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理财,朝九晚五又无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如何开拓财源?

没多少钱理财,朝九晚五,又无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如何开拓财源?

所有懂理财的人都知道,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悖论。

因为预设了 3 个前提条件:

1、现在没有多少积蓄,靠投资理财赚不到多少钱;

2、现在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上班收入也不高;

3、又没什么一技之长,可以下班后兼职赚钱,或跳槽去收入更高的公司,这等于堵死了几乎所有的合法收入来源。

理论上说,我们普通人能获得的收入来源无非三者。

首选是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又分成三种情况,一是职场职业收入,也就是我们正常的薪水;二是下班后的兼职收入,比如下班开滴滴赚外快;三是创业收入,你得付出比在职场更多的辛勤劳动。

第二是投资理财收入。

第三是意外收入。比如彩票中奖了,赌球赢钱了,或者是你外婆家房子动迁,你户口正好在里面,所以意外获得了一笔动迁安置款这类。

第三类收入,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运气决定了一切。所以我们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收入只有前两类。

而提这个问题的小伙伴却把前两类收入的来源几乎都堵死了。

这 ……

尽管下面这段话可能会让力哥掉粉,但我还是想说真话——

都说互联网时代,得屌丝者得天下,但做了四年多自媒体,天天和网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我慢慢发现当初发下的宏愿——带领千百万屌丝共同改变财富命运,走向财务自由的康庄大道——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大部分屌丝虽然拥有想要改变财富命运的强烈渴望,但缺乏真正将美好愿望变成实际行动的执行力。

力哥遇到过一些让我很无语的粉丝。

比如有个年轻粉丝在后台噼里啪啦问了一大堆问题,而且没有称呼,没有敬语,没有一个求教者理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礼貌,似乎觉得力哥花时间回答他的问题是天经地义的。

但因为力哥时间有限,后台消息不可能条条看条条回,所以我的助理就回复说,由于力哥工作繁忙,无暇回答每一位粉丝的私下提问,如果非会员想要私下提问力哥,请前往 " 分答 " 付费提问。

事实上,如果你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许多人也想要知道答案,你反而能靠提问赚到钱,不亏。

换个角度看,我并不在意这点收入,却可以让我知道哪些人是真的信任我,迫切想从我这里获得答案,哪些人则只是随口一问,比如有些人提问的对象不是 " 力哥 ",而是其他某些理财自媒体的名字,说明他这个问题是群发群问的,并不那么信任我,这样我就能把我的时间花得更有效率。

更重要的是,后台提问是一对一高度私密的,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低效的传播和教学方式,而分答是半公开式的,这样力哥只要回答一次,就可以让其他有同样困惑的粉丝获得满意的回答。

结果他回了句:你这人眼里只有钱,你只服务有钱人,分答你妹,你这种人做不成什么大事的,你看好,你这个自媒体绝对做不大!

说完就取关了 ……

自己满脑子男盗女娼,总是想获得赚钱的各种门道,只能接受你从别人身上赚钱,却见不得别人赚钱,只允许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见不得别人的日子过得比你好,只要有人敢向你收费提供服务,就会破口大骂,质疑人家的人品素养,说狼心狗肺眼里只有钱 ……

其实真正眼里只有钱的,是他自己。

就在前天那篇力哥呕心沥血写成的《不是房子,不是孩子,这才是阶层碾压终极杀器》的留言墙上,还看到了这条让我很无语的消息——

同样的逻辑,觉得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实操理财干货,怕是力哥找枪手写的,自己忙着做其他生意了,因为你已经脱离群众了,所以你的自媒体做不长了 ……

这种人在中国并不少见。

真正阻碍你走向财务自由的,阻碍你从屌丝逆袭成富豪的,并不是外在因素,而是你的屌丝(穷人)认知模式——如果一个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认知出现严重偏差,那走向财务自由必然会异常艰难。

也就是说,在一个穷人的账面财富成长为富人之前,他首先必须让自己的思维模式从穷人模式转变为富人模式,因为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很可惜,无论是现在的学校教育还是社会传递的主流价值观,都在把我们往错误的道路上不断牵引。

回到本文标题:对于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来说,到底怎么破?

首先,想要获得更高的投资理财收入,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把你现有不多的本金拿去投资风险更高的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的潜在回报。但世界上从来没有收益很高而没有风险的投资,所以你要冒的亏损可能也会更高,但这种做法一不小心就会让你滑向赌徒的深渊。所以这并非最优选择。

二是采用四两拨千斤的杠杆策略,即借钱投资,以期做到空手套白狼。但这同样要面临很大的风险。

因为穷人名下没房没车没高工资流水,很多也没有很高的学历和技能证书,所以很难获得高额的贷款,就算能获得不需要这些证明材料的纯信用贷款,利息也相当高。

想要获得很低的贷款利息,最好的模式是首套房贷,利率低于 6% 甚至更低,做一些稳健靠谱的投资就不难覆盖利息,这种情况下采用杠杆投资才叫会理财,而如果借年息超过 12% 的贷款去做投资,那其实不是在理财,而是在赌博。

所以这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这么一来,破解问题的关键就落在了提高劳动收入上。

如今许多人之所以难以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而被迫开始关注理财,尤其是捣鼓各种旁门左道的生财之道(八成是金融传销骗局),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好逸恶劳,不愿付出自己更多的劳动,这种人饿死也活该,但更多人其实很勤劳,只是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整体规划设计,这才是最要命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因为 10 多年的学校教育都是填鸭式的,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并不真正关心学生的兴趣,只关心他们的分数和排名,高考填志愿时,父母只想让孩子选以后工作最好找的,工资最高的那些专业,所以我们的年轻人总是把学习和痛苦画上等号,觉得今天所承受的痛苦是为了换来明天收入更高的工作。

有些人不愿承受这种痛苦,尤其是在学生时代没有认真学习,没有一个比较高的全日制学历教育起点,工作以后,各种琐事烦恼,各种生活压力,导致也没有更多的时间、金钱和决心去进一步深造,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职场发展。

因此,对所有向力哥提问职场困惑的粉丝,我回答的第一句话都是:好好想想,你到底喜欢做什么?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你所从事的行业或者职业一点兴趣都没有,度日如年,整天想着赶快下班放假,你根本不会用心把工作做得更好,更不会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你的事业一定难有大成就。

只有将某个兴趣持续打磨,逐渐转化为你的一技之长,并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阶段性的明确规划,才能真正高效开拓你的财源。

在力哥看来,实现财务自由之前,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赚钱。

不要给我洗脑扯淡带什么高帽子,说什么理想愿景改造世界,我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赚钱,赚钱,等生活不差钱以后,再和我说工作是为了实现什么理想愿景也不迟。

而赚钱分成为两种,一种是三六九赚现钱,也就是当下你的工资就很高,这当然是最好的情况。

但如果你现在的能力和资历,无法让你找到高薪工作,那你现在每天工作就是在获得一份期权。

你现在为这份工作所付出的每一点努力,你所积累的每一份经验,都是对自己的投资,这种投资的价值不会马上变成账面上的真金白银,但是会在暗地里逐渐积累,将来会让你获得更高的工作收入,最终你现在的一切付出都会在将来变现。

这就是一种富人的思维模式。

学会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你一生的职业生涯和财富积累至关重要。

所以答案就是四个字——投资自己。

乍一看泛泛而谈的大道理,却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屌丝逆袭不二法门!

投资自己,并不是说你非得花大价钱去读个 MBA,你把你的时间花在某一份工作上,这本身就是你最大的投资,你必须得把你的时间花在那些能有机会提升你的工作能力的工作上,而不要去做那些看起来很轻松或者看上去收入很高的但却一直在做反复的机械化劳动,无法帮助你提升技能的工作上。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收入低,所以时间不值钱,随意挥霍。

错了。

正是因为你现在年轻,收入低却精力旺盛,也没有家庭牵绊,所以你的学习成本低,试错成本低,更要抓住眼下的青春光阴,切莫荒废!

否则,等你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将会一刻不敢放松,生怕失业,既不敢试错,也没时间深度学习,提升自我,最后只能被动接受现实,每天得过且过,意志日渐消磨,人生就此定局。

另外,投资自己也和你在做投资理财一样,需要统筹规划,也就是做好你的职业发展规划。在走出校园后最初的几年时间里,我建议最好还是先去职场学习磨炼,而不要立马创业。

今天许多年轻人有一个重大思维误区:觉得既然我就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不妨创业去碰碰运气吧。

本末倒置。

一个连 Offer 都拿不到的 Loser,怎么可能创业成功?你连做一个优秀职员的条件都不具备,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成功老板?

真正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创业者,是那些明明有能力拿到高薪 Offer,却偏偏选择挑战自己而去创业的精英。

最后,职业发展规划是需要分阶段的。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计划不如变化快,我们不可能在走出校园的时候就规划好一生的职业发展道路,你的职业发展规划应该分阶段,到了人生某一个阶段,就要做好下一个阶段的规划,这一定得配合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最后决定。

比如毕业时要做的,就是工作前 5 年 " 职场黄金试错期 " 的规划,工作几年后,要做的是到 30 岁时的职业规划,过了 30 岁,就要做到 40 岁时的职业规划。

不用怕,没人天生强大到可以预卜一切,发现时代变了,兴趣变了,能力变了,你完全可以中途修正规划,但绝不能什么规划都不做,就这样每天浑浑噩噩混日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