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洋山港

上海之所以能成为自贸港的最重要原因——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海运因为运量大、运费低和货物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国际贸易中主要的运输方式,像我国的进出口货物运输总量中,就有高达80%-90%是通过海洋运输的。

随着海运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那些因海运而兴起的港口城市比比皆是,而这些发达的港口城市往往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什么叫深水港?

深水港,即水位在-15米以下的港口。第六代集装箱船及万箱位船,其吃水至少14米,如要进港系泊,当然要求航道水深和码头前沿水深均在-15米以下。

世界著名三大深水港:第一、鹿特丹。第二、新加坡。 第三、香港。

是的,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惊人载量的超级货轮,大大减轻了航运公司的运费,成为海运的主流货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货轮,中国的“中远发展号”,全场366米,比美国最大的航母还长,造价高达12.9亿美元,当这艘中国货轮下水之际,美国媒体这么描述它:将自由女神像和华盛顿纪念碑放倒,首尾相接摆放在巨轮甲板上,仍有空位留给英国大本钟。

货轮越大,吃水线就越深,各国要想停泊这些吃水线深的超级大货轮,必须要有深水港。

就像三大深水港之一的新加坡。

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非洲和欧洲来的货物,无一例外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一方面因为大船太大,船上货物的目的地往往不单一,一方面因其他地方没有深水港(如当年的上海),所以国际货轮往往选择在新加坡转船。所谓转船,就是先用大船将一大推货物运到新加坡,然后在新加坡分拣出货物装上小船,运到目的地。

所以,上海的期货交易很热闹,然而期货交割没人选择上海,像中石油、中石化,都把期货交割地放在新加坡、香港等自贸港。

新加坡每年的期货交割的金额,达到了惊人的2万亿美元。

为什么就巴掌点大的新加坡,其第二产业竟然是炼油业,就是因为大伙把石油都集聚在那里,带动了油品期货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是的,就巴掌点大的新加坡,却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世界三大石油贸易枢纽之一。

富得流油啊。

再加上,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为了处理业务,世界各国的银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设立分行,一个人口不足500万的国度,外资银行就有几千家,银行员工就有几十万。这几十万金融高薪群体,又催生了新加坡的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可以这么说,新加坡是想不发达都难啊。

介绍完富得流油的新加坡,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上海。如果比起富,上个世纪的上海是甩新加坡一条街,远东第一物流中心,航运中心,第一金融中心指的就是中国上海。然而,这毕竟是上个世纪,那时货轮远没今天那么大,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港水深8到13米,还能承接那些不大的货轮,(那时货轮都是乘涨潮出的上海港)但在今天动辄航母般大小的巨型货轮时代,并非深水港的上海港已落后于时代,大船都在新加坡转船,小船再去上海,对助力上海重返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港明显是有心无力。

新加坡虽然扼守马六甲海峡,但它就巴掌那么大,地理条件先天不足的新加坡,纯粹就是远东航运的中转港定位,而上海距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远东也是等距离,完全可以取代新加坡中转港地位,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体量世界瞩目,上海作为长江的入海口,长江航运可以辐射整个南中国,上海拥有广阔的内陆经济腹地,这是新加坡完全不能比拟的优势。上海在各个方面都能力压新加坡一头,如果给上海一个深水港和自贸港政策,上海不仅将笑傲新加坡,重返辉煌巅峰,更将大大带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洋山港呼之欲出。

洋山镇又称崎岖列岛,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长江口与杭州湾的交汇处,扼沪、甬、杭之海上交通要道,与衢山岛隔海相望,是嵊泗县西部的一个海岛建制镇。

洋山港距离国际航线仅104公里,洋山港普遍水深15米以上,最高水深达到了惊人的90米, 是离上海最近的具备15米以上水深的合理港址。

2001年,国家正式批准了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建设的方案。

2002年6月,洋山港一期工程正式开工,2005年12月一期工程竣工并开港投用。

一期工程由港区、东海大桥、沪芦高速公路、临港新城等四部分组成,

一期工程的东海大桥和5个10万吨级深水泊位,是洋山港的起点。

2005年6月,洋山港二期工程开工,2006年12月竣工。

二期主要是建4个10万吨级泊位。

洋山港三期工程分两个阶段建设,一阶段工程2007年12月竣工,二阶段工程2008年12月竣工,一共建了7个10万吨级泊位。

三期工程竣工,数量达16个的深水集装箱泊位,标志着洋山深水港北港区全面建成。

洋山港四期工程,是对洋山港最重要的一期工程,也是最纠结的一期工程。

洋山四期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39亿元,泊位岸线长近2800米;共建设5个5万吨级和2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结构均按靠泊15万吨级集装箱船设计和建设)、工作船码头及必要的配套设施。工程设计年通过能力为630万标准箱。

2008年,三期工程就已竣工,在经过论证和设计后,2012年年初,上海开工了洋山港四期工程,打下了第一个桩。

经过三年的建设,四期工程终于在2017年12月完工开港,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码头。

洋山港四期工程全自动化码头,全港仅需9人,作业效率却可提升30%。

从第一箱集装箱到港到装卸,全自动化的洋山港四期工程只需要不到2分钟 一艘万吨货轮全部卸货,普遍需要30小时左右,在洋山港,只需要20小时,这大大节约了时间,得到了全球海运巨头们的青睐。

(洋山港四期工程的辉煌成就,上了电影《厉害了我的国》)

2017年洋山港四期工程完工开港,已经连续7年排名世界第一的洋山港,更加如虎添翼,其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是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将新加坡远远甩在后面。

新加坡港被上海港甩开,集装箱吞吐量仅为上海洋山港八成。

洋山港不仅让新加坡惊呼,也让美国惊呼,因为这一个洋山港,就等于美国所有港口吞吐量之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