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峰会 难“统一”的欧盟

欧盟在一片混乱中迎来了这次峰会。当地时间28日,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将齐聚布鲁塞尔,对困扰欧盟多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几天以前,刚刚结束的“小峰会”似乎暗示了此次谈判的困难重重,难民问题尚未得出结果,英国“脱欧”、欧元区改革等棘手的问题就已经扑面而来。毫不意外,难民、脱欧、欧元区改革,个个都是悬在欧盟28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稳定之锚动摇

欧盟没有哪一刻比现在更加危险。随着欧盟峰会的进行,这个曾经被称为欧洲火车头的德国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带领的联合政府可能面临着解体的问题。而这一点,已经随着提前摸底的欧盟“小峰会”的无疾而终释放了信号。

“我没办法再跟那个女人共事了”,在那场一度被戏称为“拯救默克尔峰会”的会议上,基社盟主席、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的一句话昭示了默克尔面临的空前的分裂危机。这一次,冲击默克尔的不是党派之间的纷争,恰恰是来自她本人所在的基民盟和基社盟的政党联盟。

大量难民的涌入从始至终都是笼罩在欧盟上方的阴影,但这一问题似乎在德国更加明显。泽霍费尔给默克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默克尔必须在本月底前在欧盟范围内达成一项严格管控难民的解决方案,否则便会马上驱逐一批非法入境的难民。极力维护欧洲统一的默克尔不可能砸了自己的招牌。26日,默克尔刚刚决定,将接纳先后被意大利和马其他拒绝而在海上漂泊了几天之久的“生命线”号救援船上的230多名难民。

默克尔始终认为,作为欧洲的领头国家,德国有责任接收家门口的难民,而没有理由将难民从一个国家驱赶到另一个国家。如果这一问题最终被激化,泽霍费尔领导的基社盟很可能单独行动,甚至考虑退出议会联盟党团。不知道如今被难民问题折磨的焦头烂额的默克尔,是否后悔三年前因为一个难民女孩的眼泪而大开国门接收10万难民。

但这或许并不是一场单纯的难民危机。泽霍费尔与默克尔的难民政策相左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他选择在这个时候发难默克尔或许也是为自己未来的政治之路垫基。有分析认为,基社盟正在担心今年10月在巴伐利亚州的议会选举中失去选民的信任,而该州正是基社盟的大本营,如果失去了这个票仓,该党发展将岌岌可危。

难民危机裹挟了太多其他议题。“事实上,近年来涌入欧盟的非法难民已同数年前相比锐减,之所以再次被提起,这背后其实是政治、财政问题在起作用”,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成玉如此总结道。目前,极右势力、民粹主义集中国要求调整欧盟难民政策,原因是他们认为难民对经济和就业形势产生负面影响,加重财政负担。德国内部也借题发挥,动摇默克尔执政地位。“然而难民问题却不是结构性的议题,不至于动摇德国的政治基础。”面对着德国政坛的动荡,杨成玉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一体化改革任重道远

同样让欧盟头疼的还有欧元区的改革。一直以来,欧盟面临的最大阻碍就是货币统一的前提下财政并未得到统一的跛脚状态。如果说金融危机是欧债危机的导火索,那么拥有统一的央行却没有统一的财政部很可能就是金融危机的引火线,这种连带反应牵制着欧洲一体化始终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几天以前,法德建立欧元区共同预算的提议一度让财政统一看到曙光。当时,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说服下,法德两国达成共识,从2021年开始建立欧元区共同预算,以此促进欧元区能有更好的竞争环境、进一步融合融合,以及经济环境变得更稳定。

然而紧接着,这项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就遭到了欧盟多国的反对。荷兰、奥地利和芬兰等12个国家的政府怀疑是否有必要培育欧元区共同的“财政能力”,多个国家担心“道德风险”,对德法所提预算计划的“财政中立性”表示怀疑。

一些欧盟国家的外交官指出,默克尔对马克龙作出让步使其他国家有胆量抵制该计划,因为它们担心这会让本国的纳税人过多地受到被经济危机重创的成员国所存在问题的影响。

货币与财政的不同步来源于生产效率的参差不齐。事实上,除了法德等几个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等现象。如果严格严格按照条约规定的3%以下赤字/GDP比例和60%以下的债务/GDP比例来看的话,法国也是今年3月赤字占比十年来首次达到欧盟目标,而很多国家事实上都未达到这一要求。

外界普遍呈现看衰的迹象,但业内人士却给出了较为冷静的答案。杨成玉认为,财政一体化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于各成员国上交财权,而这正是各国心存芥蒂的。另外,各成员国财政状况千差万别,加之德国不满南欧国家“懒散”,阻力必定不小。然而从建设历程看,《罗马条约》签署已有60年,欧洲一体化建设“任重道远”,加上如“难民危机”这样的新议题、新阻力,各成员国一直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分歧,而且分歧还会动态累积发展。此次峰会可能对欧洲一体化、欧盟格局影响甚微。

“分手”之争难平

比起最近处在风口浪尖的难民和一体化之争,英国的“脱欧”问题似乎显得平淡的多。然而距离当初的公投已经两年有余,“脱欧”始终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但看似平静的背后却是英欧之间的风雨欲来。

当地时间26日,随着《退出欧盟法案》上面正式印上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名字的那一刻,就意味着这份法案已经正式成为法律。正如英国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所言,这份法案意味着英国“不可撤销地”踏上了“脱欧”之路,如今英国放弃“脱欧”的几率等同于零。就在“脱欧”两周年的23日,上万英国民众还曾在伦敦市中心游行示威呼吁对“脱欧”协议进行最终公投。

欧盟峰会似乎是英国与欧盟之间就“脱欧”问题进行沟通的一个窗口。此前一名英国首相的发言人称,英国政府将在欧盟峰会结束后发布一份白皮书,详述英方的更多主张和要求。目前距离英国“脱欧”的最后期限只有9个月,但摆在梅政府面前的麻烦事却并未减少一分。据路透社报道称,现阶段英国与欧盟方面谈判的最大难题涉及关税安排,英方迄今没有拿出一份关税提案,相关谈判因而未能展开。

都是“脱欧”惹的祸。近日,集中了法、德、英和西班牙四国资本和技术力量的欧洲空客公司表示,英国如果不能在正式“脱欧”前就未来经贸安排与欧盟达成协议,空客将考虑长远立场,可能退出英国市场,数以千计的在英工作岗位可能不保。此外包括英国石油、雀巢等50余家欧洲跨国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英国与欧盟达成的贸易和关税协议必须是“无障碍”的,否则将影响这些企业在英国的投资。

旷日持久的“脱欧”显然让英国越发疲倦。根据英国机构的平均数据显示,到今年第一季度末,英国经济增速比英国脱欧投票前的经济要低1.2%,这意味着脱欧对经济的打击达到240亿英镑,相当于每周4.5亿英镑的“脱欧成本”。与此同时,欧洲经济去年增长了2.5%,达到了十年来的最快增速,然而英国经济的增速却放缓至1.8%。英国会与欧盟最后达成怎样的协议值得期待。但这其中的角逐、交锋与较量也证明,摆在欧盟面前的注定不是一盘轻易解的开的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