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Nat Med重磅:5-ASA肠微生物代谢降低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疗效

日期: 来源:生物医学科研之家收集编辑:光影


背景

炎性肠病 (IBD)是一种慢性、使人虚弱的胃肠疾病,治疗失败率较高。目前尚无系统的方法预测对IBD疗法的反应。抗炎药物美沙拉嗪,也被称为5-氨基水杨酸 (5-ASA),是IBD最常用的处方疗法之一,通常在结肠内发挥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超过一半的IBD患者对5-ASA没有反应或最终失去反应。因此,有必要确定并消除此类治疗失败的原因。

         

简介         

2023年2月23日,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Raaj S. Mehta及其团队在Nat Med (IF: 87.244)杂志上发表了名为Gut microbial metabolism of 5-ASA diminishes its clinical efficac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的研究[1]。

         

研究要点

数十年来,人们将广泛使用的炎症性肠病 (IBD)药物5-氨基水杨酸 (5-ASA)的临床疗效差异部分归因于其被肠道微生物乙酰化和失活。然而,难以确定致病的微生物和酶。为了揭示这种代谢的来源,我们从132名对照者和IBD患者的纵向IBDMDB队列中开发了一个多组学工作,结合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这使12种以前未明确特征的微生物乙酰转移酶与5-ASA失活相关,它们属于两个蛋白质超家族:硫解酶和酰基-CoA N-酰基转移酶。对两个家族代表的体外鉴定证实了这些酶对5-ASA乙酰化的能力。对发现队列进行的横断面分析以及随后在独立的SPARC IBD队列进行的前瞻性验证发现,在5-ASA用药者中,3种微生物硫解酶和1种酰基-CoA N-酰基转移酶与治疗失败风险增加相关。总之,这些数据解决了IBD治疗中的一个长期挑战,概述了一种发现以前未确定特征的肠道微生物活性的方法,并提高了基于微生物群的个体化医疗的可能性。

         

主要结果

IBD患者的多组学研究确定了5-ASA的使用

为了研究肠道微生物群在5-ASA代谢和调节其疗效中的作用,我们利用了来自整合型人类微生物群项目 (iHMP或HMP2)炎性肠病多组学数据库 (IBDMDB)的数据,IBDMDB是一个由132名IBD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组成的多中心队列,他们每人在1年内提供了重复用药、饮食和症状评估以及一系列粪便和血液样本 (图1)。使用BioBakery 3 suite对79名克罗恩病 (CD)或溃疡性结肠炎 (UC)受试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了新的分析,得到1036个宏基因组 (MGX)、440个元转录本 (MTX)和508个非靶向代谢组 (MBX),其中MBX MGX对283个,MGX MTX对213个。

图1. IBD微生物群多组学中5-ASA灭活酶的鉴定

         

假定的5-ASA灭活酶的生化特性

在鉴定了具有潜在5-ASA失活能力的硫酶和酰基-CoA (acyl-CoA) NAT超家族之后,我们试图在体外用生化方法证实这些预测的活性。我们根据每个候选基因的UniRef90氨基酸序列合成密码子优化的DNA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我们从肠道沙门菌中表达了已知的NAT,从厚壁菌门CAG:176中表达了候选硫解酶,从普拉氏杆菌中表达了酰基-CoA NAT用于进一步的生化鉴定。5-ASA乙酰化的体外质谱 (MS)分析证实了厚壁菌门CAG:176硫解酶和普拉氏杆菌酰基-CoA NAT使用乙酰-CoA乙酰化5-ASA的能力,生成的产物在生理时间范围内与>25%的转化率一致 (图4a)。已知的肠球菌酶作为阳性对照。

图4. 肠道微生物乙酰转移酶的异源表达和纯化证实了5-ASA体外乙酰化活性

         

5-ASA代谢酶的宏基因组携带预测治疗失败

在鉴定出能够将5-ASA转化为临床上无效的N-乙酰基5-ASA的人类肠道微生物乙酰转移酶后,我们下一步研究了这12种酶的存在是否与5-ASA治疗失败相关。与之前5-ASA临床试验中的主要结局一致,我们将其定义为在我们的HMP2患者亚群中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尽管这一结论适用的亚队列规模较小,但在整个1年队列中,在任何时间点接受5-ASA治疗并提供了类固醇使用 (泼尼松、布地奈德或甲泼尼龙)纵向信息的39名HMP2患者提供了609份粪便样本。利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我们对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和IBD亚型进行了校正,这些亚型均被认为与疾病发作的风险相关。我们还可能通过纳入每个参与者的NAT2表型 (例如,“快”和“慢”乙酰化)来解释宿主遗传学,因为相互矛盾的数据提示,NAT2可能涉及5-ASA代谢,也可能与此无关。

我们发现,粪便样本中存在的四种乙酰转移酶基因中的任何一种与类固醇起始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图5a),其中三种来自硫解酶超家族 (R5CY66,比值比(OR) = 2.88, 95%可信区间(CI) 1.66-5.00和T5S060, OR = 3.24, 95% CI 1.63-6.42,包括上文所述的厚壁菌门CAG:176酶 (R6CZ24, OR = 2.58, 95% CI 1.40-4.77)和一种来自酰基-CoA超家族 (C7H1G6, OR = 2.81, 95% CI 1.68-4.68)。正如预期的那样,与UC相比,较早的发病年龄和CD状态与较高的开始使用类固醇的风险相似。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类固醇使用风险与大肠杆菌NAT的宏基因组存在之间没有关联,NAT是我们最初使用沙门氏菌NAT作为模板序列进行同源性搜索时发现的。

图5. 肠道微生物5-ASA灭活乙酰转移酶与5-ASA用药者治疗失败的风险相关性较高

         

结论及展望

本研究结果首次提供了特异性肠道代谢酶与IBD 5-ASA治疗失败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产生了直接的临床潜力。5-ASA是UC最常用的处方药。为了保持有效,它必须以未修饰的形式存在于结肠腔中,因此,与其他药物不同,它在小肠中的吸收很差。5-ASA治疗失败的个体通常进展为风险更高的免疫抑制治疗,而只有在必要时 (即肠道微生物组中存在修饰5-ASA的硫解酶序列)才有能力这样做,这将为精准医学提供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此外,阐明微生物失活5-ASA的酶学机制可能有助于未来研发微生物特异性酶抑制剂,以增强5-ASA的疗效。在本研究中,我们的数据是观察性的;需要更多的介入研究来加强我们的发现,无论是通过在IBD患者中的临床试验还是通过单定植小鼠。目前,这些发现为IBD的个性化微生物医学打开了一扇概念之窗。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3-02217-7

         

参考文献

1. Mehta Raaj S,Mayers Jared R,Zhang Yancong et al. Gut microbial metabolism of 5-ASA diminishes its clinical efficac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Nat Med, 2023, undefined: undefined.


【上方视频为张教授的视频直播课程回放节选,她是如何做到5个本子,4个面上与1个青年连续命中,100%的中标率?完整视频在下方国自然热点方向资源圈】



国国自然标书撰写与修改策略方案:
1.自学视频 2.参考高价值模板 3.专家一对一辅导


首先:写初稿可以加入国自然热点方向资源圈子学习标书的撰写( 圈内有张教授的国自然培训视频课,还可以咨询张教授关于国自然的相关问题,更多国自然资源与视频也在圈内可以下载)





第二:需要参考历年的高价值标书原文,如何获得标书原文? 

请加入【历年高价值标书圈】

本圈内有50份高价值标书原文,欢迎您扫码看看。


【医药加】国自然专家一对一线上评审与修改指导流程方案

(国自然专家正在火热预约中)


医药加平台已经为上千位学员培训辅导过国自然标书,其中相当一部分学员都已经拿到了青年,地区,面上基金。

医药加可匹配上百位国自然评审专家(下文举例了医药加的10位国自然专家简介),都具有丰富的国自然标书评审经验,

 流程一:先把标书初稿交给医药加,匹配相关研究领域的国自然专家,并预约专家评审辅导时间

流程二:国自然评审专家做标书评审与指导(一对一指导,腾讯会议1小时)

我们的国自然专家会看你标书的科学价值,创新性与可行性如何?立项是否充分?关键致命问题有哪些?再1小时内具体给您做指导。

流程三(如有进一步的需求,可拉讨论组):经过专家评审指导之后,如有通过修改后命中标书的希望,再做专家一对一持续性互动修改辅导

(持续性指导是一直指导到你在系统提交标书为止),可以大大提升标书的命中率!





国自然专家简介


国自然专家一:T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担任过多次基金项目的评审专家,将会以评审专家的角度来解析并回答上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将与学员们采取现场互动的方式来授课,点评学员所写的标书存在的问题,赏析中标标书,让学员能在现场模拟撰写!自1998年来,年平均一对一辅导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余份,平均中标率达50%以上。特别擅长评审的研究方向是:肠道微生物,代谢,中医药,药理,肿瘤,非编码RNA,免疫,衰老,脑神经科学等领域。



国自然专家二:

M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欧盟Erasmus+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Blood、Cancer Research、Oncogene、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著名杂志已发表研究论文60多篇,IF>400。主持重点国合等项目。评审重点、重点国合、优青、杰青等不同类型项目,经验丰富。


国自然专家三:

W教授,国内某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肠道菌群与代谢组学研究国家级课题和部省级课题多项,并先后承担多项973计划课题中有关代谢组学方面的研究课题。所带领的团队主要采用代谢组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从宿主代谢与菌群微生态交互作用的角度对胃肠道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菌-肠-脑机制进行研究。目前已发表多篇SCI论文,在肠道菌群、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策略等相关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国自然专家四

国内知名⾼校教授,博⼠⽣导师,曾在海外从事微⽣态与营养健康相关研究10余年,主要涉及肠道炎症反应、⼤肠癌发病机制以及肌⾁和脂肪⼲细胞⽣理的分⼦机制的研究,拥有⽣物医学、分⼦⽣物学、细 胞⽣物学和⽣物化学等⽅⾯深厚的理论研究及实验操作经验。近年来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Nucleic Acids Research, PNAS,Cell Metabolism, Gastroenterology 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学术论⽂31篇,总影响因⼦~200,累计参与主持多项国⾃然基⾦及美国国⽴卫⽣研究院(NIH)资助的科学研究基⾦,申请发明专利4件,授权软件著作权1件。近年来在中国肠道⼤会、EMBL Conference、中华医学会等⾼⽔平会议进⾏微⽣物领域专题汇报,获得了业界的⼴泛关注和认可。


国自然专家五:

S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单细胞组学、空间组学及表观组学的生物信息分析与调控机制解析。

S教授长期从事单细胞以及表观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研究。阐明RNA修饰调控多种生理(胚胎发育、精子发生、神经发育等)和病理过程(肿瘤发生、肥胖等)的分子机理,并通过单细胞组学揭示癌症等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其科研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于Nature,Nature Cell Bi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Molecular Cell, Cell Research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期刊上,引用超过4000次。


国自然专家六:

H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PI、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等30余项课题,累计经费9600万元。发表论文72篇,其中SCI论文42篇,总影响因子32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25篇,总影响因子186,4篇影响因子大于20。申请专利11项,其中5项已授权,国际PCT专利1项。参加专著和国家统编教材编写9部,承担教学课题和学生创新指导课题8项。研究成果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细胞出版社中国年度论文、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国自然专家七:

Q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重塑相关心血管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中国生理学会副秘书长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代谢异常与重塑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潜在靶点研究。在Circulation、Hepatology、J Hepatol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6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及教委长城学者计划等。

国自然专家八:

X教授,脂糖代谢实验室/重庆市重大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内分泌与代谢学科带头人;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获得者;美国内分泌学会高级会员、美国生理学会、美国糖尿病协会会员;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等期刊审稿专家。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通讯作者SCI 论文5篇;获得中华医学会科研奖励1项;培养博士1人,硕士16人。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内分泌与代谢学科带头人;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点实验室PI、脂糖代谢实验室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获得者;美国内分泌学会高级会员、美国生理学会、美国糖尿病协会会员;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等期刊审稿专家。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


国自然专家九:

L教授,医院病理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病理学科带头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USCAP会员,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会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通讯作者SCI 论文二十余篇;培养博士1人,硕士23人,曾作为访问学者、访问教授分别留学加拿大、美国。


国自然专家十:

中科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2001-2008年任职于美国罗约拉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学部期间,曾与著名神经内分泌学专家Louis Van de Kar 教授、George Battaglia教授等合作从事神经药理学研究,共同主持和参与多项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国家卫生部(NIH)项目。2008年回国以来主持多项国自然,评审国自然经验丰富。


更多的国自然专家教授,可以联系我们来匹配,我们会根据您的标书方向匹配最适合的专家做一对一腾讯会议辅导,经过多轮的一对一腾讯会议辅导,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您的标书质量。


                                                       扫码报名咨询

  

                               


                                  





相关阅读

  • 春天是怎么被『植愈』的?

  • Spring cure当凝固的土地孕育出绿芽春的触角延伸至每一处冰冷的缝隙强大而神奇的治愈力量让万物复苏,树木生长一花一叶是信使,一草一木是期许自然万物皆是我们身心的良药又是
  • 石家庄地铁6号线最新消息→

  • 2023年3月10日-11日,受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省、市直有关部门,沿线区政府、市轨
  • 沂源:多措并举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冯金金 通讯员李宁宁“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当前正值农民春耕季节,沂源县抢抓时机,集中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守牢耕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