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暴跌的真正原因大曝光,是谁在背后暗中施压中国股市?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在股票交易中同样有决定投资命运的内在因素。在心理学上讲,性格的改变虽然很难,但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影响慢慢改变的,而气质往往是不能改变的。这也正应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贵”这一说法。回到交易中来,我们不一定要有贵族气质,我们是要先富起来。所以我们要重塑交易性格,从而实现交易命运的转变!把赚钱变成我们每位投资者的精神特性!

来看一个由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做过的有趣试验:

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

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呢? 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蜜蜂的经验认定: 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了全部力量,被撞后还是不长教训,爬起来后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同伴的牺牲并不能唤醒他们,它们在寻找出口时也没有采用互帮互助的方法。

如果说蜜蜂是教条型、理论型,而苍蝇则是探索型、实践型。它们的思维中,就从来不会认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们撞的时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在被碰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 它们能从同伴身上获得灵感,合作与学习的精神让它们共同获救。所以,最终它们是胜利者。对这个试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说蜜蜂是烈士,而苍蝇则苟且偷生。有人说苍蝇非常聪明,而蜜蜂有些愚蠢; 有人干脆把目前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苍蝇型”,二就是“蜜蜂型”。如果先摒弃原先的对于这两种昆虫的道德附加和好恶感,你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看看自己在投资中,你到底是“蜜蜂”还是“苍蝇”? 你想做“蜜蜂”还是“苍蝇”?

中国股市为何股灾频发?

股灾其实国内外都有,美国股市在健全之前,也发生过各种类型的股灾。从当年荷兰的郁金香事件开始,这种人为的灾难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是换了个说法换了个形式罢了。

从发展历程看,A股只有不到30年的发展历程,而国外股票市场至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也都经历过股灾。

A股30年的发展历程则更像是欧美国家的股票市场缩影,因此,看起来股灾发生的频率要高一些。

从制度方面看,目前A股的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发展,部分机构和个人利益制度漏洞,牟取巨额暴利,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市场的大起大落。

从市场监管角度看,监管机构也是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而有时候这种进步滞后于市场投机者的行为,这也就给予了市场投机者以可乘之机,使得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从投资者角度看,A股以个人投资者居多,而具备专业投资能力的投资者相对较少,即不成熟的投资者居多,而这些投资者又极容易受市场短期波动或未经验证的消息影响,追涨杀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市场的大幅波动。

从投资机构行为看,有时候机构投资者基于某种目的,需要进行调仓或其他行为,短期内大幅买入或卖出,也会引起市场大幅波动。

一定要记住:吃一堑,长一智,伤害就是明白,失败就是懂得。我们会从失利中慢慢走出,重拾信心,不开心、后悔、抱怨和慌乱对你的投资毫无帮助。股市很重要,但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股市,我们还有诗和远方,这才是我们该拥有的生活,继续我们的努力与追求。中国股市的本质

从前,在一片广阔的大草原上,有很多只母鸡,它们吃着火锅唱着歌,吃着青草下着蛋。但是,母鸡们又不愿意像这样日复一日的吃草,下蛋。于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即将到来……

股票的产生▼

一天过去了……

于是,猴子的50张母鸡券就被称为“股份”,而猴子的1000块钱投资,就叫“按20倍市盈率入股”。啥叫市盈率?就是母鸡券的价格除以每年可以领到的鸡蛋,也可以理解为多久“回本”。这个数字,越低越好。

母鸡关键词:股份;母鸡券(股票);市盈率(市值÷每年净利润)

股东的权益▼

一年过去了……

又过了一年……

母鸡关键词:这就叫做有效率的再投资。

没过多久,聪明猴投资母鸡的事儿在动物圈传开了。

替换高清大图

于是,动物圈的第一次股权交易发生了,而单张母鸡券的价格,也从20元,上浮到了22元。这就是股价上浮的原因之一。

母鸡关键词:再投资、价值股(即高市盈率,高分红或者股息,也就是确定性收益比较高,但成长空间比较有限的公司)

市场的形成▼

从此之后,动物圈算是炸窝啦~~各种动物都蠢蠢欲动,尤其是那些安安稳稳下蛋的母鸡们。

而母鸡必须在老虎家做体检,登记所有信息,方便动物们深入了解母鸡;另一方面动物们也容易找到自己的交易对手,这样傻傻的犀牛大象也毫不费力就可以买卖母鸡券了!中国股市的三大顽疾

从A股市场诞生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这20多年来,我们的股市给社会带来了太多的喜、怒、哀、乐!管理层、经济学家、证劵人士、广大股民给予这个市场极大的投入,但是乎总是回报的太少太少。当然,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简直就是聚宝盆,尤其是对于上市的企业和部分权利寻租者。

方方面面的市场参与者都在分析和探索,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哪些是阻碍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顽疾。如果从证劵市场的角度来探索,一定感觉很难很难,就像瞎子摸象一样;如果从股权买卖市场的角度分析,就不是很难了。在我看来,这20来年的股市主要有三大顽疾。

(1)股权分制顽疾:这个问题在05-08年,已经基本解决了,解决后的中国股市有个最好的回报,就是A股的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这次由熊转牛的过程,以及2010-2012年的阴跌,都非常准确的反应的中国经济的现状。这次的牛市,可以说是有A股以来,最健康的一次,在没有针对股市的特别政策,股市在经济的推动下,开始来牛了。大小非的全流通,完全打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流动。

(2)审批制顽疾:一个公平和相互信任的社会,是不需要审批的;还有就是社会还不太公平、不太相互信任的环境下,审批也会使企业上市更加不公平,产生更多的猜疑,腐败会更加猖獗!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股市,我们就知道,再好的审批委员会也判断不出未来的优秀企业(牛股)来。政府的作用,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体系:备案制的完整程序、完善的法律监管、处罚体系等,维护股市的“三公”。至于股权的价格高低,完全交给市场去,自由买卖。牛股是优秀企业家和优秀投资人,共同的结晶,当然更多的是时代的产物!

(3)国有企业顽疾:政府开始办股市,最初的出发点就是不到位的---为国有企业寻找资金,而不是为了建立一个股权交易市场。严格意义上说,国有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因为大股东手里的股份,就没有打算在市场上自由买卖,这样国有企业的股份就没有办法合理市场定价;还有国有企业的股东大会是没有意义的股东大会,一股独大,其他股东没有一点作用。整个股份企业的完善监管就是聋子耳朵---摆设!但现在的问题来大了,几乎所以的重量级的国有企业全上市了,成为中国股市短、中期几乎不能解决的顽疾了。中国股市为什么这么烂

笔者曾经指出中国股市其实是世界上最差的股市。这是因为中国股市有以下的十大缺陷:

第一,中国股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全世界股市都是,中国不是。中国实体经济在前二十年一度非常好,有时也有调整,但股市总是跟跌不跟涨。1977年GDP是3221亿元,1990年上交所、深交所成立时GDP是1.87万亿元。现在GDP是52万亿元,是1977年的161.4倍,是1990年的27.8倍。尽管经济现在正在调整,但是搞实体经济的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成功的。但是,股市就不同了,1992年5月26号,上证指数曾经到过1429点,1993年2月16号,到过1558点。现在是2007点,仅仅是当时的1.4倍左右。在这种很差的情况下,85%以上的投资者亏损,苦不堪言,就可以理解了。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股民在股市中摸打滚爬,亏损累累,痴心不改,虽然本意也是为了赚钱,但客观上对中国股市和经济贡献极大,他们现在实际上是中国最可爱的人。

第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中国股市多数企业是国有企业,产权不清,责、权、利益相分离,效益低下。目前全国的上市公司有2491家,20多万亿市值,其中国有企业1000多家,占了45%,但国有企业的股份占总市值的80%以上。

第三,由于相当多上市企业效益低下,所以不肯分红,分不出红,也不想分红。改革开放30年来,每年GDP增长9.5%,而大部分公司不分红,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是难以想象的。例如南航,它有一年的利润达到58亿元,但它当时就是不肯分红,其它还有爱建、广钢、比亚迪(002594,股吧)、TCL、长城汽车、航天通讯等等。最近这些年来,A股累计分红2万亿元左右,分到老百姓、公众投资者手里的不到30%,而且近年的融资规模已经达到4.5万亿元左右。到2011年,上市5年的不分红的公司有400多家,10年来从不分红的极品铁公鸡有30多家,真是不可思议。

第四,无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中外合资企业都有强烈的“投资饥渴症”,不论牛市、熊市,都非常渴望圈钱,在这里圈到的钱都比搞实业挣得的要快、要多。

在2013年,我国的上市公司已达到2491家。美国股市100年时候上市了800家公司。中国股市从1990年到1998年8年上了800多家。2011年,我国一年发新股240多家,其中有70多家当天跌破发行价,破发率达30%。正如大经济学家亚努什所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机关、地方领导都存在着严重的投资饥渴症。在中国股市里面,它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淋漓尽致,无论是牛市、熊市,它都要不停地圈钱。

第五,中国股市没有实质上的做空机制。中国股市虽然有了股指期货,但对几千万中小散户投资者来说,其实是很难做空的。个人投资者只能买进,或者离场(抛掉),很难卖空,这样就很糟糕。在美国等其它国家,股市下跌,就可以做空,有一部分人就可以盈利,一部分人亏损,而中国是一下跌就全国人民都套牢,特别痛。为什么没有做空机制呢?起初,中国股票市场的一大宗旨是为国有企业服务,让国有企业的股价高一点,对发新股有利,现在情况依然没有大变。

第六,没有合法的做市商制度。在美国纳斯达克等市场每个股票有几个合法的庄家,也叫做市商,这样中小投资者就可以通过做市商高抛低买,也稳定了市场。但是在中国股市中,没有合法的做市商,但始终有非法的、半明半暗的大批庄家。其中最典型的是当年的中科创、银广夏,不停地上涨,不停地填权,但是后来东窗事发,几十个跌停板跌倒1元钱,对中小投资者伤害极大。

第七,国家一度的调控能力极强。但现在市场太大了,国家的调控影响正在减小。例如汇金公司最近买进四大行,作用就不大。 在股市中基本分析大大重于技术分析,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都很重要,但我认为基本分析要占到70%,技术分析占30%。

第八,中国股市与货币政策关系极其密切。利息涨,股市跌;利息跌,股市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股市可以直上6000点,实行从紧货币政策,股市可以从6100点跌到1660点。

第九,中国证券市场过去有“两化”:上市公司国有化,证券交易所行政化。现在,世界上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是公司制,整体上是向公司制方向改革、发展;而我国是会员制,交易所总经理等都是管理层任命的,都是国家干部,因此,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会员制,即行政会员制,它有点像国有企业。最典型的例子是,深交所的总经理庄心一曾经担任深圳市管金融的副市长,现在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但从总经理到政府官员,身份大变,这在国外是难以看到的。

第十,中国证券市场的最大特点是股权分置。所谓股权分置,是中国股票市场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从1990年成立中国股市的那天起,中国的所有上市公司都实行股权分置,国家股、法人股不可以流通,允许流通的只是占33%左右的公众流通股。经过2005年以来的股价分置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有20%的国家股、法人股没有完全流通。现在还在不断地有非流通股被放出来兑现,它们的成本极低,有的仅几毛钱、一元钱,但上来兑现几元,十几元,几十元,收益达到几十倍。现在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的原始股东们实际上做的事情也是一样,不停地逢高套现、套现,他们放弃了创业精神,抛弃股票,抛弃企业,逃离股东,这样下去中国股市怎么会好呢?寻找中国股市最好的护城河

我们看重护城河是为了能在漫漫岁月与纷繁变化中寻得一个不变的坚实基础。护城河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础之一。但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即使在我们短暂的投资生涯中也是如此。无论多么牢靠的护城河都可能慢慢变浅或者慢慢干涸,甚至很快。因为现在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了。企业和人是一样的,很多时候无法预判未来的变化,连应对有时候也不容易。所以,我一直很希望能找到那种能最大限度地应对变化的护城河。它可以不太需要人们一直去挖深或者加宽,在岁月与时代变迁中有自己的一套。我认为它比较接近我心目中的最好的护城河。

那么,所以什么才是最好的护城河?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之一。

物质条件

具体的、物质的东西只是门槛,不太算护城河,或者只是极浅的护城河。例如庞大的资金,只要利益足够,资金不是问题。规模或者渠道其实都是如此。渠道对应的是巴菲特说的网络经济,这方面我们身边都有足够的例子。互联网的兴起重塑了渠道,有多少在传统渠道获得优势的企业一下子遭遇到了巨大的危机,甚至一蹶不振。那么技术呢?技术在某些行业算,但依然不是太好的护城河,因为科技变迁的速度在加快。甚至在很多行业,即使掌握更先进的技术也一再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例如之前文章谈过的上世纪90年代的硬盘行业。

无形资产

无形的一些东西,例如品牌、转换成本、自然禀赋呢?这些相对物质条件是不错的护城河。但依然不够好,建立一个良好的品牌的成本在降低。信息的极大丰富和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人群关注点碎片化,同时多样化细分的需求也使得更针对性的品牌建设成为可能。因此,近年来很多品牌的影响力在降低。特别是二线品牌。

转换成本也是一样,信息爆炸的时代,关注度自然会发散。转换成本也可能会下降。例如家电品牌,以前可能会直接看牌子买。现在搞不好会上网查查参数对比之后在几个牌子间选择。如果从占领心智的角度看也是如此,占领心智的时间可能没以前那么长了。

自然禀赋可能是不错的护城河。例如茅台,涪陵榨菜,自然禀赋很难发生改变。能酿茅台酒的地方只有茅台镇。能生产合适的大头菜的地方也不多。但后者更危险一些,技术的变化可能使得自然禀赋护城河变浅。至于茅台,情况肯定更加复杂,他的护城河并不仅仅是自然禀赋。但依然存在着一种可能——有一天人们的偏好发生了比较根本的改变。这种概率虽然可能很小,但并不是没有。对自然禀赋挑战最大的还是科技的进步。所以,它依旧不是最好的护城河。

背后的东西

单一的物质基础或者无形资产比较难构成稳固的护城河,自然禀赋除外。但结合条件看则有所不同。例如低成本不是太好的护城河,但低成本+稳定盈利+极大的规模,可能就是不错的护城河。这个具体例子代表的企业就是申洲国际。在纺织行业树立了自己牢固的护城河。

单一的技术也不一定是好的护城河,但技术实力+迭代速度+强大渠道销售可能就是不错的护城河。代表企业例如华为。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列举。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做到结合?

我觉得很大的原因要归功于一个良好的管理能力,而良好的管理能力背后更本质的是企业文化。教你用分时图分析牛股起爆点

主力建仓较为充分的个股,在主力拉升启动股价时,在分时走势图上,总会留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珠丝马迹,中小投资者只要在盘中发现主力的迹象,把握时机锚点果断跟进,定能获取属于自己的利润。分时走势图中抓住主力起涨点的锚点常有以下五类:

◆1.双龙齐飞

这是分时图中选择强股的基本要素,也是涨停股票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盘面语言中必须掌握的秘诀。“双龙齐飞”就是指分时图中的白色分时线和黄色均价线同时同方向上涨,且分时线在回调过程中轻易不穿过均价线,基本上是一只非常强势的股票,那么基本上2次回调后就马上涨停。“双龙齐飞”这种图形在实战中非常有用,一只股票能不能成为强势股,涨停股基本上都要具备“双龙齐飞”的特征,即使这类股票不能涨停,当天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2.顶天量峰

“顶天量峰”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强势股票的上涨特征,是主力拉抬的明确信号,是股价起飞的信号灯。经常看盘的投资者肯定会有这样的认识,那些涨停的股票或者是短期内快速上涨的股票,在它们发起总攻那一瞬间会出现异常的成交量,平时只有几十手的成交量水平,一旦股票开始快速上涨,成交量马上就变大几倍甚至几十倍, 突然出来的大笔成交让我们都不约而同的认识到主力开始拉抬了,在分时图中留下了一根根长的成交量线,我们形象的叫它为“顶天量峰”,这是一种股价即将快速上涨的标志,是一种信号,通常这个量峰越大股价上涨的力度和可能性越大。

“顶天量峰”是我们判断一支股票是否强势,能否短期内成为黑马的关键性因素,因为在大盘极度低迷,市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图形不见得修的那么完美,但是主力可以在任何时侯任何情况做出“顶天量峰”,可以说量是价的根,没有成交量的变化价格是很难被控制的。

◆3.十字交叉

“十字交叉”是股价突破的信号是第一起涨点形成的价格关键因素。在图形中常见到用一个十字线交叉的分时线,这个十字线的上下线和底下的顶天量峰重合,实际上这 一点就是股价突破新高的位置,在盘口分析中这种价格突破点必须放量,主力就是利用这种技术形态的突破,做出一种强势上攻的意图,来吸引更多的跟风者,这也许是在许多技术分析中特别强调的一点,主力做图不是随意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是主力达到目的的最好工具。

◆4.后量压前量

“后 量压前量”是主力拉抬的兵力,是股价涨升的动力。成交量变化的分析法不仅可以用于日线图,在周线和分时图上的运用更为普遍,关键在于用不同的分析得出来的结论只能适用于相应的时段,比如日线图上看到的底部常常是中期底部,随后展开的升势可能持续一个月或几个月,而分时图上的底部就只能支撑十几个小时了,主力将价格拉抬的过程中股价要不断的创出新高,为了吸引更多的跟风盘他必须做得让股价上涨非常完美,所以基本的量价配合就必须满足,如创新高的量要大于前一 个高点的量,先见量后见价,说明股价还会继续上涨,基于此主力在做盘中,当股价要突破前面的高点时就会打出大单让成交量大于前面高点成交量,这样良好的量价配合才会吸引更多的人进来,在强势战法中,分时图选股特别看重成交量的变化,其中最为经典的量分析方法就是“后量压前量”。

◆5.散户黑洞

“散户黑洞”体现了主力和散户的博弈,是看清主力拉抬本质的突破口。在主力拉抬股票的一开始,没有人知道主力要拉抬了,尽管很多盘口高手可能会特别敏感,但是在股价和成交量没有明显表现的时候,不会有多少人跟风的,当主力完成第一次拉抬上攻的时候,这也只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小幅上攻,此时根本的目的就是在市场中显露出来,让更多的人关注,如果此时不休息一直上攻,很多人就望而却步了,那么主力必须在此停顿一下,由于成交量增大都是主力所为,一旦主力停止,市场的交易量水平会马上降下来,回到散户水平,而且价格也会由于没有主力的买单而进行调整,此时就在分时图中的成交量处出现了一个凹下去的部分,主力用自已的筹码大幅跳水杀跌自卖自买,来测试市场的浮筹的多少和洗盘与否,这就是“散户黑洞”,作用就是找到拉抬刚刚开始,风险是最小的时机,是第一起涨点的要素之 一。

总之,投资者充分利自身的资金量较小,盘中操作灵活,建仓快速的优点,针对主力进出的珠丝马迹,胆大心细地在主力拉升股价时果断介入,让主力来抬一段轿子,也是很惬意的,要注意后期主力的反手做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