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这就是南京!

日期: 来源:星球研究所收集编辑:星球研究所



在中国古都序列中

常有“五大”“七大”“九大”的争论

但无论如何排序

南京

必然榜上有名

(请横屏观看,南京城全景,摄影师@黄茹萌)


然而,翻开南京的历史

却是满目悲情


有落寞

(唐·韦庄《台城》)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有伤感

(唐·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有悲痛

(南唐·李煜《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有唏嘘

(近代·鲁迅《无题》)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在2500余年的建城史中

南京历经6次毁城

换过N多次名字

她虽为10朝都会

却只有450多年建都历史

人言常道

金陵王气短命

(南京的一生,摄影师@青缃&李毅恒&黄茹萌,制图@阿土/星球研究所)


但是

被嘲为“短命之都”的南京

却每每在历史的关键时刻

以奉献自己、以牺牲自己

肩负起家国兴亡的重担


晋室南渡关系华夏文明危亡

大明以此为起点夺取了天下

孙中山宣告封建帝制的终结

(朝天宫是江南现存等级最高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摄影师@方人二)


 南京!南京!

在华夏文明的征程中

她从未离场



 01 

缘起


金陵王气的传说

是南京永远的谜


相传,楚威王观此地有紫气

埋金镇之,以压王气

金陵之名由此而来

(相传楚威王在钟山一带埋金,楚威王埋金只是金陵得名传说中的一个;下图为钟山,摄影师@方飞)


王气之说

来自这里的山川形胜


奔袭的长江

在这里突然转弯

形成江中多个沙洲

(请横屏观看,南京长江江心洲,摄影师@方飞)


且南京属于丘陵地区

北、南、中各有三支山体护卫

南有秦淮河蜿蜒入长江

山环水抱的地理格局

完美契合理想都城的选址

正所谓:

“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

(上文引自北宋《太平御览》;下图为古都南京的山水形胜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在北部

栖霞山、幕府山、狮子山

如同一道天然的城墙

时刻抵御着北方的入侵

(狮子山与包山而建的明城墙,摄影师@刘兴)


在南部

则有牛首山双峰伫立

宛如护城的“天然双阙”

(请横屏观看,牛首山因有自然双峰突起,形似牛角而得名,现建有佛顶宫,摄影师@方飞)


在中部

有海拔448米的钟山

作为南京的最高峰

恰似卧龙盘绕

(钟山,又名紫金山,摄影师@童绍程)


钟山及其余脉

还从太平门进入市区

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

鼓楼岗、五台山、清凉山

组成城中起伏的连岗

(覆舟山与鸡笼山,覆舟山又称小九华山,鸡笼山顶建有北极阁,摄影师@李毅恒)


与此同时

南京依靠长江

向东可连接太湖平原

向西可直通江淮、抵达中原

因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们

大多都对这里的“王气”有所忌惮


直至东汉末年

东吴政权起家于江南

南京立马获得孙权的垂青

孙权的定都,成为南京建都史的起源

(孙权墓所在的梅花山,摄影师@长青)


东吴定都前的首要大事

就是打造军事堡垒石头城

彼时石头城雄踞长江边

其地位不言而喻

甚至成为南京城的代称

(石头城,摄影师@杨虎)


以石头城为起点

南京从一个普通的江东小城

一步步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



 02 

堡垒

-第一次繁华-


西晋之时,五胡乱华

中原硝烟四起

大批北方士民纷纷避乱南下

此时,山环水抱的南京

成为重要的避难之所


自东吴立国至隋统天下

东吴、东晋、刘宋

萧齐、萧梁、南陈

  六朝均都建康(南京古称)

共历324年,史称六朝建康

(孙吴时南京名为建业,公元313年改称建康,自此沿用至南朝末年不变;下图为六朝历史疆域变迁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南京

第一次面临如此重大的使命


在南北对峙的六朝

她以防卫为第一要务

不仅部署国都城池

周围还设有许多安置移民的郡县

可以在战时充当防御堡垒

是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建康”

(六朝大建康城池布局,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为宣示自己的正统

建康继承了中原的礼制

效仿邺城和洛阳的格局

不仅有贯穿全城的中轴线

还沿袭宫城前的T形大街

就连城门也照搬洛阳旧名

(六朝建康城示意,制图@刘志鹏&阿土&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即便建康王室无力回归故土

但割据一方的东晋与南朝

还是为中原士民提供庇护之地

不仅保留华夏文明的火种

还平添了些许文雅与放达

(请横屏观看,玄武湖在六朝时期曾是皇家园林,摄影师@王昆远)


为巩固统治

第一次远徙江南的皇权

不仅依赖北方望族的参与

也需要江南世家的支持

(乌衣巷曾是六朝名门望族的聚居地,摄影师@方飞)


同样作为外来者的佛教

抓住这千古难逢的机遇

成为帝王整合文化的工具

也让寻常百姓从其中

看到人生中的精神解脱

(栖霞寺,为南朝齐隐士明僧绍舍宅而建,摄影师@长青)


帝王的提倡,百姓的狂热

使佛教一经传入江南

就迅速在这片沃土中生根

建康则掀起一股兴建佛寺的风潮

城郭内外僧尼云集,梵刹林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上文引自唐·杜牧《江南春》;下图为开凿于南齐永明年间的千佛崖石窟,摄影师@朱子杰)


佛教兴起,再加玄学盛行

多元的文化在建康激荡融合

不同的智慧与声音相互激赏

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后世称之为六代繁华


建康迎来了文学自由

大量作品随之涌现

有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

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还有最早的文学评论《文心雕龙》

(南朝梁时刘勰在钟山定林寺著写《文心雕龙》,该寺现已不存;下图为方山定林寺,和前者合称上下定林寺,摄影师@周昫光)


建康迎来了艺术自由

石刻雕塑造型夸张

充满想象的张力

像狮子般孔武有力的石兽上

竟然长出了翱翔天空的翅膀

(萧景墓神道石兽,摄影师@李睿宁)


绘画题材大大拓宽

顾恺之、陆探微等名家辈出

即便真迹大都没于历史长河

但在出土的六朝砖画之中

还可窥见艺术家超凡的追求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此外,建康更是外交频繁

声名远及朝鲜、日本、东南亚

在南梁皇子萧绎的笔下

我们得以在《职贡图》中窥见

各国使臣前来建康朝贡的盛景

(《职贡图》摹本中的部分使节,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然而,六朝统治者们

偏安享乐的懈怠

给建康带来国破城灭的悲剧

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

更被当做亡国的靡靡之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上文引自唐·杜牧《泊秦淮》;下图为鸡鸣寺,相传寺中胭脂井是陈后主在建康城破时,和嫔妃们的躲藏之处,摄影师@方飞)


随着建康城一起埋没的

还有六代的风华

沧海桑田,盛衰无常

刺激着文人敏感的神经

金陵遂成吟咏凭吊的圣地

从此,在华夏的文学想象中

南京总离不开悲情

(“金陵怀古”经典诗词选,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与文学书写不同的是

金陵地位虽一落千丈

但却并没有就此沉寂

在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也曾作为南唐国都

书写华丽与纤巧的一笔

(栖霞寺舍利塔,南唐石刻艺术的上乘之作,摄影师@姚力)


安史之乱之后,北方纷乱不断

随着帝国的经济重心南移

蛰伏的她一直在默默转型

从六朝护佑华夏的堡垒

逐渐成为人文荟萃的中枢

(请横屏观看,金陵在两宋期间已是商业名都,通过清代仿宋院本《金陵图》,可以追想当年的都市盛景,图片来源@汇图网,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而这场蜕变

还要等待一个时机

带领南京走向新的高峰



 03 

中枢

-再一次繁华-


洪武元年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

南京终于等来了中兴的东风

这是大一统王朝,首次在江南定都

(南京明都城城墙玄武湖段,摄影师@方飞)


为宣示继承大统

新宫室严格遵循《周礼》

三大殿的形制,完整的中轴线

都为后来的北京紫禁城所沿袭

(南京明故宫中轴线示意,摄影师@方人二,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宫城形制虽然谨遵礼制

但南京城却并不方整

为避开城南稠密的居住与商区

宫殿区选址偏居东侧

使城内形成完整三大分区

(明南京功能分区示意,制图@阿土/星球研究所)


规划上的精打细算

不代表质量上的打折

恰恰相反,朱元璋要造的

是固若金汤的大明第一都

规模宏大的四重城郭

堪称当时世界最壮丽的城市

(请横屏观看,四重城垣的明南京,都城城墙周长超过35km,面积超过40km2,制图@阿土&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城门一反传统旧制

首创瓮城在城内的形制

作为都城正南门的聚宝门

更是有多达3道瓮城

城楼上修有27座藏兵洞

大大增加了防御能力

(请左右滑动查看,今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摄影师@杨虎&李文博,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城墙上设置进水闸8座,出水闸16座

人工水系、自然水系交错纵横

外借山川之势,内谋理水之策

(明南京城水系与水关涵闸分布示意,制图@阿土/星球研究所)


作为水陆枢纽的东水关和西水关

分别是秦淮河的入城和出城口

水关旁边的三山门和通济门

更是别出心裁的船型

(明南京城门与船型瓮城示意,制图@阿土/星球研究所)


南京是明朝的根基所系
也是明太祖安息之所

朱元璋在南京创立的规制

明清两代的帝王依旧沿袭

(朱元璋与皇后合葬的明孝陵,摄影师@魏望)


因此,明朝迁都北京后

南京依旧是半个中国的中心

手工业极其发达

明初就有10余万工匠

聚居在城南18个坊内

是为著名的“金陵十八坊”

(明南京金陵十八坊,制图@阿土/星球研究所)


其中以丝织业为最

明后期南京锦缎就远销中亚

至清以后,织造业更加发达

因此设有江宁织造府

专司锦缎生产,以供宫廷需要

(在江宁织造府旧址上开辟的江宁织造博物馆,摄影师@方飞)


手工业的繁荣

带动了活跃的集市贸易

南来北往的商货齐聚金陵

明初商市多数坐落在秦淮一带

后来发展成为热闹的商业中心

(明清南京主要商业街街示意,制图@阿土/星球研究所)


徽州、山陕、闽粤、洞庭

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

也以南京为获利渊薮

纷纷建立服务本地商贾的会馆

(明清南京会馆分布示意,制图@阿土/星球研究所)


种种现象表明

南京的商品经济愈发旺盛

明中叶后,商业娱乐达到鼎盛

尤以秦淮河夫子庙一带最繁华

(明清南京城最热闹的十里秦淮,摄影师@张振华)


正所谓

“天下财富出于东南

而金陵为其会”

《南都繁会图》中

生动地描绘了当年的热闹

(请横屏观看,明《南都繁会图》的元宵节盛景,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城里市廛繁盛,万商云集

不仅世界各地的商品能找到

(《南都繁华图》中店铺召幌上写道“东西两洋货物俱全”,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仔细端详

还有时髦的南京人

戴上了西洋的眼镜

(《南都繁华图》中戴眼镜的南京人,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除了是繁荣的经济中心

南京更是颇具影响的文化中心

号为“天下文枢”


秦淮河畔的夫子庙

人文荟萃,文风鼎盛

(号称“中国四大文庙”的夫子庙,摄影师@方飞)


毗邻夫子庙的江南贡院

更是江南最大的科举考场

可以容纳2万人进行考试

文天祥、施耐庵、吴承恩

唐伯虎、郑板桥、张謇

无数大师名儒都从这里走出

(雪中的江南贡院明远楼,摄影师@熊峰)


城市经济的活跃

也使世俗的因素悄然生长

有描绘市井生活的小说戏剧

如国仇家恨中的爱情《桃花扇》

讽刺科举考试制度的《儒林外史》

还有欣赏花鸟虫鱼的《闲情偶记》

以及广录佳肴的合辑《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得名于作者袁枚隐居的随园,现已不存,原址附近现有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摄影师@方飞)


而遭到抄家的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十年辛苦著成《红楼梦》

将家族往昔的荣耀与没落

都投射在“金陵十二钗”的命运中

(乌龙潭曹雪芹纪念馆,摄影师@方飞)


在国内,活跃的思想

推动了平等对话的西学东渐


一如传教士利玛窦

在南京获得了欢迎与支持

和徐光启一同翻译《几何原本》

(石鼓路天主堂是利玛窦故宅,摄影师@李毅恒)


在海外,南京也曾代表

最美丽的中国形象之一

如大报恩寺琉璃塔

曾以“南京瓷塔”的名义

出现在安徒生的童话中

出现在英国伦敦的邱园里


大报恩寺琉璃塔外贴白瓷

通体饰以五彩琉璃构件

塔刹冠有千斤黄金宝顶

檐下悬挂铜铃百只,声闻数里

塔内夜间燃灯百余,昼夜长明

(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示意,制图@阿土/星球研究所)


只可惜

我们再也无法亲眼目睹她的精美

她永远消逝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之中

清军与太平军的攻防

太平天国的内讧

对于南京城来说

无疑就是一场浩劫


就这样

南京城跌跌撞撞

迈入了风雨飘摇的近代



 04 

求索

-全新的重生-


近代以来

南京的命运

一直和中国紧紧相连


《南京条约》的签订

曾让中国迈入屈辱的泥潭

(静海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议约地,摄影师@朱金华)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更是全体国人无法忘却的悲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摄影师@张勇)


即便几次深陷泥淖

南京依然步履不停

为民族的未来艰难求索


为谋求自强

南京成为晚清洋务派

寻求现代化的试验场

她引入新兴工业

创立有金陵机器制造局

(中国近代四大兵工厂之一的金陵机器制造局,今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摄影师@方飞)


实施新式教育

筹办两江师范学堂

(两江师范学堂校址成为今东南大学的一部分,摄影师@黄泉源)


而在煦园之中

更是发出漫漫长夜中的惊雷

长达千年的封建走向灭亡

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在南京宣告建立

(1912年孙中山在煦园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并入总统府,摄影师@方人二)


作为首都的南京

再次担纲谋划未来的重任

1929年的《首都计划》

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

做出可圈可点的尝试


这是一部先进的规划

强调现代科学

宏观上吸收欧美规划理念

奠定今日南京的城市格局

(颐和路历史街区与江苏路基督堂,摄影师@李毅恒)


除了科学理性的追求

这又是一部强调民族的规划

号称发扬光大固有文化

微观上倡导采用中国古典造型

(南京博物院主体建于民国,外观仿辽代大殿,摄影师@方飞)


这其中的扛鼎之作

莫过于古典与现代

完美融合的中山陵

(中山陵,摄影师@黄茹萌)


民族的形式之下

实质已是新时代的纪念堂

从空中俯瞰

平面宛如一口警钟

仿佛中山先生遗训在耳: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俯瞰中山陵,摄影师@魏望)


虽然这场艰难的探索

许多只是纸上谈兵

但还是留下宝贵的遗产

化作南京城专有的风情

(请滑动查看,夕阳下的音乐台&深秋里的美龄宫,摄影师@王黠溢&李毅恒)


直到解放,万象更新

古城注入新的生机

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即便面临重重困难

也要迈向新的征程

(1968年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双层公铁两用桥,摄影师@方人二)


今日的南京

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还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更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学之都

(南京明城墙是我国目前留存规模最大的都城城垣,摄影师@李毅恒)


作为古都

也在保护古迹中走在前列

在尊重历史的态度下

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

(以钢+玻璃形式表现的现代版大报恩寺塔,摄影师@方飞)


还用别具一格的创意

续写往昔恢弘的传奇

(佛顶宫穹顶之下的卧佛旋转莲花台,摄影师@邵一展)


即便有着沉痛的记忆

厚重的历史

南京却总是以美丽示人

今天的她不失前卫

(南京四方当代艺术馆区,摄影师@王黠溢)


愈发青春活力

(南京青奥中心与南京眼,摄影师@黄茹萌)


独具优雅清丽

(请滑动查看,遍植法国梧桐的道路,摄影师@李毅恒&黄颖)


从六朝到南唐,从明朝到民国

一路走到现在的南京

历经了太多世事盛衰

沧海桑田,山河变迁

城池一次次摧毁

却能够屡扑屡起

(南京城池的变迁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在历史的漫漫征途中

南京努力过,并且相当努力

可即便她历经千磨百折

却总能以那强大的坚韧

滤过兴亡的痛苦和血腥

化作瑰丽的浪漫

汇成城市的史诗

依着长江,徐徐展开

(请横屏观看,南京城全景,摄影师@李俊博,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野庐  图片:感恩的心  

 设计:阿土&刘志鹏  地图:陈志浩  

封面摄影师:刘兴&徐畅宇

审校:巩择楷&亭亭&松楠


审核专家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姚亦锋教授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胡箫白副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贾亭立副教授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 胡阿祥,李天石,卢海鸣编著. 南京通史 六朝卷[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9.

[2] 李天石等编著. 南京通史 隋唐五代宋元卷[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6.

[3] 范金民,杨国庆,万朝林,罗晓翔,孔潮丽编著. 南京通史 明代卷[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2.

[4]  夏维中,张铁宝,王刚等编著. 南京通史 清代卷[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4.

[5] 杨颖奇,经盛鸿,孙宅巍等编著. 南京通史 民国卷[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1.

[6] 董国强,李之荣编著. 南京通史 共和国卷[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5.

[7] 苏则民编著;吴良镛主编. 南京城市规划史 第2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8]  姚亦峰. 南京城市地理变迁及现代景观[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9] 薛冰著. 南京城市史[M]. 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2.

[10] 武廷海. 六朝建康规画[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11] 贺云翱. 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5.

[12] 薛冰著. 读南京[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7.

[13] 徐宁编. 南京历代名著[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6.

[14] 汪晓茜编著. 南京历代经典建筑[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8.

[15]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 南京简志[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4.

[16] 王毅. 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武汉大学,2010.

[17] 胡阿祥. 华夏正统与城市兴衰:古都南京的历史特质[J]. 南京社会科学,2013(12):141-148.


【招聘】星球研究所长期招聘主笔、地图设计师、视频剪辑、三维动画师、图片编辑、商务策划等,请在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相关阅读

  • 最新!“五一”假期就医指南!

  •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假日期间就医指南送给您以备不时之需南京鼓楼医院(含江北国际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本部、南院、河西院区普通门诊开诊时间如下
  • 高一分就会美十分

  • 高一分就会美十分□ 涵轩今春以来,南京旅游人气火爆,成为国内热度最高的十大目的城市之一,“总要来趟南京吧”在社交媒体刷屏出圈。众多外地游客在一山一水间品读钟灵毓秀,在一
  • 南京港华首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落地运行

  • “设备调试全部正常,整体运行情况良好,系统运行已达预计效果……”今年1月,南京港华创新延伸业务——集中供暖公寓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正式投入运行。据悉,自2021年起,南京港华积极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发论文不多的青椒,“入企入园”是条好出路吗?

  •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发改委、科技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高校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省开展高校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行动。按照文
  • 这就是南京!

  • 在中国古都序列中常有“五大”“七大”“九大”的争论但无论如何排序南京必然榜上有名(请横屏观看,南京城全景,摄影师@黄茹萌)▼然而,翻开南京的历史却是满目悲情有落寞(唐·韦庄
  • 40秒粗加工视频,看完感觉牙都发麻了

  • 我们来看下这个粗加工视频,还好只有不到40秒,看完都觉得牙都麻了。视频资料,建议WIFI观看内容来源:网络本期编辑:小艾 广告及商务合作:021-37709287 电话:199 4615 0668 微信号:am
  • 干货!你需要掌握的论文写作格式

  • 一、 文头部分学术论文的文头部分一般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等要素,其基本格式和规范要求如下。1. 题名标题也称为“题名”、“题目”、“文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