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政策性“牡蛎险”落地墙头 养殖牡蛎有了“保护伞”

  记者 张霞 

  近日,墙头镇7户牡蛎养殖户收到了太保产险公司出具的牡蛎养殖气象指数保险保单,太保产险为他们的2000余亩牡蛎提供600万元的风险保障。这是全省首个牡蛎养殖气象指数保险,从此这个“牡蛎险”将为养殖户撑起应对灾害性天气的“保护伞”。

  近年来,象山县不断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大批梭子蟹、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养殖户都在相关气象指数的险种中受益。此次落地的牡蛎养殖气象指数保险,已列为宁波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险种,牡蛎养殖户投保该保险可享受保费50%的财政补贴,大大减轻农户参保费用压力。

  牡蛎,俗称“蛎黄”,在象山县有悠久的养殖历史。牡蛎养殖是典型的碳汇渔业、资源环境友好型海水养殖产业。养殖牡蛎不仅可以有效消除海水富营养化,解决海水养殖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碳捕集作用。牡蛎壳95%以上的成分是碳酸钙,据推算,每亩牡蛎每年固碳约1.4吨,固碳能力是红树林的7倍,养殖牡蛎可成为蓝色碳汇的重要实现途径。

  据悉,牡蛎养殖气象指数保险是根据牡蛎养殖模式及其主要气象风险量身设计的保险产品,能够为牡蛎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遭遇台风、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导致的损失提供风险保障,也是农业保险助力蓝色碳汇发展的又一创新探索。根据保险条款,在保险期间内,投保时约定气象站点测到的风速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数值,牡蛎养殖户就可以根据条款约定获得赔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