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美行业社团会长之争不止一家 皆因利往?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的会长之争,让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社团的一些乱象得以显山露水,引发关注。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进一步采访发现,类似的会长之争在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河南省轻工业行业协会身上也曾有发生,其主要缘起,均是双方相关人士对换届选举的认识分歧,有的已经解决,有的仍在持续。

这些行业社团为何出现混乱,又该如何监管规范?

会长之争,缘于“无利不起早”?

对与工艺美术行业相关的民间社团存在“会长之争”问题,有业内人士直指缘于背后的经济利益,是“无利不起早”。

一位业内人士说,工艺美术圈内,作品的售价高低,与作者身上的光环密不可分,“以陶瓷为例,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普通的作者创作一个作品,它的价钱和一个会长创作的作品价钱,能是一个量级吗”?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河南作为陶瓷文化最为丰厚的省份,目前陶瓷市场存在着钧瓷、汝瓷、三彩、绞胎瓷、邓瓷等众多品类的陶瓷作品,市场创作主体同样众多,竞争十分激烈,而这些作品的售价要想提升,主要依靠创作者的名分,包括社团负责人,以及不同级别的工艺美术大师,等等。

这种说法,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会长都是创作者,也不能一概而论。

不管如何争议,一个客观现实是,当前的工艺美术行业作品普遍昂贵——连日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走访郑州文玩市场就发现,以陶瓷作品为例,某品牌陶瓷的一个国家级工美大师作品茶具,单碗售价16800元,全套售价达到20万元。

除此之外,也有人士说,争端背后,也可能与相关协会承担的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推荐工作有关。

让行业内颇为忧虑的是,与工美行业有关的民间社团出现换届选举问题,似乎解决起来很难,其间还曾出现两个会长都有公开活动的尴尬情况,不见权威部门明确说法,让他们无所适从。

“对行业内暴露出来的换届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及时跟进,及时化解争议,不能滞后。因为一旦相关当选人员公开活动,在行业内造成了既成事实,纠正起来会越来越麻烦。”上述业内人士说。

建议 工美行业民间社团组织,如何规范?

一位平顶山籍的陶瓷界人士说,2014年,省工信厅曾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推荐工作下放至河南省轻工业行业协会,但引发争议,此后该工作又交给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恰遇该协会发生换届纷争,使得该工作持续停滞。

“因为社团混乱,影响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在客观上已经制约了河南工艺美术的发展。”社会学博士、文化地理学博士后、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所所长、文化部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洪伟说,这些协会存在的问题,多多少少都与最初是由计划经济时代改制而来有关。

省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说,作为工美行业最为重要的门类,陶瓷在河南历史久、品种多、比重大、分布广,但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专门管理机构,不仅影响行业社团管理,也不利于行业规范发展。

“建议省编委设立或改组一个陶瓷管理办公室,与各地市陶瓷主管部门,比如禹州市陶瓷局、宝丰汝瓷局、汝州汝瓷产业园管理办等形成系统管理体制,以此加强监管,避免行业多头管理之乱。”他说。(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岩)[CAHTAG14;34]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