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大跌!美国又咋的了?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原本因干涉美国大选闹得不可开交的美俄关系,近日得以缓解。本周一两国领导人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晤,释放出了一系列友善信号。

普京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俄美将共同致力于将国际油价调控在合理区间。这一消息,直接导致国际油价暴跌。

NYMEX原油价格走势

数据显示,继上周三国际油价大跌之后,本周一国际油价再度重挫。7月16日收盘时,WTI原油期货下跌2.95美元,收于68.06美元/桶,跌幅达4.15%。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3.49美元,收于71.84美元/桶,跌幅达4.63%。

此前,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飙升。一方面受OPEC限产和原油需求上升的影响,全球原油供需由过剩向紧平衡转变,导致原油价暴涨,这是油价上涨基础;另一方面,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开始对伊朗施行原油出口限令,进一步激化了全球原油供需矛盾,油价在市场炒作行为下迎来大涨,这是油价上涨的动力。

自今年4月份,美英法对叙利亚发动军事进攻以来,原本就不太平的中东地区,变得更加混乱。之后,特朗普又宣布美国正式退出“伊核协议”,加剧了该地区紧张局势。

美国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打破中东逐渐走向不平衡的局势,防止伊朗一国独大,挑起矛盾,让以色列等中东亲美派对伊朗、叙利亚进行牵制。

但在施压的同时,伊朗产油受到影响,国际油价也应声上涨。数据显示,当前伊朗石油出口总量约为250万桶/日。有分析师认为,受制裁影响,到今年年底伊朗的石油出口可能减少三分之二,降至70万桶/日。

油价上涨,这是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的美国不想看到的,美国民众的抱怨声会成为民主党攻击特朗普的有力武器,威胁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一方面给OPEC成员国施压,迫使他们增加原油产量,同时,也在考虑从美国战略储备中释放原油。

另一方面牵手全球第一大产油国俄罗斯(2017年俄罗斯日均产油1030万桶),联合控制油价。所以,才有了美国与俄罗斯这次首脑会晤。

特朗普希望在美国对伊朗施压的同时,俄罗斯能够顶上由于伊朗退出石油市场产生的缺口,对冲上涨的油价。

美国方面给出的条件也比较诱人,克里米亚问题。尽管,俄罗斯方面在普京与特朗普会晤前就表示,有关克里米亚问题的谈论,不在本次峰会内容之列,并特别强调,克里米亚2014年就并入俄罗斯,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欧美国家对此始终不承认)。

但从各处释放的信息基本可以判定,交易的条件就是美国默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从目前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美俄两个能源大国之间,将联手调控国际市场。

美国寻求与俄罗斯合作,控制油价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美国正在寻求国际油价主导权,弱化中东地区的作用。

之前,美国在中东地区掀起的多次战争和冲突,都是奔着石油而去,但最终也没能彻底获取石油控制权,反倒让自己泥足深陷。最后不得不逼着自己开采页岩油气等能源,目前美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页岩油气国。

另外,在石油产量方面,美国虽然比不上俄罗斯与沙特,但仍是全球石油大国。有分析人士乐观估计,到2020年,美国石油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如此,美国将彻底摆脱中东地区的能源威胁,而与全球最大石油产量国俄罗斯的联手,将让全球石油定价权和控制权掌握在美国手中。

这就是美国的算盘。但本号认为,这种算盘很难成功。美国当然可以影响国际油价,但想要主导却很难。

一方面,美国与俄罗斯的冲突仍在。俄罗斯方面当然希望在吞并克里米亚方面获得美国与欧洲的承认,但能源价格是俄罗斯经济的命脉,不可能做出过多牺牲。

另一方面,美国利用俄罗斯过分打压伊朗,这一点也很难做到,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格局与美国形成了强烈的冲突,这决定了美俄之间的合作,很难深入合作。

此外,必须要强调的是,作为目前仍是地球上主要能源的石油,定价权的归属关系到全球所有国家的利益与政治,美国想完全掌控原油定价权,困难太大,中国、俄罗斯与中东多数能源国都不会答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