境电商生产要素和产业要素集聚,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产业园区布局。
《方案》指出,要推动跨境电商与产业协同发展,菏泽市各县(区)将根据自身产业特色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牡丹区重点发展牡丹系列产品、芍药鲜切花、皮毛玩具等特色产业带;曹县重点发展木制品、橡胶轮胎、汉服、演出服等特色产业带;定陶区、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重点发展医药化工与医疗器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玻璃纤维等特色产业带;郓城县重点发展玻璃制品等特色产业带;鄄城县重点发展人发制品、化工、中医药等特色产业带;东明县重点发展高端化工、板材深加工、精品家具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带;菏泽鲁西新区重点发展机电高新、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带,推动形成“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示范引领效应。
《方案》明确我市要打造跨境电商生态圈,鼓励县(区)招引国内外知名大型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落地,培育一批集报关、退税、国际物流、海外仓储、汇兑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商服务企业。提升海外仓服务能力,在欧美、日韩等市场建设公共海外仓,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备货、海空转运、清关、仓储配货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展示交易中心、分销服务网络和物流配送中心,为跨境电商出口货物提供境外集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