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中国最“能打”的水稻 离国际一流还有多远?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陈鎏琰

这个5月,全国最“能打”的水稻都来到了杭州。10日至11日,第四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在杭州举办。这是国内“粮食圈”最具权威度和公信力的官方品鉴活动,能拿到金奖的品种,可谓是国内水稻界的“顶流”。

不过,拿到金奖不是终极目标。鉴评目指“国际一流”,采用优质稻品种“日本渔沼越光”和“泰国香米KDML105”作为对照,换句话说,国内“顶流”,还是要对标“国际一流”找差距、补短板,增强竞争力。

相较“国际一流”,国内“顶流”还有哪些差距?全国范围内,浙江的水稻育种处于何位、如何发力?答案,就藏在一碗米饭里。

每一个品种,每位专家至少得吃上两口,一口热饭,一口冷饭。潮新闻记者 祝梅 摄

从够不够吃到好不好吃

你见过摆满电饭煲的“考场”吗?5月10日,在位于富阳的中国水稻研究所,4位院士和26位知名水稻专家组成的鉴评专家组分两组照面而坐,鉴评40种粳稻和41种籼稻品种。

经过初评盲选,摆在鉴评组面前的,是从各省选送的115个优质稻品种(47个粳稻品种、68个籼稻品种)中,优中再选优的81位“种子选手”。每个品种都有着和上一轮不同的“代码”,气味、外观结构、适口性、滋味等,是评价它们“好不好吃”的关键。

一场“碳水”大考。潮新闻记者 祝梅 摄

其中有一个指标很特别:冷饭质地。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水稻首席专家杨远柱告诉记者,室温放置1小时后,冷饭的粘弹性、成团性和硬度是重要的观察指标,容易粘结成团、很硬、渣感重的米难受市场欢迎。“过去,我们追求吃饱饭、解决温饱问题,现在则由产量向产量品质并重转型,进一步提高稻米品种的食味品质,向国际优质稻看齐、甚至实现赶超。”他说。

单从好不好吃来看,部分国产稻米品种在某些指标上已能与国际一流品种一较高下,但个别性状的差距依然很大。就拿冷饭质地来说,日本渔沼越光是高端日料常用的寿司米,软糯弹牙,冷掉后也很有嚼劲;泰国香米KDML105,名字里的一个“香”字,国内很多品种还在追赶的路上。

“要超过这两个品种,还有很大难度。”鉴评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中国是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一直以来,产量是第一位的。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国产大米的外观品质、品牌乃至品种都开始受到关注。

而要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米,中国也具备自己的特殊性。其一,产量是我们守住粮食安全的“红线”,育种创新要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去攻坚;其二,中国面积广阔、生态环境多样,品种选育要朝着抗病虫、抗高低温、增强广适性等方向努力,门槛高、难度大。

各省选送的115个优质稻品种。潮新闻记者 祝梅 摄

“就拿泰国香米来说,他们的亩产水平是100多公斤,而中国稻米的亩产一般在500多公斤甚至更高。”杨远柱说,而在大米品牌建设方面,目前国内还没有搭建起以按品种收购的粮食体系,市场上大多是混配米,像稻花香和五常大米这样强关联的品种和品牌还太少。

为加快推动水稻品种向品质、品味、品牌的梯次转变,2018年起,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以品质为突破口推动良种攻关和优质稻品种鉴评,四届活动共征集优质稻品种423个,选出金奖品种110个次、86个。

作为品鉴专家组成员,杨远柱连续四届都参加了鉴评活动。他注意到,参评的品种年年更新,今年尤甚,新品种占到六成以上。

而根据官方2021年的品种推广面积统计,68个获金奖品种年推广面积已达3400万亩以上,占全国水稻主要品种种植面积的10%,其中,包括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浙优8号”在内的9个品种,每年推广面积达100万亩以上。

每个优质稻品种都有一个红色条幅。潮新闻记者 祝梅 摄

摘金三块,浙江居于何位

在本届鉴评活动中,浙江在115个优质稻品种中占据9席,最终的30块金牌里,浙江拿到三块: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浙禾香2号”、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的“嘉禾香1号”拿到了粳稻金奖,勿忘农的“中浙优8号”则拿到了籼稻金奖,其中,“嘉禾香1号” “中浙优8号”均为连续两届获奖。

这样的成绩,对标自己、对标全国,水平如何?

“过往四届,我们的金奖数量依次是1、0、3、3,可以说近几年来进步还是很快的。”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施俊生说,这几年浙江选育了一大批优质、高产、多抗、适合机械化栽培的水稻品种。

金奖品种颁奖仪式。潮新闻记者 祝梅 摄

从获奖名单来看,15个粳稻金奖里,东北三省就占了10席,浙江能在剩余的5席里拿到两个席位殊为不易。而在广西、广东、湖南等地见长的籼稻金奖榜单里,浙江也斩获一席。

“浙江处于粳稻、籼稻都可以种植的区域,建立了完善的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体系,收集保存的水稻资源近9万份,数量居全国第一。”施俊生说,更重要的是,浙江有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嘉兴市农科院、宁波市农科院等一批科创平台,能够围绕主要指标,通过科企合作、联合攻关加速育种创新进程。

连续两届获奖的嘉禾香1号,就是嘉兴市农科院、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审定的。可得丰这次有嘉禾香1号、嘉丰优911、嘉丰优3号三个品种入围,后两个品种都是刚刚审定的新品种、也是首次参赛。

“从全国范围看,浙江在早稻、籼粳杂交稻、优质稻的育种研发上走在全国前列,湖南的‘长板’在绿色优质高产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广东则在优质籼稻育种上特色鲜明。”在杨远柱看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育种家、企业家要树立全国、全球市场理念,面向全国、全球做种业。

得奖的浙江种企,在展位上展示荣誉证书。潮新闻记者 祝梅 摄

走出去,也是浙江种企的鲜明特色。勿忘农的浙禾香2号,2021年刚刚在上海审定,今年已成为浙江省种粮大户抢着种的“香饽饽”,种植面积将突破10万亩;可得丰在省外建有制繁种生产基地6000多亩。

“浙江是用种小省、供种大省,我们的生产和销售都在省外铺开,是实实在在的地瓜经济。”可得丰董事长曹小平说,企业总部在磐安县,但生产遍布上海、江西、福建,品种种植范围从河南一路延伸至海南。“国奖品种的快速推广,能让农民获得更大效益。”他说。

诚然,浙江种企“走出去”,有资源要素制约的因素,但提高单产以及满足多元市场化需求,才是育种创新最大的驱动力。为加速育种进程,“多培育一代品种”,省内不少种企都在南繁育种。数据显示,目前我省南繁育种基地面积达2800亩,不久前,浙江在此建立全国首家专门为南繁提供服务的省级公共实验室,为南繁科研育种单位就地鉴定筛选、提高育种效率加了一把力。

不过,从综合实力来看,浙江在优质稻产业化进程上还需要进一步形成竞争力,目前,省内具备较强影响力的大品种相对来讲还不够多,全国种植推广面积在千万亩以上的品种还较少。而跻身全球种企前十榜单的唯一一家中国民族种企隆平高科,目前每年推广的水稻种植面积接近5000万亩,推广的30多个隆晶系品种中,81%是优质稻。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冲呀冲呀冲,她们夺得浙江省季军奖杯!

  • 日前,浙江省第十四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小学女子甲组总决赛在义乌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瑞安市飞云中心小学足球队获女子甲组季军。此次比赛为期4天,共有15支队伍参赛。5月7
  • 惠水:全程机械化培训 增效节本助增收

  • 近日,惠水县农业农村局、明惠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在摆金镇摆金村举行惠水县2023年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手操作技能培训,惠水县域内50余名农机合作社和农机手参加。培训现
  • 燃起来了!这些重点,你记下了吗~

  • “红色根脉”蕴含着党的初心使命,蕴含着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基因密码,是浙江精神之源、使命之源、力量之源。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红色根脉”是党在浙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中国最“能打”的水稻 离国际一流还有多远?

  • 潮新闻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陈鎏琰这个5月,全国最“能打”的水稻都来到了杭州。10日至11日,第四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在杭州举办。这是国内“粮食圈”最具权威度和
  • 曾德华: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 “中农民富是一家集科研、生产、贸易于一体,是供销合作社直属单位,旨在把农业科学院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新的产品,为广大农民服务,支持农业,关注民生。加快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粮食
  • 冰虹诗歌,生命自由与诗意美的赞歌 麻飘飘

  • 我打开第一场春风看到了蔚蓝的景象万物正被照亮酒神的杯盏漾出光明流浪的诗神目光清澈清流流淌我打开第二场春风天空的汪洋养活的星星滋生幽亮虹偷藏的春色绽出新鲜芬芳那被
  • 沙县区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开班

  • 5月9日,由沙县区委宣传部、沙县区融媒体中心共同举办的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在沙县区融媒体中心综艺演播厅开班。各有关单位宣传分管领导和新闻通讯员参加此次培训。此次培训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