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加速撤离中国楼市?马云又出惊人言论,他们为什么这样说?

近日,阿里巴巴发表主题演讲说到:未来房子如葱。他说,8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可能就是房子。他为什么这么说?有多大可信度?

马云说未来房价如葱价,他认为过去8年内,在事业未成之前,还是租房居住,过几年房价会下跌,你事业又有精进,这样买房不是更容易一些吗?

试想一个年轻人,大学刚毕业就要贷款买房,这意味着他要背负未来几十年的债,还要不敢失业,不能创业,甚至于结婚后不敢生孩子,整个家族被一套房产给困死了,我们不反对房地产市场化进程,但是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化有个最关键的前提,就是政府要对中低收入群体进行托底保障,而且要杠杆要适度,不能滥加杠杆,否则后患无穷。

我可以告诉各位,房价既不可能如葱价,也不可能最不值钱,起码房子下面的土地还值点钱吧,起码钢筋水泥还值点钱吧!所以只是相对于现在的高房价相比,8年后的房价那肯定是不值钱许多了。未来一线城市的房价肯定不回到二三十万一套房,但也会跌去七八成左右,所以,也反映出他对高房价侵蚀我们的实体经济,影响我们年轻人成长发展的一种不满。

总之,房子不是用来炒的,而是用来住的,房地产适度加杠杆,能够繁荣发展,但是过度加杠杆,遗害无穷。现在中国的货币超过M2规模已经是GDP的2倍,房价再回到二三十万一套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把投机购房需求打掉,把金融杠杆降下来,只剩下反映当地居民购买力的真实去泡沫后的房价。

如果真的像他所说,房价大幅度降下去,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像一线城市七八万的房价,一下降到了三四万,现在沐浴在楼市春风中的看官们,第一时间的反应,最可能首先会想到一个词:抄底。 不过,这个底可能不那么好抄。如果这个情况真的出现,你可能并不敢抄。因为房价暴降背后会有连锁反应,市场预期悲观看跌,不少与房子、房企、房贷关联的行业会遭遇重大打击。 房价突降一半,到底会发生什么事?这里举个日本当年房价暴跌崩盘的例子说下。 曾经,日本的楼市也是相当的疯狂,不仅可以用“相当”来表示,更可以用“极度”来形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人及投资界、金融界、地产界,都很相信房价不会降只会升。这一点,跟现在的中国楼市很近似。

那时候的日本人,不仅在国内买房,也在全世界买房,过分热度的房地产市场甚至引来了国际热钱与资本的涌入。令人吃惊的是,在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说的就是这件事。

不幸的是,坚定的预期并不能挽回危机的到来,1991年,东京平均房价达到了最高峰值的272万元/每平米(约合人民币15万),十年后的2001年,东京平均房价跌到了跌到了61万元/每平米(约合人民币3万)。

房价十年续跌,最后只余下最高峰的五分之一。在惨跌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崩盘传导链:先是代表资本信心的股市崩盘,而后是疯狂无比的楼市崩盘,房价猛跌房企现倒闭潮,银行不良率暴增发生危机,危机随后影响到实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层面。

其实,最受打击的还是,不少日本人的住房转眼成为负资产,彼时房子作为主要资产的日本人,许多人从富翁变负翁。

到了那样的时候,买不买房不重要,抄不抄底也很无聊,更重要的是饭碗握得牢不牢。

所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才是主向,大涨大跌都会影响到经济良性运行,大涨大跌都无益于老百姓的生活。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燥,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处理好,逼急了好汉可以上梁山,时世造英雄,穷者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10年以后会怎么样,谁对未来的判断越准确,然后你按照这条路走下去才有赢的可能性。所以我们思考5年内电商会很好,10年以后呢?纯电商会很艰难,纯线下零售也会很艰难。所以新零售实际上要把线上线下整合思考,要考虑以后的零售,不是思考学会怎么卖东西,而是学会怎么服务好你的客户。如果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干了,你做成的那一天也是灭亡的那一天。人工智能,云计算,不管我们怎么畅想,人的想象力都有限,未来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过去的20年是互联网技术的年代,而未来的30年将是互联网的时代。太多太多的方向往互联网的方向发展了,我们不用想太多,跟着时代的脚步就好了。每一个新生事物出来我们都应该起了解,了解不会损失什么。但是不了解有可能会出现错失良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