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华福策略】两会前瞻:关键之年,政策开篇

日期: 来源:华福策略收集编辑:华福策略


华福策略

摘要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即将召开的“两会”成为市场关注热点。预计“两会”将承接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全面讨论部署其中重要议题。我们认为,GDP目标增速以及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通胀水平和赤字率、M2和社融规模、汇率等主要经济指标的设定将对今年的投资主线产生重大影响。

  • 我们认为,2023年两会制定的GDP增速目标或将在5%以上。增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低基数、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及经济的自然修复。财政方面,预计今年的财政赤字率或将在3%左右,主要以中央负债为主导。货币政策方面,今年MLF与LPR的利率或保持整体稳定,会有类似定向降准、PSL等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

  • 扩大内需将成为2023年甚至未来几年经济工作的核心主线,相关政策的落实在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更加细化。我们认为,两会将继续围绕内需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并集中在消费、投资方向发力。

  • 房地产政策的整体基调将保持积极。全国两会或将继续从地产供给需求两侧发力:供给侧来看,“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下,保交楼和风险处理会继续推进;需求侧来看,保障性住房以及购房便利政策依旧值得关注。

  • 投资策略:整体看,市场风格在两会间切换,两会期间往往通过卖出一定持仓增加资金筹码,并在两会后迅速押注政策关注方向。两会期间往往伴随风格切换,建议关注当前政策倾向较强的内需相关板块。

  • 风险提示:一是国内政策、配套政策措施落地不及预期;二是大国博弈下的地缘政治导致的风险超预期;三是美联储加息导致的美元指数上涨超预期。



正文

当下,世界格局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风险并存。研究机遇、防范风险,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题中之义。在飞速的变化发展中看到有价值的内容,并探究其背后的逻辑体系,从而做出一定的预判,对于投资将有特定的意义。

一、关键之年伊始,重磅会议开篇

去年二十大的召开明确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科学谋划。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市场对诸多热点问题均给予了高度关切,因而即将召开的“两会”成为关注热点。

有鉴于此,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发展表述以及政策取向将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对GDP目标增速以及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通胀水平和赤字率、M2和社融规模、汇率等主要经济指标的设定将对今年的投资主线产生显著影响。主要经济指标的幅度设定,将极大决定着财政、货币、产业、外贸等政策的调控力度及手段。而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进一步细化落实以及对应工作的具体安排,亦会对市场方向给予指引。

1.1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

两会的召开时间通常在每年3月,会期10-14天,这个惯例始于1985年:一是财政年度以自然年度计算,3月举行可以为统计和汇总留出一定时间;二是避免与春节假期冲突。2020年受疫情影响,两会推迟至5月召开,同时在2020-2022年疫情期间,会期缩短到7天。此外,政协比人大提前召开会议,以便全国政协委员列席全国人大会议,参加对政府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等全国人大会议文件的讨论。

2022年12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2023年1月1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1.2 2023年全国“两会”会议议程

决定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议程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

二、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前瞻

2.1 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今年GDP增速或将在5%及以上

2022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我们全年的GDP增长保持在3.0%,距离年初5.5%的增速目标较远,主要是受到疫情的反复影响,企业经营收缩、消费者信心低迷、消费不足超额储蓄持续增加等原因。但是随着疫情褪去,经济重启,2023年我们经济的发展依旧潜力十足,本月信贷数据的冲量也一定程度上为全年经济“开门红”做好铺垫。

我们认为,2023年两会制定的GDP增速或将在5%或及以上,增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低基数、疫情防控政策逐步优化以及经济的自然修复。增速提升来自于2035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如果2035年实现人均GDP2万美元以上的水平,则从2023年开始,必须达到年均5%以上的GDP增速(详情参见华福证券2023年年度报告《政策发力、稳步修复》)。同时,当下经济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过高的GDP增速目标可能性较低。

同时,通过参考各地GDP增速平均值和重点省份目标值的变化,我们认为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相对2022年或略有回落。目前,各地两会公布的2023年GDP增长目标平均值为6.0%左右,相较2022年下调0.3个百分点。同时,全国大部分城市,GDP增速目标设定大部分较上年有所回落,少量持平,以北上为代表,北京今年目标增速设立为4.5%,相较2022年下调0.5个百分点,上海目标增速设立为5.5%,与去年持平,所以,2023年两会制定的GDP增速或将在5%及以上。

2.2 财政政策:转移支付、财力下沉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持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整体看,加力提效意味着2023年财政基调将持续积极,“注重精准、更可持续”表明财政持续性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财政重申“可持续、债务风险可控”,意味地方政府举债空间有限,新增债务规模难以大幅上行。我们预计,今年的财政赤字率或将在3%左右,主要以中央负债为主导。

2.3 货币政策:结构性发力,精准灌溉

从这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货币政策的基调上看,2022年“灵活适度”,到2023年的“精准有力”。我们认为,今年将会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大年:“有力”意味着我们的货币依旧会保持固有强度,“精准”意味着我们更多会以定向政策扶持特定行业,例如乡村振兴、科创等。同时,当下M2与社融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在流动性上保证了经济复苏的前提,也隐含了一定的通胀风险。去年三季度的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示了结构性通胀风险,显示出监管部门对于物价水平的重视程度和潜在问题所在。我们预计,今年MLF与LPR的利率或保持整体稳定,会有类似定向降准、PSL等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

2.4 物价水平:温和上升

从我们的统计结果来看,地方两会公布的消费价格涨幅绝大部分为3%左右。因此,我们认为全国两会所提出的通胀涨幅也在3%左右,伴随国内经济复苏、消费回暖,2023年CPI或将温和上涨,其中服务业和消费品涨幅明显。

2.5 稳增长:扩大内需,提振消费

当下中国经济依旧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并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五大重点任务之首,并特别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意味着扩大内需将成为2023年甚至未来多年经济工作的核心主线,相关政策的落实在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更加细化。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是对扩内需战略的顶层设计,是立足于2035年远景目标、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战略性安排。当前全球不少经济体金融环境不断收紧,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逐步减弱,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强化,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多依赖内需。我们认为,两会会继续围绕内需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并集中在消费、投资方向发力。

2.6 房地产政策:平稳过渡

随着2020年“三条红线”政策的开始,房地产行业和中国经济正经历着的转型的“阵痛期”。2022年全国房地产累计开发投资完成13.3万亿元,较去年下降约1.47万亿;去年4月开始,房地产开发累计同比持续为负。地产销售方面,无论是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金额,去年整体下降幅度较大。整体来看,房地产产业链出现了剧烈调整,从开发投资到销售交楼等环节均表现不佳。

今年1月,刘鹤副总理再次公开表示,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月刚召开的人行金融市场工作会议。伴随着当下出现的地产销售反弹,我们认为,2023年房地产政策的整体基调保持积极,全国两会或将继续从地产供及需求两侧发力,供给侧来看,“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下,保交楼和风险处理会继续推进;需求侧来看,保障性住房以及购房便利政策依旧值得关注。

三、两会对市场影响分析与投资策略

3.1 历年两会前后大盘走势回顾

通过对近十年以来的历次两会期间的市场表现分析,我们发现:

(1)历次两会前一周市场处于下跌年份居多(这其中2015年为整体大牛市),而在两会后上涨年份开始居多;

(2)分行业看:近三年期间,2022年两会前一周煤炭、交通运输表现较好,两会期间呈整体下跌,两会后一周医药和非银金融板块领涨,两会后一月房地产板块领涨;2021年两会前一周钢铁、环保的涨幅居前,两会期间依旧整体呈现下跌趋势,仅钢铁、公用事业板块涨幅为正,两会后一周各行业整体翻多,两会后一月,部分板块涨幅回落,美容护理涨幅居首;2020年两会前一周及两会期间,市场呈现整体下跌趋势,两会后一周后立刻翻多,电子行业领涨,两会后一月,传媒、电子行业涨幅居前。

3.2 投资策略

整体看,市场风格在两会间切换,两会期间往往通过卖出一定持仓增加资金筹码,并在两会后迅速押注政策关注方向。两会期间往往伴随风格切换,建议关注当前政策倾向较强的内需相关板块。

四、风险提示

一是国内政策、配套政策措施落地不及预期;二是大国博弈下的地缘政治导致的风险超预期;三是美联储加息导致的美元指数上涨超预期。


重要提示: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福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公众号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华福证券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分析师:朱斌,执业证书编号:S0210522050001

一般声明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该等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由其发布者负责,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之后可能会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或所做出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构成对所述金融产品、产品发行或管理人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仅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以供投资者参考,但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承诺或担保。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本报告版权归“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特别声明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相关阅读

  • 【华福策略】消费与基建投资相关主题表现活跃

  • 华福策略摘要消费板块表现较突出,同时基建、数字经济等板块亦有不俗表现,在涨幅前20的主题中占据大半。其中涨幅前五的主题分别是:中药、白酒、颜值经济、医保和新冠药物。本周
  • 【华福策略】建议持续关注内需复苏相关板块

  • 华福策略摘要本周食品饮料行业领涨,消费板块表现出色。截至2023年2月18日,本周食品饮料行业领涨,涨幅1.58%;石油石化、纺织服装、建材、钢铁等行业紧随其后。对比上周,食品饮料、
  • 【华福策略】消费复苏趋势明显

  • 华福策略摘要本周军工板块表现较突出,同时大数据、光伏、基建等个别主题亦有不俗表现。其中涨幅前五的主题分别是:卫星、卫星导航、海军装备、东数西算和IDC 。本周网红经济、
  • 【华福策略】原材料领涨,金融地产出现改善

  • 华福策略摘要本周煤炭、钢铁行业涨幅领先,消费板块部分行业表现出色。截至2023年2月25日,本周煤炭饮料行业领涨,涨幅5.71%;钢铁、家电、轻工制造、综合金融等行业紧随其后。对比
  • 把握重要会议窗口期

  • 本周大A先扬后抑,节后首日沪指创下的3310一线仍旧无法突破,外加前期热点板块资金纷纷结账带动大盘震荡下行。截至周五收盘,各大指数全线下跌,其中以成长为代表的创业板、科创板
  • 这份光伏行业最重要的年度报告,你看懂了吗?

  • TOPCon火爆,建一条生产线,平均每GW产能要花多少钱?拥硅为王,每万吨硅料产能的投资成本,行业平均水准是多少?钙钛矿精英与骗子云集,现在的研发与应用,究竟进行到哪一步了?看一家公司行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华福策略】两会前瞻:关键之年,政策开篇

  • 华福策略摘要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即将召开的“两会”成为市场关注热点。预计“两会”将承接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全面讨论部署其中重要议
  • 【华福策略】消费与基建投资相关主题表现活跃

  • 华福策略摘要消费板块表现较突出,同时基建、数字经济等板块亦有不俗表现,在涨幅前20的主题中占据大半。其中涨幅前五的主题分别是:中药、白酒、颜值经济、医保和新冠药物。本周
  • 【华福策略】建议持续关注内需复苏相关板块

  • 华福策略摘要本周食品饮料行业领涨,消费板块表现出色。截至2023年2月18日,本周食品饮料行业领涨,涨幅1.58%;石油石化、纺织服装、建材、钢铁等行业紧随其后。对比上周,食品饮料、
  • 【华福策略】消费复苏趋势明显

  • 华福策略摘要本周军工板块表现较突出,同时大数据、光伏、基建等个别主题亦有不俗表现。其中涨幅前五的主题分别是:卫星、卫星导航、海军装备、东数西算和IDC 。本周网红经济、
  • 【华福策略】原材料领涨,金融地产出现改善

  • 华福策略摘要本周煤炭、钢铁行业涨幅领先,消费板块部分行业表现出色。截至2023年2月25日,本周煤炭饮料行业领涨,涨幅5.71%;钢铁、家电、轻工制造、综合金融等行业紧随其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