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秋粮收购总量创近年新高 夏粮收购准备基本就绪

日期: 来源:丰收节收集编辑:丰收节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近日,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2023年度秋粮旺季收购已结束,截至4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2亿吨,收购总量创近年新高。今年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预计夏粮旺季收购量约7000万吨,较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小麦约6300万吨。为端稳中国饭碗吃下“定心丸”。

秋粮收购创新高 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秋粮收购占全年粮食收购量的四分之三,且涉及品种多、范围广、数量大,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重中之重。

秋粮主要包括中晚籼稻、粳稻、大豆和玉米,旺季收购期一般分别于1月底、2月底、3月底、4月底结束。整个旺季收购过程中,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始终把抓好粮食收购作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抓手,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整个旺季收购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针对性政策措施,保障了收购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主产区待售余粮已经不多,这部分粮食,农民朋友将根据市场行情择机择价销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秦玉云介绍。

秋粮上市后,主要粮食品种价格走势趋稳。稻谷价格高开稳走、行情好于上年,且优质优价特征明显,中晚籼稻、粳稻收购均价一直高于上年同期,优质品种价格普遍较普通品种每斤高0.2元以上。

秦玉云表示,由于价格较高,南方省份均未启动稻谷托市收购,黑龙江启动时间较上年晚了一个月,且收购数量明显下降。春节后,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生效,玉米、大豆收购价格企稳回升。以黑龙江玉米为例,春节前大体在每斤1.05元左右,春节后上涨了0.05-0.1元,近期稳定在1.1元左右。

夏粮收购靠前谋划 收购量预计同比增加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主要包括夏收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眼下,全国夏粮正陆续成熟,全国即将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夏粮收购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

在河南安阳滑县小铺乡,种粮大户王付强望着刚完成灌浆期浇水后的麦田,对今年小麦丰产丰收信心十足:“这一次浇的是灌浆水,同时加以适时适量施肥,今年每亩能增产200斤左右。”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增,苗情长势好于去年和常年,如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将再获丰收。

为保障夏粮收购顺利开展,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靠前谋划下,各地围绕“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等积极开展工作。

在安徽省望江县雷池镇杨长村,约800亩小麦已经开镰收割,杨长村种粮大户周小林看着6台联合收割机作业满脸欣喜:“以前小麦快到收获时,要提前找好农机、烘干厂、销售公司,现在有了镇上统一安排的麦收服务,省心多了。”

这只是夏收备战的一个缩影,在江西,修订完善了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降低市场化收购企业贷款准入门槛;在湖北,准备收购仓容近600万吨,是预计收购量的3倍,完全能够满足收购需要;在四川,已建成低温绿色仓容近650万吨、智能粮库410多个,优粮优储水平不断提高;在新疆,参照最低收购价政策,政府出台小麦应急收购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表示:“据调度,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小麦主产省共准备小麦仓容近8000万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初步安排夏粮收购资金1100亿元。各地收购仓容充足,收购资金到位,物流运输通畅,市场秩序良好。”

收购价格如何?唐成介绍,各地预计小麦开秤价格大体在每斤1.25元-1.35元,早籼稻在1.3元-1.35元,高于小麦每斤1.18元、早籼稻1.27元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大范围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夏粮收购工作还将结合今年开展的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严厉打击涉粮违法违规行为。群众可通过12325粮食和物资储备监管热线投诉举报。据了解,今年前4个月,12325热线共受理举报线索432件,兑现拖欠售粮款1789.1万元。

提高安全储粮水平 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打好夏粮收购战,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也要做好仓储保管工作,确保储粮安全,才能不负“粒粒皆辛苦”。

粮食收获后,农户一般会暂时短期储存。如何提供优质服务、减少农户储粮损失,是推进粮食产后减损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国家通过投资引导,累计为全国农户配置科学储粮装具1000万套。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宣传和指导,引导农民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搭建科学储粮装具,有效解决农户“丰收后的烦恼”。

有了储粮装具加持,产后服务也要到位。目前,全国建成了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各地加强运营管理指导,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为农民提供粮食清理、干燥等服务,促进粮食提档升级,减少了粮食产后损失。据调查,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较十年前大幅下降。

除了加强农户庭院储粮技术指导,持续强化仓储管理、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也是提升粮食收储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

从规模上看,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仓储设施建设。“我国粮食仓储设施规模逐年递增,有效满足粮食收储需要。截至2023年末,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较2014年增长了36%。目前基本形成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介绍。

从管理上看,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通过完善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宣贯培训机制等,加强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和绿色储粮技术应用考核等,多措并举提升我国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从技术上看,粮食入仓后,及时做好通风降温和虫霉防治,是确保储存安全的重要基础,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有利于粮食保质保鲜储存能力提升。

“目前,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谷物冷却‘四合一’储粮技术已成为国有粮库的标配。我国粮食仓储更加绿色、环保、节能,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同时,粮食储存保质保鲜水平进一步提升。”周冠华介绍,截至2023年末,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的合理范围内。

来源:中国农网

相关阅读

  • 陕西夏粮生产形势良好

  • 5月17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当前,全省在田小麦1427万亩,预计夏收工作将从5月下旬陆续开始,到6月底结束,目前夏粮丰产丰收形势较为乐观,小麦单产有望再创新高。据了解,我省夏粮
  • 攻坚增产谋突破 山东聚力绘就“好丰景”

  • 证券时报记者 黄翔小满将至,麦穗日渐饱满。当夏风拂过,麦浪层层,碧波天漾。希望的田野,已是丰收在望。2023年,山东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31.1亿斤,同比增加22.3亿斤,增长2.0%,再创历
  • 1.2亿元夏粮收购资金已到位

  • 国以民为先,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今年以来,农发行麦盖提县支行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粮食银行”品牌优势,于3月中旬提前启动新年
  • 2023年,常德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领跑全省

  • 常德日报记者 杨鑫 通讯员 熊斌 成鑫 日前,国家统计局常德调查队发布我市2023年粮食产量情况。2023年,常德粮食播种面积883.25万亩,粮食总产量382.76万吨,两项数据均居全省第一
  • 临夏县按下春耕备耕“加速键”

  • 连日来,为确保春耕生产有序推进,临夏县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干部群众纷纷抢抓农时,按下春耕备耕“加速键”,努力为今年农业生产和粮食丰收开好头、起好步,夯实全年农业生产基础
  • “三龙”结“粮”缘

  • 渭南日报 记者 李众伟 杨欣核心提示: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白水县的吴兴龙、刘龙伟、秦少龙三个年轻人,回到家

热门文章

  • 乡村振兴开创“邹平路径”

  • 邹平市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挖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取

最新文章

  • 秋粮收购总量创近年新高 夏粮收购准备基本就绪

  •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近日,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2023年度秋粮旺季收购已结束,截至4月30日,主产区
  • 古代中华文明与西方交往历程

  • 古人类学家根据考古化石资料告诉我们,人类祖先来自非洲。他们说,现代人类的先祖在能人和匠人阶段,分别在200万—180万年前、84万—42万年前、8万—7万年前走出非洲(考古纪年相差
  • 淄博一收费站突发!他们冲了上去……

  • 近日高青黄河大桥的工作人员在值班时发现一辆面包车行驶中突然停了下来瞬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高青宏泰交通集团大桥浮桥事业部工作人员魏蓬勃:“看到司机在车上下来往我们收费
  • 湖北荆州沙市烟草“四加强”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管理、服务职能,湖北荆州沙市烟草多措并举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加强业务学习。深入学习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最新文件精神,积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